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这个字有多种含义,但一般用在“藏匿”意义上较多。忍,则是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把真正的情感隐藏起来。而“隐”除了藏匿事情、事物,情感藏匿也是“隐”,因此,隐忍往往连用。隐,分三种,一种是看破、看透人生,去过隐居生活;与世无争,找一处僻静之地,远离喧闹与烦恼,这被称之为小隐,典型的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生活。第二种是虽然居住闹市,但内心心静如水,不为市俗喧闹所诱惑,静心读书做学问,这被称之为中隐。笔者认为,如果不读书,不学习,无所事事,这不能称之为“隐”,必须本身有能力、有抱负,才称得起隐,当年姜子牙、诸葛亮出山前大概就属于中隐。大隐则是在朝为官,面对官场的污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浊,坦然自得的生活,游刃有余的应对君主、应对官场,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能入朝做官的人都是高智商,是社会精英,他们掌握权力,执掌军队,掌握社会资源,掌管钱财,一旦心怀不轨,就会对社会、对国家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最高统治者对这些人监管非常严厉,再加上同僚之间的倾轧,他们的处境也是异常险恶,虽然不愁吃喝,但生活并非想象那么轻松。民间对此有谚语:“笼ji有食刀汤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很多高官怎比得上普通百姓自由自在,这大概就是陶渊明要辞官为民的原因吧!陶渊明的官也小了点,他达不到即入朝为官,又“大隐”的境界。
史书评论西汉武帝时的东方朔就是大隐之士,东方朔深得武帝喜爱,多次下诏赏赐东方朔在御前吃饭,武帝身边的郎官都称呼东方朔“狂人”。东方朔喝上酒,坐地上唱歌:“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嵩庐之下。”意思是:隐居于尘俗中,避世在金马门。在宫中可以避世隐居保全自身,何必要到深山之中,茅庐之下。东方朔是史书上公认的大隐之士,大隐之人拥有高尚的品质,就如那池中的莲花,虽生长于污浊的淤泥之中,仍能不被其渲染而保持自身的高洁,不仅能开出美丽而不娇艳的花朵,更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以滋养世人。话虽这样说,可《史记》中记载东方朔把皇帝赐给他的钱财用在搜罗长安城里的年轻美貌女子,娶一个妻子只一年就抛弃再另娶一个,得到的钱财全都花在女子身上。东方朔si生活如此不检点,按现代观点有玩弄女色之嫌。古时,这些生活作风可能是小节,并没影响东方朔的“大隐”之士的名声。做到大隐之士的是极少数,很多人退而求其次甘愿中隐,白居易有《中隐》的诗句:(摘录)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丘樊,是指农耕之事,白居易认为 ,大隐喧嚣,小隐从事农耕太冷落,只有中隐符合自己。显然,白居易是根据自己的处境及能力,作为一种理想选择,意在小隐与大隐间找到一条折衷之路,平衡大隐与小隐之间,贵与贱、喧嚣与冷落的矛盾。诗中肯定“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易经》中有:“好遁,君子吉,小人否。”遁就是隐,意思是:形势有利于遁让之时,君子能适时隐退而获吉。若是小人,则因错失良机致使遁道闭塞不通。
“ 隐”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做的,人们需要在市场交易,需要社交,如果都去“隐”,这个社会大约就没法运转了。而“忍”则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无论是大人小孩,无论是男人女人,都必须接受怎么去“忍”。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应该在“忍”的范畴,一个小孩,从小就被教育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应该怎么做。这不能做的就得忍着,由着性子,最后的结局就是无法无天,犯了大事就得到监狱去“忍”了。至于对忍得理解,各人不同,“忍”字拆分为“刃在心上”,其实伤心之刃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凡事总有两面看,其实压心之刃也可以是护心之刃,将刃挡在在心头上,那还有谁可以伤害你呢?记得刚参加工作临行之前,父亲告诫我:“忍得一时之怒,免得万年之忧。”这话我牢记了四十余年,工作一路平安走来,直到退休,可谓受益匪浅。
人一般小事大概都能忍,而带侮辱性的事情可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尽人皆知的大概是韩信的故事了。韩信的家乡淮阴城,有个年轻人看不起韩信,他看到韩信身材高大,常佩带宝剑,便想寻事挑衅,并在闹市里拦住韩信,说:“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当时围观的人很多,都知道这是故意找茬羞辱韩信,这样的人大约就是被称之为“滚刀肉”的赖皮,韩信盯着这个无赖好一会儿,一言不发,就从那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都认为韩信是胆小怕si、没有勇气的人,这就是后来流传下来的“胯下之辱”的故事。韩信后来被刘邦拜为大将,这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又因大功被封为楚王。韩信来到封地,召见当时侮辱他的那个市井无赖,以楚王的身份,sasi这样一个仇人,可以说易如反掌,但韩信并没sa这个人,反而给他安排了一个“楚中尉”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警卫队长。