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罗效:也说高考

作者:土书呆子   发表于:
浏览:34次    字数:169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35篇,  月稿:5

  入党提干、参军入伍、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等等,一个个特别的日子,虽远去,却记忆犹新;虽淡忘,却铭心刻骨。宛如坐标一样耸立在人生之路;亦如绚丽的鲜花点缀着生命之树。

  高考无疑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时人们常说:一战定乾坤。因为它能决定个人的命运及未来的走向,是人生的转折点及生命长河中一个较大的“分水岭”。

  虽说人生大道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必硬挤高考这条“独木桥”,更不必削尖脑袋认死理,非走这条“窄胡同”不可。可那时,不像现在国家富强发达了,大学也早已普及了,现几年,我有些亲朋的小孩,即使考上了二本或自认为不理想的大学,也不愿去读,宁愿再复读一年,争取来年考上重点或一本。可那时高考录取率极低,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当然如果要是考上了,那怕是考上了一个专科或是一个不起眼的技校,国家全都包分配,那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也等于成了国家的人。无数农家子女寄希望于高考“跳出农门”、千万寒门子弟寄希望于高考“荣宗耀祖”、更有无数莘莘学子寄希望于高考“功成名就”。

  用古人的诗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扬”,来形容那时的高考真的是再也贴切不过。

  一场考试,就是一场“博弈”;一场高考,就是一场“博杀”。因为这不但关系到考生本人,也牵扯到家长老师等。子女考上了,做父母的就松了一口气,辛辛苦苦送儿送女读书终于熬到了头,脸上也有了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也总算实现了。同时也为母校争了光,那时学校的教学质量,多半都是按录取人数来衡量,老师的奖金职称等也与此挂钩,而且最重要的是,还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名气和声望。

  每场高考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高考是一个永远也聊不完的话题,更是有永远也说不完的故事。

  流火的季节,在烈日下,或是在暴雨中,打着雨具,守候在考场外密密麻麻的人,他们一个个比考生本人还要焦虑,还要紧张,心似乎都跳到了噪子口。一考完,就急着对题、忙着评分、帮着填报志愿。考取了的,当然是合家高兴,皆大欢喜,摆酒庆贺,奔走相告,一时名动乡里,名闻周边。也有极个别落榜生,因遭受不了落榜的打击,更因受到了冷眼和歧视,而一时想不开,鲜活的生命就那么戛然而止在如花的年龄,让家人亲友捶胸顿足悲伤不已,更是让含辛茹苦的父母饱受着漫长而又痛苦的煎熬,不免令人唏嘘,令人扼腕。刚恢复高考的那些年,每年的高考日期都是定在公历七月七日,故七月一度被称之为“灰色的七月”和“黑色的七月”。

  我的高中时期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虽然物质极度匮乏,生活条件很差,和现在根本没法相比,可是我们谁也不觉得苦,求学的时光纯真而又快乐。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一个个阳光健康,活力四射。一颗颗悸动的心,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期盼,挑灯苦读,闻鸡起舞。因我们就读的是县重点高中,师资力量及生员质量在全县都是一流的,八八年高考,大多都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也有多名同学,怀揣对军营的梦想,在高考之前,参军入伍,考上了军校,在部队升职提干的,他们都如新星般冉冉升起,同学们当中既有教授、科研人员,也有政府要员、医务人员、企业高管及作家等,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发挥着自己“光”和“热”,而今正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及“中流砥柱”。

  虽然年过半百的我们早已把“功名利禄”视作浮云,把“权力富贵”视如过客,但我们这一代不负韶光,也不负众望,青春因奋斗而出彩,理想也因拼搏而闪光!

  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更是不完美的,是有遗憾和缺憾的。对于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这句话可能会感同身受,深有体会。但是我要说:高考只是求学的必由之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高考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能左右和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社会是多元化的,是由各行各业共同组成的,“行行出状元”“门门有精英”,这些并不需要通过高考来检测和评判。

  如今,在我国早已普及了大学,大学生也早已不是什么“人中龙凤”,或者是什么“天之骄子”了。愿我们都能温和而又理性地对待高考,不要让考生们背负着太多的压力。也愿所有的人都能活得“如鱼得水”“如鸟在林”,各自普写好自己生命的华章!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周金祥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