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

高巍 : 我的清明节

作者:高巍   发表于:
浏览:161次    字数:258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00篇,  月稿:0

  1968年,是我上小学的第2年。这年的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天安门广场举行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仪式。我在那里加入了少年先锋队,成为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清明节。

  4月5日那天一早,我们在学校门口的西板桥畔集合,经过景山西街、前街,穿过南北长街,向天安门广场进发。走在前面的高年级同学打着红旗,抬着师生自己动手制作的花圈。反复唱着由毛主席语录改编的歌曲“成千成万的先烈,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因为是清明节正日子,所以,和我们一样去天安门的人很多,我们到达广场时,已然到不了纪念碑的近旁,只好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靠北的地方停下来。

  那天,和我一起入队的同学有三十几名,来自全校各年级,被统一安排在全校队伍的前面,校领导事先向我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实,就是领导没要求,我们这些人也会很重视,特别是我,不仅第一次参加清明节活动,而且要在这一天入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这是全班的第一批,仅有5名同学获此殊荣。

  如果有机会留下照片,那一天的我一定是精神饱满,笔挺的肃立在队伍中。鲜艳的红旗,映照我的脸庞,显出自信、骄傲的神情。

  当时正值“十年”期间,传统节日被当成四旧。被否定清明节似乎成了唯一可以名正言顺度过的传统节日。

  打那时起我就知道清明节是一个纪念革命先烈的节日,而且以后的几次清明节,似乎都与纪念革命先烈有关。

  1970年,北京的首条地铁线开通。于是,学校组织我们乘地铁去八宝山,祭奠革命英烈。当时的地铁,西边刚修到万寿路,所以,我们就先走到天安门乘地铁,从万寿路出来,步行到八宝山。那是第一次乘地铁,乘客稀少,车上每个人都有座位,这与地面交通的拥挤,形成鲜明的对比。沿途列车要停好多站,而且要停几分钟。纵使没人上下车也这样。于是好动的同学就利用停车的间隙,从这个车厢窜到下一个车厢,停一次窜一次,引起同学们的一阵阵惊叫。

  到了八宝山,老师领我们来到烈士墓前,墓碑上镌刻的一段段文字映入眼帘。我知道,这里长眠着的都是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我们献上花圈,把事先做好的纸花系在墓旁的柏树上,向长眠于地下的英烈们鞠躬致敬!

  在烈士陵园里,最大的墓是任弼时同志的。对此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墓的宽大、气派,而且知道他是建国初的中央五大常委之一,正国级。他的故居就在景山东街,路东的一座中西合璧的四合院里。当年他去世时,第一个赶到的就是周恩来总理。总理的黑色吉姆轿车就停在路边,许多人都目睹了。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一座园林化的墓地,这里除了安葬着众多的革命英烈以外,还有大片的树林,中间,分布着碧绿的草地和起伏的山丘。暮春时节,这里苍松翠柏,桃花妖娆,春光正盛。

  祭奠完革命英烈,我们来到林中空地休息、午餐。带的吃食并不丰富,可也都是精心准备的。有维生素面包、煮鸡蛋、苹果、鸭梨、动物饼干……大家拿出各自的午饭来分享,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

  跟第一次过清明节比,这次的踏青春游的意思明显增强,有点儿像古人过清明节时,把踏青和扫墓有机结合的风俗,同学们更爱过清明节了。

  越往后,清明节的这种风俗越明显。我上小学五年级时,陶然亭公园里建起了大雪山主题的滑梯,以及悬空的铁索桥,还有钻地道等游戏项目,把革命传统教育和儿童娱乐形式有机结合。于是,去陶然亭过清明节,既有踏青郊游的乐趣,又可以亲身体验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历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改革开放带来的春风,不仅吹走了束缚人们头脑的阴霾,而且唤醒了心灵深处的许多美好情感。人们可以堂堂正正的去祭奠自己逝去的亲人,每年清明节前后,郊区去扫墓的车队绵延不绝。

  这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也反映了农耕文化中,果实对种子的感恩。这种春种秋收的无限轮回,正是构成中国人怀念先人的共同心理基础。由此形成的因果报应也成为中国人基本的做人底线,这也算是传统文化的回归。

  于是,近几年有人提出,清明节是为逝去先人扫墓的日子,是个悲伤的日子,所以不能说“清明节快乐”!这一说新说法很流行,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往往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作为民俗文化学者,我绝不以一副所谓权威的气势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我深知,民俗的特点,就是自觉认同,自觉遵守,切忌强令执行。但我也明确感到,这种说法的盛行,与众人的从众心理及对清明节主题了解不够紧密相关。为此,我着力于积极引导大家深入思考什么是清明节的文化主题。

  清明节是节气与节日的结合,是清明节、寒食节和上巳节三大节日聚合的结果。从节气角度说,清明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春天的壮观场面已充分展开。所以,古人提醒我们,要不负春光,融入自然,和大自然一样,感受勃勃的生机。也因此才有了郊游、曲水流觞、戏水插柳。跑马放风筝等丰富的民俗活动,而这些活动哪个不让人快乐?

  而扫墓、祭奠先人,则与寒食节的主题有关。它源于古人停火的传统,以减少不良气体的伤害。后来,又融入了纪念介子推的人文情感,通过这一活动,宣传忠孝的优良传统,也让我们在祭奠先人的过程中,感恩先人,告慰先人,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因为这一习俗呼应了人们的普遍心理,所以蔚然成风,成为世代中国人的普遍遵守的习俗。就这一特殊角度,或特殊地点来说,当然不适于“快乐”。

  分析至此,快乐能不能说?何时说?大家显然已然明了。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一溯源,对于古人发明清明节的初衷,可以增进了解。在此基础上,如何有创意地过好清明节,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产生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不同过法。正是有了这么多有个性特点的不同或法,清明节才会更被大家接受、参与、理解、传承,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这一多样性,正是传承创新的意义所在。

  近些年,传统文化热回潮,引起的讨论随之增加。我不仅向大家讲清节日的主题、内涵,更要强调传统与当下、与每一个人的联系,让人民群众接受文化传统的同时,激发起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让文化的传承,变成每个人的自觉。

  今年的清明节,我利用在媒体做节目和参加社区、学校活动的机会,大力宣传清明节的文化主题,让大家进一步理解了这一传统节日的魅力。

  清明节令我感动,令我向往。从最初的参与,到今天的尝试,这也许就是清明节给予我的,继承和学习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最好契机。

  2024年4月9日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成长日记

查看更多成长日记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