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

李家坤||我的五嫂

作者:断欲   发表于:
浏览:153次    字数:163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7篇,  月稿:0

  我今年84属龙,五嫂96也属龙,她,日前坐在厅右侧的竹椅上养神。细看老人家,留着齐耳的短发,黑中只添上些许霜鬓 ,似跟她的年龄不大相符;额堂一条条犁得很深很深的皱纹,看出她过来不易,一生饱经了风霜;一双透亮大眼睛和长方形的瓜子脸,显露她为人正直、慈祥、和善;穿上两件半新不旧的细花纹上衣,洁洁净净,看起来多质朴呀。虽是96岁老人,但脸皮上很难发现有点滴老人斑。老人家一眼瞥见我进来,高兴地打招呼:三叔,入屋坐吧。接着,我跟她拉起家常,她耳有点聋,记性也不大好,但说话声音很响亮很清晰。

  五嫂,姓张, 娘家在中垌镇扫秆坡村,是穷苦人家,她没进过学堂。五哥前妻走得很早,她20多岁带着少女的梦幻嫁给五哥,真是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她中等身材,身躯较单薄,且常胃痛,家穷没钱睇医生,经常把蚬壳磨成粉末,用开水或粥水送服,久而久之,胃痛减轻了很多,最后病患消除。她含辛茹苦,养男育女,料理家务,侍候家公家婆。家公与我父亲同辈,叫李周成,排行第六,绰号风气六,人们或叫他风气六哥,或叫风气六爹,他从不生气,还笑吟吟地应允着呢。

  我们乡下有两句俗话,一句形容人很瘦,叫“瘦出骨",另一句家里很穷,叫“穷出骨”。用一世穷,“穷出骨”来形容家甫五哥,是不为过。五哥有多少个大姐,我不认识,不过他排行第五,前面肯定有姐姐,他有三位弟弟,第六的被国民党抽壮丁,征兵去了,是生是死,一直杳无音讯;七哥娶老婆,三四年后养不起,逃婚走了,七哥也不去跟寻,因为总算寻回来,也养不活人家;八哥去世很早,是什么模样,我也不得而知。

  五嫂的娘家穷,丈夫家更穷,她认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不嫌弃,与一大家人吃粥呑水,相依为命,无米下锅时,早中午三餐并作一餐吃。五哥,没田耕没地掘,一生的活路靠两条,一是一年四季,风寒雨暑,编织竹帽,二是寒风腊月挖莲藕。

  五哥与其父亲风气六伯,各有一整套编织竹帽模具,分别在两间房。自己种的单竹(织竹帽必须用单竹)用完了,去邻村采购回来后,按规定的尺寸锯断,开竹修蔑,蔑的表层刨青后作帽面,蔑的里层蔑白修作帽底,然后先将蔑青固定在模具上编织帽面,再用蔑白编织帽里,把浸湿的大块的箩竹叶(去很远的山底大山采摘)均匀地铺在帽面与帽底中间(一般要铺双层才能遮水耐用),逢中垌一、四、七圩期,背去摆卖,换钱买粮度日。父子俩日夜加班,一圩期内可编织七八顶,成本与利润对半,每顶帽可赚二角左右。

  寒冬腊月,是挖藕季节,白天,五哥光着上身,只穿裤衩,冒着凛冽刺骨的北风,下莲塘掰泥挖藕,一连三个多月,也是逢中垌圩期摆买,换粮度日。所以莲塘成了穷人的聚宝盆,救活了不少人,几百年来,人们都像爱护生命般护着莲塘,直至1958年搞园田化建设,平整土地时才把莲塘夷为平地种水稻。

  1976年,家乡遭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上下三条村庄所有泥砖房倒塌,只剩残瓦断格,五哥一家断粮,为救活命,他在去邻村借粮的路上饿倒,不省人事,活活饿死,村上人闻悉,帮忙把尸体抬去埋葬。命呀命,其命惨不忍睹……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中垌公社工作期间,向民政助理钟老大,粮食助理李翰声申述五哥一家贫穷潦倒,每月都有多少救济钱粮补助。开始,五哥很高兴,但后来,随着子女长大,五哥动情对我说:家坤,子女大了,慢慢要成家,继续领救济,名声不好听,不再要了吧。

  我十分敬佩五哥,他前瞻后顾,想得好远好远。五哥走后,五嫂带着两仔一女艰难度日。八十年代初,跟随开放改革浪潮,女儿惠萍夫妻到深圳创业,投身建筑,有了根基后,把母亲,带上深圳养老,兄弟二人随迁后,在深圳成家立业。五嫂孙子孙女绕膝,享天伦,乐也融融,活出了精彩。

  随着年岁增添,五嫂有了落叶归根的想法,儿女在老家建了两层楼房,老人家高兴住下了10多年。她喜爱运动,早餐后在屋前屋后沿着水泥路行走散步,三餐定时定量,睡眠有规律,身体还好着呢。为更好地照顾老人家,两个儿子退休后先后回来悉心侍母。

  我衷心祝福五嫂,幸幸福福,快快乐乐,安度晚年,健康过期颐,喜度花甲重开年!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物散文

查看更多人物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