韩信和他的部下说:“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sa之邪?sa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由此可见韩信的度量和忍耐程度,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故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现在人们不提倡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莽撞行为,那是匹夫之勇,“路见不平一声吼”那也是草莽英雄所为。在这个缤纷的世界里,我们必须有所为,要立志,首先隐藏起自己的理想,接着隐藏起自己的能力,且厚积薄发,让别人觉得自己的忍耐就是一种无能为力的选择。这其实在《孙子兵法》里就有阐述:“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意思是:“所以,能做到,装做不能做到;要使用装做不要使用。要向近处,装做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做要向近处”。这些话都是制造假象的一些高招,这些招不是自己糊涂,而是要把对方搞糊涂。兵法里的这些谋略是作战用的,是对付敌人的,但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一种座右铭!这是一种谋略,是为实现“大谋”用的一些手段。现实中很多“糊涂人”其实都是“大智若愚”,只是外表“憨”的可爱,这大概就是道家倡导的“无为”。
有个成语“唾面自干”,《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故事发生在唐代武则天时期,娄师德的才能非常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招来很多人的嫉妒,所以在他弟弟外放做官的时候他对弟弟说:“我现在得到陛下的赏识,已经有很多人在陛下面前诋毁我了,所以你这次在外做官一定要事事忍让。他弟弟就说:‘就算别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自己擦掉就可以了。’娄师德说:‘这样还不行,你擦掉就是违背别人的意愿,你要能让别人消除怒气你就应该让唾沫在脸上自己干掉。’” 娄师德当时担任宰相,一个宰相告诫弟弟要“唾面自干”,我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人有资格因怒拍案而起。这个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也曾讲给儿子听,也是希望儿子在工作中,面对怒气、误解,不说做到“唾面自干”,至少具备一定“忍”的能力。孔子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小不忍,则乱大谋。”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要轻易火冒三丈,而毁掉自己的远大目标及前途。
官场是异常凶险的,宋朝词人吕本中,自祖父起多人就在朝中做大官,吕本中本人也在朝中做官,并受到秦桧的打击,对官场感触颇深,他在《官箴》中指出:“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吕本中在《官箴》中提出的这三字要求,被历代官员奉为金科玉律。箴,作为一种文体,是用以规劝、告诫之用,这清、慎、勤三字戒律流传到现在,又被人加了一个“忍”字,即清、慎、勤、忍。“清”是做一个人的品位;“慎”是一个人的品德;“勤”是一个人品行;“忍”则是一个人的品格,最终反映出这个人的品质。从宋朝到今天,其实这四个字已经不仅仅是“官”应该遵守的法则,而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遵守的戒律。
隐忍二字太深奥了,不是这篇小文章能完全说明白的,很多古人都留下关于隐忍的名言、名句,如:唐· 韩愈《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低头受侮笑,隐忍硉兀寃。”意思是受到侮辱和嘲笑时头一低;受到冤枉不平的时候隐忍不发。春秋时,伍子胥父亲受到陷害,父亲和哥哥都被sa害,伍子胥一路要饭,好不容易逃到吴国,埋名隐姓多年。十几年后伍子胥带兵打回楚国,鞭尸楚平王三百,报当年之仇。司马迁这样评价伍子胥,《史记·伍子胥列传》:“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说了这么多隐忍,但万万不可误解为单纯的退让,所谓隐忍,不是自己不可以反击或者挺身而出,更不是自己能力遥不可及,而是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目标,是在积蓄力量,是在壮大自己,这就是所谓的“韬光养晦。”小平当年提出的韬光养晦,是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提出的,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通过三十年的努力,我们不是傲然屹立在世界之林了吗!现在连当年瞧不起中国的那些列强,不也得小心翼翼看中国眼色了吗!凡是能承载起“隐忍”二字的人,就是司马迁定义的那句:“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丘樊太冷落了,朝市又太喧闹了,这都距大多数人有一定距离,真正的隐应该是心灵的隐,我们肯定没有时间和毅力去做这样的深山修行。在山林也好,在仕朝也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果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对身边事物和环境有清晰的判断,充实、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以从中吸取精神的能量。因此隐忍的境界很高,对心灵是磨练,更是磨难,必须刻骨铭心,坚强化解。忍,也是佛教认为的最大修行,无量的功德在于一个“忍”字,佛教认为“忍”是最大的善行。
隐忍,是人在社会上最大的生存之道,处世之道;小到夫妻生活、家庭关系、与朋友交往、生意往来;大到民族纷争、外交斡旋、国家邦交。隐忍,是人类生存最佳技能,可谓无处不有,无往不利。隐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一场苦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