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刚要下班,店里又来了生意。只好自嘲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忙完已是九点多。回家路上,爱人说:“都这个点了,爸妈和孩子应该都得吃饭了吧?”
回到家,走进正屋,父亲正倚在床边看电视。我边洗手边对母亲说道:“唉!客人不早来,这不刚想下班又来人了,不知不觉就到这个点儿了。”母亲递上毛巾说:“咳!没事,黑天没早晚,再说了,客人也是像你一样,只有下了班才有时间嘛!”我笑着来到里屋,准备吃点剩菜凑合一顿。但眼前一幕让我一惊,餐桌上,饭菜竟然原封未动。
我扭头对跟进来的母亲说道:“你们怎么不先吃饭?您和爸干一天活了,怪累的,先吃就行呗!还等我们干嘛?我们又不是小孩子了。”
“一家人一波一波吃多没意思,现在天热饭又不怕凉。”母亲平淡地念叨着。一句简单的话却让我心里一颤。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了。有时候父亲实在熬不住,就先吃两个馒头垫巴一下!或许父母等我们吃饭这件事,在他们心里再平常不过了,但却让我内心装满了愧疚感。
父亲和母亲都是朴实的庄稼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进不了工厂,就在家里管着几亩田地。但两位老人闲不住,看离收秋还有一段时间,又去劳务上找活干。当我和爱人一再劝阻说,挣钱的事归我们年轻人。他们立马反驳“庄户人哪个不是干到老,只要干得动就得干。现在花销大,钱难挣,俺们尽量不拖累你们。再说了,干点活身体反而硬朗,庄稼汉累不死,有病也是闲出来的。”听他们这一套理论说辞,我和爱人只能摇头苦笑,甘拜下风。我心里明白,他们没有什么技术,自然也找不到钱多活轻的工作,大都是一些苦力活。一想着他们干了一天活,又累又饿,却还要等我们回来一块吃饭,心里五味杂陈。
在自我意识里,会感觉自己年龄比实际年龄要小,至少我感觉是这样。虽已步入中年,却一直感觉自己还小,还没真正长大,很多事还不懂。尤其在父母跟前,虽然相较以前有了一些担当,会帮着他们做一些事,但大多时候还是他们帮我做得多。平时相处中,我还会像个小孩子一样冲着父母撒娇,说几句俏皮话,或给母亲开开玩笑,然后被她笑着臭骂一顿,顿感很舒坦,很享受。
这一生,我自认为是最幸运的人,有幸遇到我的父母。虽然他们是农民出身,没让我成为富二代或官二代。但对我的爱从来没有吝啬过,并且是世间最纯净,最无私的爱。小时候,不管我想要什么东西,只要对着母亲软磨硬泡或撒个小谎,基本都能得逞。回想当初的谎言真让人尴尬,但母亲却深信不疑,我知道那是母爱加持。
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不打骂也不娇惯。只要大方向不乱,任由我发展。想当初我要做生意,全家人都不赞同,只有母亲一人支持。“没事,只要你想干就去干,不违法,不犯罪,怎么挣钱都不丢人。”直到现在,不管做什么事,我还是喜欢和母亲商量。我并不是妈宝男,只是每次和母亲商量后,心里才踏实。最令我欣慰的是,我们家婆媳关系超和谐。爱人与母亲相识至今,从没拌过一句嘴。我与爱人之前也经常吵架拌嘴,每次母亲都先骂我两句,然后两边劝,直到我们和好如初。
母亲年轻时不受奶奶待见,但从未和他们吵过架。她和我说过,她并不是懦弱,也从不怕事,只是不想让我父亲为难,毕竟那是他的亲生父母。母亲虽然个子不高,但格局很大,在村里是出名的和事佬,就没有她处理不了的事。就连镇上的干部,村干部,对母亲也是竖大拇指。
在钱财方面,母亲对我们向来都是有求必应。当年,我与爱人确定恋爱关系后,她就拒收了我的工资。至今我家存款大合小分,各存各的,但存款密码共享,我把所有存款都交由母亲保管,并称她为“总裁”。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也很省心,孩子虽然在我身边,但都是由母亲看护长大。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皆由她管理。这也就造成两个孩子至今对奶奶很是依赖。俗话说“一个好女人能旺三代”我认为母亲能够担起这个好女人的称号。
