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其子:76与47

作者:其子   发表于:
浏览:56次    字数:175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25篇,  月稿:0

  岳父走进病房时,太阳透过窗户正直勾勾地盯在我蜡黄的脸上。两名护士一左一右围着我,一个在做PICC维护,一个在胳膊上打针。我朝着岳父弱弱地打了声招呼,岳父点头回应。两年未见面,岳父的头发全白了,清瘦身材依旧,精神矍铄,他轻轻地放下了沉重的迷彩背包,目光落在了我光秃的头上。

  岳父是从千里之外的北方老家急急地赶来的,来的目的就是替换妻子来做陪护。年前妻子刚做完手术,正月里我又住进了医院,病人照顾病人,家人心急如焚。妻子回去上班了,我与岳父留在了医院。照顾病人,岳父可能是初次,他精心地一会问我是否要喝水,是否要吃水果,其实我满嘴的溃疡,吃什么都是一场战斗。夜晚来临,走廊里的灯熄灭了,岳父拉开了白天做椅子用的陪护床,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床?宽不过一米,长不到一米六,清瘦的岳父将身体镶进去,脚下垫张凳子。辗转反侧,听到身边小床的咯吱声,借着微弱的灯光,我看见岳父试图将胳膊寻找合适的安放位置,后来他侧着身子渐渐地睡去。因为药物的作用,我睡觉也只是后半夜的事。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时,岳父已经笑盈盈地站在病床前了。

  我的病床是在十七楼靠窗的位置,落地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外面的很多风景,远处的高层建筑,横竖交错的马路,疾驰的车辆,还有一条东西而行的河流以及两岸郁葱的树木。常常我坐起身子,岳父站在窗前,我们议论窗外的风景。一天我小憩醒来,岳父递给我一包热乎乎的千层饼,说他去了楼下,并探寻了周边的店铺,穿过马路去了我们讨论过的护城河,说河水很清,河上有两座桥,桥头有卖菜的小贩,并打听了菜的价格,比老家贵但很新鲜。我听着他的叙述,自己似乎也看到他描述的画面了。

  很多时间,岳父陪着我一边打点滴一边说话。他说我听,话题常常从他的口头禅“社会上的事”开始。所谓“社会上的事”是岳父一生的经历。岳父十七岁当兵去了西藏,从军六年从未回家探亲,期间参加了中印边境小规模之战,也结交了生死朋友,并一生相互扶持。听到西藏的故事,最为深刻的是关于西藏的葬礼,在岳父娓娓道来的叙述中,知道了火葬、天葬、水葬等几种葬礼的内容及礼制,有震撼也有敬畏。作为曾经当过兵的人,我感兴趣的是岳父那个年代的军旅生活,进藏时的驿站、木质的营房、连队的螺马、开凿隧道的艰辛,但最让我激动的是那次四天五夜,有流血有牺牲最后取得胜利的战斗细节的描述。

  作为陪护,岳父不仅仅是照顾着我每日的生活起居,更多是给我精神上鼓励和支持。现身说法,人在困境中不能放弃努力。他为了给孩子看病,住不起省城8毛钱一晚的旅社,最终在2毛钱的澡堂里过夜;用每月42.31元的工资养活着6人之家,为省车票常常爬坡翻沟骑自行车赶回家;为了改变境况,自学焊工手艺,带着焊机穿街走巷地寻生意,最后在锯条焊接技艺上精益求精,风雨四十年成为方圆百里的行业专家,也许微信网名“锯条”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岳父还用他自己曾被误判癌症的经历,来鼓励我笑对人生。我时常被岳父的经历鼓舞着,面对身体的阵痛,面对药物反应的不适,坚持着,在范医生团队一日两次的巡查和呵护中,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天天见好。

  终于可以下床了。我活动的空间从房间来到了走廊。走廊不长,也就50多米,时常早晚岳父陪着我在走廊里来回行走。走廊的东头摆放着一张皮质沙发,走着累了我们就在此歇息。沙发对面是一个落地的窗户,虽有灰尘但还清楚,能看到窗外的风景。所谓风景,是一座座在建的楼房,能听到施工时的喧嚣声。放眼再望,远处是条铁路交通线,时不时看到一趟动车或高铁快速穿过。岳父观察,那些动车有时是8节车厢,有时是16节车厢,问我原因,我答不出,猜测可能是根据客流吧。后来他又发现所有经过的动车在一座建筑物的附近减速,问我是否是车站,我回答可能是十字路口。其实我明白,我们答非所问的交谈,是想回家了,毕竟在医院已经二十多天了,在这个吃不好睡不好的环境中,谁愿意待着呢?

  听说隔壁病房里住进了一位高寿的老奶奶。我第一次看见她是在走廊里,她正扶着墙边的扶手缓慢地移步,身后跟着一位头发花白的女人。老奶奶面色红润,银丝明亮,见我看她,朝我点头微笑。后来才知道老奶奶102岁,跟在后面的是她的女儿,因为老年病是这里的常客。一天,老奶奶在走廊看到我们,开口问岳父的年龄,回答:76岁,又问我的年龄,我答:47岁。老奶奶笑着说:你们父子长得真像啊。我们笑着没有回答。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岳父 奶奶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