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散文

刘付千 : 菜园里的身影

作者:刘付千   发表于:
浏览:12次    字数:152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5篇,  月稿:38

  自从那年夏天,爷爷去世以后,我也不常往老家方向回去了。学校一放假,我就往广州的方向回去,从出生到现在,家里人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莫不是在菜园子里忙忙碌碌的各种身影。

  七月份,有时候假期较短,我外出找不到工作,就在父母亲这里工作有20多年以上,有足球场大的菜园子里分担点他们的工作。在这里不仅一次次地见证着父母的劳累、工作的辛苦,也一次次地见证着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

  凌晨的时候,天依旧地乌黑,当人家还在熟睡时,我家早已灯火通明。由于工作,父母亲几乎常年累月的早起干活,戴着头灯、披好外套、拿好雨伞、凳子、圈子和刀子。就往菜园子里走去。早上街市小巷里的菜贩子,没有一个不是这样在凌晨就开始工作的。割菜、捆菜、分好菜、挑好菜和装好菜。然后就把大大小小的菜筐子用车子运到相应的地方去售卖,我的父母亲也同样如此。

  父亲有时候找东西的时候动作很大,声音很响。母亲便说道:“嘘!小点声,孩子们还在睡觉呢。”父亲便说:“知道了,尽量小点声的,找东西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声响的,不会吵到他们的,他们睡觉睡得像猪一样。”而当他们收拾好工具之后,准备出去的时候,往往都会过来看一下他们的孩子睡姿正不正确,被子有没有踢出去,蚊帐有没有拉好,等他们做好这些工作之后,才关起了灯,关好了门就出发了。

  早上的时候,当我们醒了,母亲一看到,常常向我们说道:“起那么早干嘛,快去多睡一会吧。”小的时候我们可能还会很听话,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也懂事了很多,也常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顾不上阻挠,坚决的去菜园子里帮忙摘一下菜,帮父亲扶稳一下车子,而父亲也常说:“要是我的话,我早就去床上继续睡觉了,才不过来帮忙呢。”我们也知道,父亲也想让我们多睡会。

  等到父亲运菜走后,我们就跟随母亲在田地里干活,一会儿这边拔拔草,一会儿那边种一下种子,一会还要到另一边施一下肥,每一项工作都是顶着烈日和风雨,工作时间也很久,每当我们当中有人坚持不住的时候,母亲先是教导我们一番说:“做事不可半途而废,学习上不是这样吧?”我们常说:“学习可不能和这农活相比。”母亲便说:“知道辛苦了吧,回去就好好学习,别走我们的路。”母亲在田地里干活,一做就做到中午才回来,而我们有时候回来偷懒一下,再去看她的时候,她已在别的地方干活了,她蹲在草地上的身影,早已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海里。辛不辛苦不用说,白发一年比一年多,为了不让他的子女担心,常常去染了头发,掉色了又继续染。

  在中午的时分,当父亲开车回来的时候,总会带一些肉食还有水果,带些我们喜欢吃的东西,虽然说是朋友给的、卖剩的,但我知道,多数不是。父亲不善言谈,却总会用行动来表示对我们的爱。父亲和母亲也常常在饭桌上讨论今天的收成如何,我们也从中知道他们有更多的不易。午睡打的鼾声,响声如雷,往往也能从中知道他们有多么劳累。

  临近下午,父亲经常去做一些重苦力活,比如:洒水浇菜、翻地播种、挖渠注水,喷撒药水,而我们力气不大,常跟着母亲去做简单点的活,接近天黑我们才回家,烧水做饭,做好家务事,等到父亲和母亲回来,我们才炒菜,吃晚饭,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假期结束,在路口等车的时候,母亲常常过来送别,亲眼目睹我的离去。我知道,父亲也在菜园子不远处看着,我多次叫她们回去,他们依旧像往常一样,不回。母亲也常常告诫对我说:“回到学校记得打电话来,打不通我的电话,就打你爸的,好好读书啊,多点去找同学玩”。我一一回应了,心里不知是啥滋味,总暗下决心,争气一点。

  人间里的烟火,是三餐四季,也是离别和团聚。有家里人的关心和爱护,再大的困难终会过去,再平凡的日子也变得不凡、快乐且有趣。幸好,我们都是,我们也一直是。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刘付千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田园散文

    查看更多田园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