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张继平:行走在山水之间

作者:徐进成   发表于:
浏览:93次    字数:2705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7篇,  月稿:0

  八月,又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打心底里感谢伙伴的邀约,无需我计划,不必我等待,省去了惦念,防止了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

  清晨,薄雾还没有散去。两车五人绝尘而去,把喧嚣的城市远远抛在后面,向着远方,出发!

  正值盛夏,城市被闷热笼罩。我们在离开它的路上,越走越凉爽,越走越敞亮。道路两边的树木正经历这夏天里的成长,进入生命中最旺盛的时期,高大茂密,郁郁葱葱,每一片树叶都绿得发光。

  不知不觉,进山了。新修的柏油路,顺着山势,蜿蜒曲折,像一条灵蛇,调皮又活泼,温柔又可爱。我们的车子一坡爬上去,又一坡滑下去;一弯扭过去,又一弯转回来。车子不像在行驶,倒像是流动,平稳丝滑。这一条路让沿途的风光也丰富多彩起来,简单的草木葱茏,碧绿参差,变得一坡一视野,一弯一风景,颇有一点未知的冒险乐趣。

  应该是九点左右,雾已经散了,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一处垂钓乐园的样子,看起来也简单朴素。青青的草地上,几间屋子,一方小院。屋旁几棵萱草,一株玫瑰,朱橙玫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屋后就是个不大的鱼塘,一股清泉从山上引入塘中,清冽甘甜。热爱钓鱼的伙伴已经麻利地在塘边上整理出一个平台,又取出那些垂钓装备,一样样摆放妥当,安装齐备,熟练地打窝抛竿,不一会儿就稳坐钓鱼台了。剩下我们四个,均对钓鱼一窍不通,不能解其乐,更不能受其苦。他持着钓竿,一副迷恋,回头对我们说可以去草甸子里采白蘑菇。我们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可惜其中一个伙伴被临时抓差,下山办事去了,没能跟我们一起。剩下我们三个打着采蘑菇的旗号,兴致勃勃地走向远处的草甸。

  草甸上没有大树,土地湿润,野草野花遍地,长得正旺,开得正艳。一路行来,我已经被那些各种各样的花儿草儿吸引,不住地拍照。来到这里,你才能发现大地是多么的神奇慷慨,无数种草,密密地交织在一起,编成一条厚厚的绿毯;无数种花,点缀期间,大小各异,五颜六色,神采奕奕。清风过处,百花摇曳,真像朱自清先生写的那样:“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星星,像眼睛,还眨呀眨的。”找不出什么比喻可以形容这样生动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每一株草,每一朵花都在努力生长,完成自己的庄严使命。

  走完一片草甸,照片拍了不知多少,蘑菇却只采到两个。我们不禁自嘲起自己的不务正业。又以“此处没有蘑菇”的想法来安慰自己,我们渐渐放弃了低头寻找蘑菇。开始享受着风景,扯着闲篇,漫无目的地逛起来。山野间清风徐徐,笑声阵阵,倒也有说不完的情趣。

  走着就来到一座山下,抬头望望山顶,看起来不高不低,很有吸引力,诱惑着大家想要爬上去。加上王老师说翻过这座山就是张北县境了,那里有巨大的风车,明代的长城……更加引起我们的好奇,我们决定翻过山去看一看。

  山不算难爬,沿途都有石头和野草做依托,只是太陡了些,爬了一段,就觉得体力消耗殆尽,汗流浃背,气喘如牛。歇歇爬爬,看不到尽头,渐渐萌生退意。可是望望山下,顿觉山势陡峭,退亦非易事。退无可退,只好咬牙坚持。草甸里闲逛的惬意自在荡然无存,只剩下筋疲力尽,苦苦支撑。王老师一路用“无限风光在险峰”鼓励我们,奈何鼓励在困难的事实面前总是有点苍白。在我们看来既然退不得,那就只好勇敢前行,继续歇歇爬爬,竟然来到了那条柏油路,胜利就在眼前,我们一鼓作气,一直攀上公路。再俯视山下,眺望远处的出发点,觉得自己也很不错。短暂的攀登,也是追求的一程。带着对自己的肯定,稍加休整,居然感觉又恢复了能量。

