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余观祥:拜年的包头包脑

作者:姚雨涵   发表于:
浏览:175次    字数:140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7篇,  月稿:0

  “过年近,手头紧。有铜钱过年,呒铜钱过难。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添岁滑滑过。”这是当年萧山沙地人,对待过年的真实心情。在物资匮乏,世风盛行,凭票购物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眼前这个时间段,是萧山沙地农村人筹备包头包脑的黄金时间。过了这个采办黄金时间,因物资短缺,有了购物票,准备好钞票,也不一定能采办得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包头包脑”,是春节拜年,小辈敬长辈,长辈回敬小辈,毛脚女婿敬岳父岳母等礼尚往来的一种食物包。有糖包、酥糖包、荔枝包、桂圆包、柿饼包、红枣包、黑枣包、饼干包、香糕包、炒米糕包、龙蚕豆包等等。糖包,分白糖包、义乌红糖包、古巴糖包,这些食物包,沙地人习惯叫“包头包脑”。

  拜年用的“包头包脑”,通常一斤一包,用草纸作为包装纸,用纸绳捆扎。根据食物的体积,确定包装草纸的大小。食物体积越大,所用包装纸越大。食物包,沙地上的副食品店里,大多为三种类形。第一种俗称“斧头包”,以包白砂糖、义乌红糖、古巴糖为主,一端宽阔些,另一端尖削些,形状酷似木匠师傅用的斧头,故称之谓“斧头包”。第二种俗称“好看包”,主要包桂圆、荔枝这类食物。这些食物比重轻、体积大,一般人选用大号草纸包扎。桂圆包、荔枝包,包的底部略大、包背略窄,从侧面看,呈梯形。明眼人一看,这种包一看就能断定,不是桂圆包,就是荔枝包。看包的正面,都会附有一张红底黑字的招贴纸,中间四个大字是“南北果品”,边上有某某店号字样。不过,用这张招贴得花一角钱,不花钱,店家是不会赠送的。再一种就是“方包”,俗称小人包。“方包”,主要包香糕、炒米糕、饼干这类食物,属于赠送小人的“包头包脑”,专属性很强。一旦出错,送给了长辈,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如果是毛脚女婿弄错,懂事务的人,在适当的场合,应该表达歉意,否则会引起一场误会。

  包这些包,包成这些形状,是相当讲究技巧的。沙地人常说:“看看不值钿,学学二三年”,这句话用在包“包头包脑”上,最为贴切不过。当年新湾老街上,秀娟娪娘在包装包头包脑上,可谓独有一手,在服务上更是笑脸常在。在包扎沙糖包之前,她会麻利地先在柜台上摊上一张一尺多见方的草纸,再填上一张薄薄的衬纸,把盘秤中的白沙糖,慢慢地倾泻在胸前的衬纸上,把白沙糖轻轻地用手初步堆放成内高外低,用两只大拇指按住草纸,再并拢中指食指等四个指头,先后卷起两边的草纸,按斧头的形状包装,然后用纸绳捆扎牢。不一会,一个像斧头一样的包,跃然在柜头上。她包装出来的糖包,有人戏称丢过舍栋也不会漏,说明很靠得牢。她的包装速度、造型、服务,是大家公认的一面旗帜,因此,无论在店内店外,看到秀娟娪娘,给她打招呼的人特别的多,这也许是她的好手艺、好服务,顾客对她的一种信任和敬重吧。

  副食品店里的“包头包脑”采办好后,去拜年一般装在用毛竹编制的高环大竹篮内,上面覆盖上一条整洁的大毛巾,把“包头包脑”遮盖在毛巾之下。如去拜年的亲戚集中在一起,户数多,用勾头小扁担挑着去拜年。如亲戚少,只要一篮就能装下,就两只手调换着,拎着去拜年。

  岁月更迭,世俗渐变。传统式的拜年渐行渐远,现代式的拜年层出不穷,方兴未艾。现金红包、微信红包、名酒名烟、人参虫草、铁皮石斛、南北果品、甜品糕点……应有尽有。传统式的拜年,成为一种远去的记忆,新锐式的拜年,彰显了时代特征。衷心期待,拜年只作为一种礼仪,不要成为晚辈们的负担。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