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

黄淳:提“灰炉”赶考

作者:情岚傲雪   发表于:
浏览:48次    字数:103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4篇,  月稿:0

  文革后,一所农村学校可能有三种身份的教师,一是公办校教师,吃“皇粮”,地方财政全额支付工资;二是民办校教师,“皇粮”、“民粮”各吃一半,地方财政支付部分工资,另一半回生产队记工分;三是代课教师,即学校的临时打工仔,工资低得可怜。三种身份的教师同在一个学校教书育人,却是同工不同酬,这种极不公平的现象,引起了中央高层重视。上面安排进行民师队伍整顿,其目的是按照地方教师编制缺额,把符合教师资格的民办校教师转为公办校教师。

  1983年底,开始进行这项工作了,整顿的“良方”是组织民师资格考试考核,符合标准的通通转为公办校教师。

  江津的民办教师队伍庞大,不可能集中到县城来考试,由各区设考场,县里派人监考。文教局工作人员都安排到了各考场监考。我被安排到了柏林区考场。柏林区考场设在柏林小学内。

  柏林是江津南部与贵州交界的边远山区,也是江津最贫穷的地方。开考前,我去查看柏林小学考场。校园内全是土墙房子,教室窗户只有木棍作窗栏,没有窗玻璃。时值冬天,身在教室,也能感觉到寒风刺骨。那时,区设文教办公室,负责人简称“文教”。我问柏林周文教,“在冰窖般的教室呆几个小时,教师们冻坏了怎么办。”他回答说,“别担心,山区学校都一样,老师们早就习惯了,不怕冷。你尽管一百个放心,明天考试,他们自会想办法取暖,冷不到他们。”

  冷不到他们,我疑惑了。那年代,还没有空调,更不可能安装暖气呀。

  第二天,天公不作美,寒风挾带着毛毛细雨,呼呼地飘洒过来。我更担心了,赶紧走进了考室。参加考试的民师们,早早来到这里,正在作开考前的准备。我问坐在窗前的一位老师,冷不冷。他从跨下提出个竹“灰笼”来,笑着说,“山里人冬天用这个,不怕冷。”“灰笼”是乡村常见的冬季取暖用具,竹编外壳,内装砂钵,放一些煮饭未燃尽的木柴碳火,盖上一层草木灰保温,余温可管上老半天。我接过竹“灰笼”,伸手试了试,很暖和。周文教在一旁说,“我说嘛,大家会想办法,冷不到他们,这下你放心了吧。”

  参加考试的老师们到得很整齐,没有一个迟到缺考。他们每个人都带了一个竹“灰笼”,而且还穿了一条粗布长围腰。坐下来,“灰笼”放在跨下,围腰遮着膝盖,“灰笼”里的热量还会传导到腿上、身上。考试时,他们认真思考埋头做题,刺骨的寒冷早已被抛在了九天云外。

  看着他们的自信,看着他们提着“灰笼”来赶考,我不仅放心,还深信,他们一定会坦然面对人生最关键的这次选择,山区孩子有了他们的精心呵护,一定会健康成长、努力成才。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情岚傲雪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成长日记

    查看更多成长日记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