大学生活

【菊韵】粮食(散文)

作者:艾梅   发表于:
浏览:5次    字数:163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176篇,  月稿:1760
  隐约记得一点小时候在稻田捡稻穗的事情。水稻割完收走以后,稻田里会遗落一些稻穗。村里的小孩子们就会如麻雀一般散在稻田里,寻宝一般把稻穗一根根捡起来,拿去称重以后算工分。“颗粒归仓”,粮食贫乏的岁月,一株稻穗也是沉甸甸的希望。

  田地分到户以后,我家有三亩多田,要供应五个人的口粮。每到“双抢”时节,全家老幼都要披星戴月挥汗如雨数天。我也会“浴火重生”,变成“非洲大黑妞”,到了秋季开学,都不好意思站在老师面前。农村娃都是如此。每年的“双抢”是农村生活最苦累的一段日子。村里的耕牛更是日日夜夜劳作,水田里拉犁,禾场上拉石磙,一刻也不得闲。

  那时候常常是满天星光就被大人拉扯起床,太阳出来以前要把水稻割倒晒好,如果是插秧,须干到日上三竿才能吃早饭,吃完还要继续去田里,累了歇气回头时,会发现身后水田像海那样尽头遥远。太阳恶狠狠地瞪着大地,人感觉不到一丝风的眷顾,整个田野就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水田里还有蚂蟥,总是死皮赖脸地粘在腿上吸食鲜血,让我惶恐不安。那时要拼命地读书逃离农村,我想应该跟它们有很大关系,它们在我人生后来的梦里也存在了很多年。到正午快12点时,父亲才会让我跟妹妹先回家,一个去洗全家的衣服,一个做全家的饭。我俩如得了大赦一般,赶快逃离。农忙期间,父亲的活还要多一些,犁田扯秧,全是男人才能干的重活累活。

  中午端着饭碗的时候,天上突然聚拢了乌云,田里晒着早上割倒的稻穗,晒场上晒着金黄的谷粒。全家人都急慌慌搁了饭碗,铲的铲,扫的扫,装的装,好歹一场地的稻谷抢起来。稻田里的只能任凭风吹雨打了。碰到天气不好的年份,一直下雨。割下的稻穗只能湿淋淋地从水里捞起来捆了挑回家,死沉死沉的。脱粒下来以后摊满了每个房间和堂屋的地面。这些,还仅仅只是种植稻谷过程中的其中一个章节。

  小时候,父母亲就会告诫我们吃饭时吃多少就盛多少,饭菜不小心撒到桌上要拈起来吃掉,撒到了地上就会受到责备。其实落到地上的饭粒被脚边眼巴巴望着的一只鸡急忙啄了去,其它没抢到的就悻悻的,搞不好还要为那几粒饭打得一地鸡毛,半粒米也浪费不了。吃完饭后的饭碗是绝对不能见着一粒米饭的,人人如此。我们都用汗水和鲜血体会过“粒粒皆辛苦”,不像现在的孩子,让饭碗不留一粒饭以为是小题大作。他们往往不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

  “一饭一粥,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的来龙去脉使我懂了生活的艰辛,也使我懂了收获需要付出时间和汗水,因而我对粮食有一份不可薄之弃之的执念。

  从农村到城里生活,珍惜粮食的草根传统从农村带上了人生之途。父母教给我的,我也言传身教薪火相传。素菜一般都是当天吃完,荤腥菜就要用公筷夹取,剩下来吃不完的少许,里面有花椒辣椒姜葱蒜等,绝对算得上精华,用来煮面条或者是米粉,真是人间至味,这个还是跟同事闲聊受到的启发,算得上“光盘行动”的升级版!犹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红烧肉的盘子里面的肉渣油我们能拿来拌着吃一碗白饭。冬天吃火锅,我家也会用公筷。剩下来的汤底,第二天煮面条当早餐,方便又美味。吃过这样的汤面,外面早餐面条对我几乎没什么吸引力。这样变“剩”为“宝”,不知同路有几人。

  这一年八月,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向全体员工发出了倡议书,号召:传承勤俭美德,培养用餐文化,改善食堂菜品,强化监督检查。公司上下利用报纸、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广为宣传“拒绝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等节约文明新风尚。厂工会开展了“珍惜粮食、节约用餐”的专项活动。9月4日,厂在食堂门口开展“珍惜粮食、节约用餐、从我做起”的千人签名活动,厂长带头在火红的条幅上,郑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活动现场,前来就餐的干部职工纷纷参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为餐饮文明助力加油。

  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其中的“不愁吃”放在首位,“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粮食,无论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还是无尽的将来,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尊贵地位,需要仰望和膜拜。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杨静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大学生活

    查看更多大学生活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