  看看眼前的景象,想起出发时王老师画的“饼”,我们觉得上当受骗了。于是问:“这就是张北了吗?风车呢?长城呢?”王老师竟说:“转过前面这道弯就是。”事实证明我又有一次“上当受骗”了。为了他画的“饼”,我不知道沿着山路转了多少道弯。

  好在,真的到了。

  先是感觉到风吹来了,是我从来没有感觉过的那种风,仿佛有灵气,有情义,抚慰每一个攀登者。温度和力道都是刚刚好,加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则不足,不知道它如何拿捏得了这分寸。

  看到了巨人一般白色的发电风车,矗立在天地间,成熟稳重,日夜劳作,从容不迫。

  看到了“边墙”(长城),乱石堆砌,绵延不绝,无端给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倘若有位博学多闻的诗人伫立“边墙”,定也能吟唱一首怀古佳作。让人从那一词一句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品味岁月沧桑,感叹“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时光流转,如今岁月静好,没有刀光剑影,没有鼓角争鸣,只看见蓝天白云,辽阔草原,美丽山冈,一头头健壮的大牛在悠闲地吃草。“边墙”给这草原留下的是历史,是故事,是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情怀。仿佛通过这道“边墙”,后人便对话了历史,对话了先民,完成了一次今古的交流。我吹过你吹过的风,我走过你走过的路。

  继续前行,竟然就接上了草原天路。那是一条黑色缎带一般的大路,更加宽阔,更加丝滑,更加干净。它就这样仿佛是随意,又仿佛是用心地系在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敞开胸怀,迎接四方游客。我们顺着路一直向北行去,海拔越来越高,视野越来越开阔,风景越来美,风还是那么好,人也不再觉得疲劳,脚步似乎还轻快了不少,毕竟这风景配得上来路的艰难。不知道为什么,那天路上的车特别少,人也特别少。我干脆盘腿坐在路中的黄线上,听风,看云,享受那种任何语言也说不出的畅快感觉。突然就看到远处的天边,风云滚滚而来,行进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不一会儿竟然行至眼前,把草地、牛群、牧人都笼在一层雾气之中。那气势汹汹的云头,无脚无翼,却能飞度千里万里,不可阻挡。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吧!这里蕴含着“渺小即伟大、软弱亦刚强”的朴素哲理。若是在古代,此情此景,又不知有谁要编出神仙鬼怪的离奇故事,口口相传,让这山这水,这云这雾,都蒙上一层神秘瑰丽的色彩。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人诚不欺我,果真有这样的胜景。遇到了怕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何其幸运!嘿嘿,原谅我见识浅薄吧。辩证地看,见识浅薄不是坏事,这样更容易得到快乐和满足……嘿嘿……

  一直逛到中午,贴心的小伙伴办完事又把我们接回垂钓园,午饭吃鱼,鲜美自不必说。

  饭后聊天小憩后,一行人又去采蘑菇,这次收获不小,采的蘑菇品相好,品质高。大家不虚此行,心满意足,动身返程。

  行走在山水之间,终于明白为什么从古便有那么多人流连山水了。有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有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有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们行走在山水之间得到的,在乎山水,又远胜过山水本身。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徐进成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3-08-11 21:01
    桂龙霄云
    走完一片草甸,照片拍了不知多少,蘑菇却只采到两个。我们不禁自嘲起自己的不务正业。又以“此处没有蘑菇”的想法来安慰自己,我们渐渐放弃了低头寻找蘑菇。开始享受着风景,扯着闲篇,漫无目的地逛起来。山野间清风徐徐,笑声阵阵,倒也有说不完的情趣。
    来自·广西百色市靖西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