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给“总编辑”加了双引号,是因为“总编辑”这个称谓既不是组织上正式任命,亦非群众推举产生。而是我刚入伍不久、当时连队的指导员找我谈话时,口头封与我的,且“总编辑”负责编辑的文字成果也只是连队的一块约七、八平米的黑板报。盖因如此,就给文章起了这样一个纯属自嘲的题目。
缘何能被冠以连队黑板报的“总编辑”头衔,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当兵的那个年代,部队官兵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有的战友甚至还是文盲。这种情况下,我这个高中毕业生真算得上是个小秀才了。二是自己有那么一点美术字的基础。上中学时期,正赶上文化大革命,记得当时很多课余时间都用在了书写标语、抄写大字报上了。由此也练就了一些美术字的书写技能。当时学校在我的入伍政审表上就有“该学生有写美术字特长”的推荐意见。
记得五十年前的一天,我正在操场参加队列训练,连部文书赶到操场通知我,让我立即到指导员办公室去一趟。我当时还是一个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蛋子,听说指导员要单独召见我,内心不免有些紧张,甚至还有几分惶恐。
第一次走进连首长办公室,我紧张的手都不知往哪儿放。正在伏案备政治课的指导员和蔼地连声招呼我坐下。指导员名叫吴伯贤,60年代初由江苏宜兴入伍。落座后,指导员操着一口浓重的苏南口音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小王啊!今天叫你来,是给你交个‘宁’务。”(苏南方言把“任”念成“宁”)说完,指导员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我有几分惊讶的表情接着说:“咱们连队的黑板报是一块重要的宣传阵地。去年老兵退伍后,原来负责出黑板报的老兵退伍了,今后这块阵地就交给你来负责,怎么样,有困难吗?”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我听了这番话,先是楞了一下,尔后怯生生地说:“我怕完不成任务”。指导员以信任的目光继续鼓励我:“我看了你的入伍档案材料,是个高中生,还能写点美术字,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好‘宁’(任)务。”末了,指导员起身拍着我的肩膀,带着几分幽默的口吻对我说:“今后你就是这块黑板报的总编辑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指导员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作为一名新兵的我,还能说什么呢?除了服从别无选择,“那我就试试吧”,以一句绝对算不上掷地有声、但却留有余地的表态,我带着诚惶诚恐的心情走出了连部办公室。
当晚,连队组织点名,指导员在讲完几项重要事项后,当着全连官兵还特意提及了黑板报一事。他说,“去年老兵退伍后,连队黑板报一直没有专人负责。为此党支部决定,今后连队的黑板报就由三班的王争亚负责。”此时他还不忘用玩笑的口吻强调一句:“他就相当于黑板报的总编辑,大家都要支持他的工作。”为了保证能有充足的稿源,他接着还要求,每个排都要明确一名通讯员专门负责向我提供稿件,且提供稿子的数量每周不得少于三篇。会后,他还叮嘱我当时的排长刘德华,在我出黑板报的当天,可以不参加那天的军事训练。
指导员不仅给我交任务,而且还为我完成任务创造了诸多有利的条件,感动、忐忑之余,更多的是增强了我办好黑板报的信心。点名结束后,营区的广播响起了熄灯号。躺在双人床上铺的我,毫无睡意,眼睛盯着天花板,暗自决心,不能辜负党支部的重托和全连官兵的期望,一定要把黑板报办好。
有办好连队黑板报的决心,但还必须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入伍前,自己在学校虽然也办过黑板报,但学校与部队黑板报的内容无疑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如何把黑板报办得让连队官兵爱看?对我这样一个刚入伍的新兵来说,无疑是个考验。为此,接受任务后的第二天,我即利用课余时间,把全团二十多个连队的黑板报全部观摩了一遍,观摩过程中,我对各个连队黑板报的内容安排、版面布局、美术设计均一一作了细心的揣摩和研究,由此,对连队黑板报的风格和样貌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和了解。
观摩所有连队的黑板报之后,我又与各排提供稿源的通讯员一一作了对接,希望他们能够多给我提供稿件。起初我还担心这几位战友或许不会太热心这件事,甚至出现办报面临“无米之炊”的问题。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几位战友一致表态,按照连队党支部的要求,积极支持我这个“总编辑”的工作,每周足额甚至是超额完成提供稿件的任务。
果然,未过几天,我便陆续收到了各排通讯员送来的稿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稿件,我便利用课余时间,着手开始了编辑。首先是遴选稿件,我从大家送来的稿件中挑选了数篇我自认为是质量相对较好的文章。因是第一次,为了慎重起见,我把选中的稿子专门送给指导员首先过目一遍,在得到指导员的认可后,我又在纸上以小样的形式对拟选登的文章作了布局和排版。在此基础上,利用周日的时间,我把第一期黑板报呈现在了全连官兵的面前。尽管自己的处女作肯定存在诸多不完美之处,但吴指导员还是给了我许多鼓励和肯定。
“打一仗,进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后,黑板报在我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质量不断有了提高。黑板报好看不好看,除了要有好文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版面要有美感。为此,我在这方面确实下了一些功夫。为了增强黑板报的艺术效果。我专门从新华书店购买了《美术字书写方法》一书,潜心学习琢磨并借鉴运用。为了使黑板的底色更有衬托感,我在连队司务长的支持下,又买来黑漆将黑板重新粉刷了一遍。为了增强版面的色彩,我尝试着用广告颜料和粉笔搭配书写的办法,从而使得原来色彩略显单调的版面靓丽了许多。
在办黑板报的过程中,我不仅担负写写画画的任务,自己还动手写稿。连队发生的大事、官兵中涌现的好人好事,我都及时地在这块阵地上作了宣传。对于一些质量上乘的稿子,我在登上连队黑板报上的同时,还积极地向团广播室投稿。记得其中有一次团广播室播出了一篇反映连队官兵团结的稿子引起了团宣传股报道干事的关注,经报道干事的再次采写之后,连队黑板报上的素材居然登上了当时南京军区的《人民前线》报,这对连队官兵的鼓舞和激励无疑是不言而喻的。
记得那一年的八一建军节,团里宣传股组织全团连队黑板报评比,我们连队的黑板报有幸获得了一等奖。为此连队党支部还专门给了我一个嘉奖。或许是因为连队黑板报办的不错而被团宣传股熟识的缘故,入伍第二年的下半年,我有幸被调到了团电影组里当上了一名电影放映员。由此结束了我近两年的黑板报“总编辑”的生涯。
担任连队黑板报“总编辑”近两年的时光在我军旅生涯乃至岁月人生中或许是极其短暂且微不足道的,但这一经历留给我的记忆是深刻难忘的。一块小小的黑板报,不仅锻炼提高了我的板书和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一经历使得刚刚步入军营、走向社会且涉世不深的我学会并增强了应对挑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或许这才是“总编辑”这一经历留给我终生受益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