父亲和母亲教育方式不同,对他软磨硬泡,一点用都不管。在我家,母亲和父亲说不上谁是老大,他们各有所长。父亲这个人,是个热心肠,不会拒绝人,对别人有求必应。记得小时候,有亲戚来借钱,父亲总是爽快地答应下来,转过头来再让母亲去借钱,因这件事也没少和母亲吵嘴。父亲每回总是以绝食这种老掉牙的方式和母亲硬杠,实在扛不住了,就开始给母亲讲个笑话。大多数时候母亲还没完全消气,但为了让他吃饭,只好装着笑出声来,这件替人借钱的事也算告一段落。当然了,这种事不久后还会发生,但和好程序如出一辙。别看父亲向外借钱比较爽快,当我们需要交学费时,老人家一个子儿都不蹦。就一句话“找你娘要,俺又不当家!”每当这时,我与小妹总是反驳他。
“那你不当家,怎么还敢借钱给人家,家里这么穷,还打肿脸充胖子。”
“俺哪里借给人家了?都是你娘借的。”父亲这种耍无赖的脾气,至今也没改。其实在村里,父亲名声很好,吃苦耐劳,为人实诚,尊老爱幼,喜欢开玩笑(这项技能主要针对外人,在家是个暴脾气),不会记仇,不会拒绝人。只要别人有事求他,放下自己的活,立马就走,绝对算得上原汁原味老好人。但村里需要出头的事都是我母亲去,当别人笑话他“妻管严”。他总是开玩笑地说:“人家是文化人,咱是下力的。”
我从小对父亲既害怕又依赖。他虽然对我很严历,却很少让我干农活,即使我成年后,也是如此。就连村里有人去世,至今都是父亲替我当班。当我想去时,父亲总说“我干习惯了,你忙你的就行,等我干不动了你再干。”如果我一再要求,他就会着急。因年轻时过度劳累,造成双腿半月板磨损厉害,走路一瘸一拐,但干活的劲头却丝毫未减。他干活实在,不知道偷奸耍滑,替主人家想得周到,即使在劳务上领活,主家也都点名要他去。有时候路过他的工地,看着他迈着变形的双腿,拿着铁锨干活,我心里很难受,但又劝不动。之前只有爱人能治住他,现在儿媳的话他也不听,只要不让他干活,待在家里没事找事,或者一个人赌气。爱人也只好无奈地说道:“爸,明天你快点儿干活去吧!你要是闲一天,咱家都不用开电视,满院子都是你的絮叨声。”随后爷俩对视一笑。
作为儿女写父母,一辈子都写不完,他们的爱是源源不断的,是没有界限的。我从没想过,会用这种方式写他们。其实写这篇文之前,我并没有灵感,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只是母亲那句话,像一块石头砸进池塘,在我心里荡起无数涟漪,总想写点什么?却又不知写什么。爱人就对我说,你先根据咱妈这句话,写写你的感受,写成写不成随缘。就这样,我静下心来,当写到第五段,文字像是家里的老式汲水井。前半部分需要一遍遍倒进引水,随着井杆上下起伏,先是涓涓细流,随后甘甜的地下水涌上井口,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这篇文字我没有特意找寻优美词藻,只是把心里话说出来。
文字结尾,引用一下《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的几段话“假使有人,为了爹娘,手持利刃,割其眼睛,献于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了爹娘,百千仞战,一时刺身,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又不能报父母身……”由此经可见,父母对儿女的恩,是无法还清的。作为儿女的我们,尽量多陪在父母身旁,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不要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悔恨不已。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多一些陪伴与关心,比满足其物质要求更为重要。俗话说“千里烧香拜佛堂,不如在家敬爹娘。”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不管我们年龄多大,在爹娘跟前,都可以肆无忌惮地撒娇,任性。因为世上宠我们的只有爹娘。他们的肩膀能扛起我们的世界,臭骂声里都透露着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