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依惯例,万圣节前夕,也就是10月31日晚,要举行盛大的狂欢活动,在美国,万圣节是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在北美,万圣节成为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狂欢节日。
万圣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凯尔特(Celts)人,他们居住在爱尔兰、英国和法国的北部。这一天标志着农作物收获季节的结束和冬天的开始。西北欧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时间长达7个月。加上没有电灯照明,夜晚黑暗、寒冷而漫长,整个世界像死一般沉寂。这不免让人联想到死亡。而处于这一时间点的10月31日之夜,不仅处于季节变换的模糊状态,而且阴阳两界的隔离也不太清晰。传说死去的鬼魂会于此时重返阳间,对于那些孤魂野鬼们则一定要善待,否则会引来许多麻烦。于是万圣节的前夜要举行祭鬼活动,有点儿像中国人的下元节祭祖,对他们表示敬意,以求平安。同时,借此点燃篝火,进行烧烤,讨好鬼魂。
公元4世纪以后,基督教席卷欧洲,凯尔特人的传统习俗变成了异教徒的邪恶文化。教廷下决心要消灭这些异教徒的节日;他们采取移花接木的办法,把好多基督教节日嫁接在原有的民俗节日之上。最典型的就是夏至,很多人在这一天祭水祭火,祭庄稼,盼望丰收。于是教廷把基督教的圣约翰节也设在了这一天。
公元837年,教皇格里高利四世把基督教的殉道者纪念日——万圣节,正式定为11月1日,试图把凯尔特人过鬼节的习俗转变成对基督圣徒的崇拜,从此,原来的鬼节(Sanbain)改成了万圣节(Halloween)。
结果如何呢?教廷的目的并未达到,鬼节的习俗借着商业运作的推波助澜,日益兴盛,万圣节的叫法往往只在宗教场合才被提起。
19世纪90年代,鬼节习俗传入美国,因饥荒,从爱尔兰移民美国的人们成为这一习俗的传播者,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如今的鬼节(万圣节)几乎已经没有了什么宗教的色彩,成为了美国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
此时,最高兴的是孩子。他们从学校抱回南瓜,在上面雕出鬼脸。然后央求大人给他们买来黑色长袍,把自己装扮成鬼的模样,在家里跑来跑去,期盼着10月31日晚的狂欢。
到那时,小区里会举办“不招待就捣蛋”的活动,家长要陪着孩子挨门挨户去要糖果。小区里的人家,也要随时迎候上门来要糖果的孩子。这也许会让他们一晚上都不能安宁,看不成电视,也不能很好地休息。尽管如此,快乐也随之而来,因为可以看到装扮成鬼的各种模样,让人眼花缭乱,大开眼界。
这天夜晚,许多人家的装饰也各具特色。起码门口要摆一个雕刻好的南瓜,有的还要弄个稻草人来代表鬼。有的在门上钉一个骨头架子或骷髅。有的索性把自家的房子打扮成鬼屋,把门的是一只硕大的黑蜘蛛,窗户里还不时闪过蓝光的鬼火。
在商店里,各种与鬼节有关的商品应有尽有。不光是鬼节饰品专卖店,就连大型超市也是如此。包括发出鬼哭狼嚎声音的电子玩具,青面獠牙的鬼魅面具,特别是鬼节的典型用品——南瓜、玉米和糖果。
孩子们提着南瓜灯挨门挨户去讨糖果,喊着“不招待就捣蛋”。成人则涌上街头,制造快乐的恐怖气氛,装神弄鬼吓唬人。在纽约等大城市,还会有盛大的鬼节狂欢游行,那群魔乱舞的场面制造着少有的热闹。在这些队伍中,有唱有跳,还有杂耍、魔术。一些游客随时加入队伍,表演一些拿手的绝技,赢得阵阵掌声和喝彩。参加表演的人来自各地,有4万之众,而围观的人更达百万以上。
这样的狂欢游行,有时也会加入一些主题活动,如为在飓风中失去生命的亡灵招魂而举办的凤凰再生仪式等。
纵观鬼节——万圣节——鬼节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民俗文化的内在影响。万圣节之夜,孩子们提着南瓜灯挨家讨糖果,正反映了鬼节当初主持祭鬼仪式的祭司到各家索要祭品的史实。不过,当年祭司们提的是萝卜灯,掏空后里边插上蜡烛,外面刻上鬼符,又能照亮,又能增加和渲染鬼节气氛。看谁还敢不招待?“不招待就捣蛋”,人们对这样的鬼的使者,只好敬而远之,为尽可能消灾才舍财(糖)。因为美国盛产南瓜,所以南瓜最终取代了萝卜。
而把自己装扮成鬼魂,不仅可以吓唬别人,觉得好玩,而且也能吓唬鬼,把鬼吓跑了,自然也就平安了,不会来捣蛋。何况,这当中还让人们的想象力纵情发挥,依自己的理解去把鬼装扮得更加狰狞可怕。
节日是民族传统的集中表现。而且,这一传统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传统因此而被延续,时尚也因此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
如今的万圣节,虽然越来越商业化,以至于遭到很多人尤其是基督教人士的排斥,甚至在美国本土,也曾经有人否定它。罗马天主教神学家指责美国鬼节破坏了欧洲的文化品位。尽管如此,对鬼神的向往和崇拜,往往在世界上许多民族那里都可以得到印证。更何况它已然在人们心中扎了根,成为受到普遍欢迎的民俗节日。
在美国,万圣节不光标志着冬天的开始,而且它让人们有了盼头,因为休假的节日开始增多。接踵而至的是感恩节、圣诞节和元旦(新年),这让工作的压力得到缓解,带给人生活的希望。狂欢,真的可以让人暂时把一切烦恼和不快抛到脑后,获得心理上的喜悦。在这里,传统节日获得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焕发了新的活动,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