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

马先勇:一位老兵

作者:杨琴   发表于:
浏览:208次    字数:248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篇,  月稿: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一首嘹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时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一大批爱国热血青年从学校、工厂、农村田头纷纷踊跃报名参军,报效祖国,打击美帝侵略者。

  志愿军老兵马宜林,1937年出生。他出生时值中国抗日战争暴发,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国家连年战争不断,到处弥漫战争留下的创伤痕迹,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中,民不聊生,挣扎死亡线上。他的父母亲是农村上地地道道的农民,兄弟姊妹7人,其家庭兄弟排行老二。小时候,在村上,曾跟随私塾先生马本浩念过几年书。他从小渴望幸福、自由、平等,在村上同龄人中其聪明、讲义气、乐于助人,左邻右里有困难找上门他乐意帮忙。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1950年抗美援朝,当美国鬼子将战火烧到东北鸭绿江畔,全国各地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报名参军热潮。当年应征志愿军要求条件严格:一是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二是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三是由本人申请,家庭贫下中农出身,无复杂社会关系人员。那年,我们村上去区里体检三人,因身体原因被刷下俩人,仅剩下一人,但在定兵启运时突发疾病退出。后经过村大队推荐,马宜林作为替补人员,他虽家庭出身、身体、政治条件均符合,但其年龄仅有15岁,个子显得小,白白嫩嫩娃娃脸,父母亲担心他到部队吃不了苦,不能适应艰苦、繁重的训练打仗环境。经部队带兵首长耐心开导、征求大队、家庭及其本人意见,他铁了心肠,坚决要求抗美援朝上战场,最后被特召应征入伍。

  1953年1月,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村庄大队敲锣打鼓,放鞭炮,长长的欢送人群队伍,小孩一个个跟在后面跑,全村就像过年似的热闹。他胸前佩戴大红花,骑着小毛驴,毛驴头上扎着小红绸缎,一路相送到石塘,店埠,第二天乘敞篷汽车至水家湖踏上黑色闷罐车,一路颠簸到了东北原热河省北票县,临时居住当地老百姓家中,在新兵连集训3个月时间。一个夜色的晚上,这支新兵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畔,补充到27军81师243团,他被分配6连3排。当时朝鲜战争已接近尾声,经过东线虽然停战谈判,但西线仍有小的战争磨擦不断,这支新兵到朝鲜主要担负后勤保障。马宜林虽然个子小,但他聪明精干,善于与别人交流沟通,因此被分配当卫生员。为前线下来伤病员包扎清洗伤口,轻伤者留下,重伤员运到国内大后方医院治疗。在朝鲜两年多时间,他虽然没有亲临战场打死几个美国鬼子,刺刀见红。但他重活脏活抢着干,越是困难越向前,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冒着枪林弹雨包扎运送伤员,经常和老兵一组执行夜间任务,并帮助朝鲜百姓阿妈妮挑水扫地,在血与火的战斗中经受严峻的生死考验,并被提升班长。

  1956年5月,他随大部队凯旋回到国内,部队驻扎河北滦县短时休整。遵照毛泽主席、中央军委的命令文件精神,1953年后入伍赴朝志愿军战士一律复员回乡,支援地方经济建设。连长、指导员找他谈心,他二话没说,愉快地服从部队安排,1957年6月,他脱下军装回到阔别三年的家乡。回乡第一站,他考上肥东财贸中学卫生员岗位,在学校卫生室医务人员少,他既当卫生员又兼职医生,为学校教职员工看病体检身体,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各种疾病防治工作,受到学校教职工一致称赞。1962年,他响应政府号召,下放回到村上生产队,当上生产副队长。他带领生产队社员不误时节播种、育秧,兴修水利挖塘坝,开办生产面坊挂面副业,增加生产队集体收入,每年超额完成国家征购粮任务。他曾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医者仁心。上世纪六七年代参加大队医疗室,不分白天黑夜,背着医药箱走村串巷出诊。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个夏天,村上一位十多岁男孩,左腿及屁股生疖疮肿痛不能行走,需用青梅素治疗,一日三次打针消炎,他主动承担这一任务,有时晚10多钟还要上门打针,清洗伤口,一个星期小男孩病情痊愈。有一年夏天下大雨抢场,忙乱中放在大场地草叉,一个社员不慎脚戳穿流血不止,他从田间赶来及时给予止血,打防止破伤风消炎针,不久这位社员痊愈参加劳动,50多年来,他义务为村上或周围群众看病两千余人次,不收分文钱,或好处费,是群众心中最暖暖的“林医生”。

  2020年10月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他应邀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纪念活动,光荣获得一枚70周年纪念章,如获至宝。如今,家乡石塘老区幸存志愿老兵仅有5人,已到耄耋之年。“林医生”是我的远方长辈,论辈分我要叫他“二爷”,他经常给自己的子女、村上青少年讲朝鲜战场邱少云、黄继光,上甘岭等战斗故事,用他所在部队的英雄事迹,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我从小候耳濡目染,走进绿色军营,参加过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作战。

  马宜林所在的部队英雄辈出。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27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五大王牌之一,在当时朝鲜的东线战场,这支部队创造了神话般的战绩,他们横扫美军最强大的王牌陆战一师,让整个西方世界为之轰动。

  27军原属于胶东军区的地方部队,之后在“传奇将军”许世友的带领下逐渐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主力,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它被编入第9兵团编制,随后便奔赴朝鲜战场。尽管在2年多的战争期间27军只参加了其中的两次战役,但是每一次战斗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军队敢打硬拼、不畏艰难的精神。

  就在27军围歼北极熊团时,陆战一师在空军的掩护下,依靠装备优势杀出重围。北极熊团之战后,27军虽然因冻饿减员过半又刚刚经历恶战,但还是组织了2000余名兵源顽强追击,谱写了一曲关于生命和勇气的赞歌。在敌人的必经之路黄草岭上,81师242团五连为阻击敌人,一动不动地埋在冰天雪地中为了阻击绝不撤退。由于连日的大雪,他们最终被冻成了一个个冰雕。

  在《长津湖》电影,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中,作为主力参战的27军冒着零下30度的低温大雪天气与美军王牌陆战1师进行血拼,装备水平差距、后勤补给差距、风雪天气的影响都没有让这支部队退缩。经此一战,27军歼灭美军4000多人,缴获美军“北极熊团”团旗,并开创性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战绩,第一猛虎军继往开来……

  我们要继续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奋进伟大的新时代,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杨琴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物散文

    查看更多人物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