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

农村乡下忆过年

作者:唐高翔   发表于:
浏览:113次    字数:2278  手机原创
级别: 驻站作家   总稿:141篇,  月稿:10

  乡下农村忆过年

  我生长在零陵石岩头镇新塘边村一个僻远的农村,莽莽群山之下。那时农村虽然贫穷艰苦,但农村过年,总透着酽酽的亲情,寓着浓浓的年味。过年成了孩子们最大的期盼,过年成了孩子们最快乐、最激动的时光。年,萦绕着孩子们的思绪;年,驿动着孩子激动的心情。30多年已经过去,回忆起儿时农村过年虽苦犹甜的美好时光犹在心里流淌,那沉淀淀的亲情在血管里激扬。

  过了腊月就是年。12月上旬,农村的上空就有一种飘渺年味。孩子们相互遇见就说,快过年了,妈妈为我做新衣,快过年了,家里会杀年猪,那种激动和憧憬弥漫在山野田庄。

  那时大人们在为过年准备着:为孩子们添件新衣,让孩子们新年穿得漂漂亮亮;为老人打个新棉被,让老人们睡得暖暖和和。我儿时的农村苦,城里也没现成衣服卖,条件略好的是买现成的布请裁缝做做,条件更差的只有自己纺纱自家再做。一时“千家纺线、万户弹棉”成为农村过年前的最美的旋律。

  儿时的我家里穷,兄弟姐妹有6个,我们穿的新衣与村里别人的不同,我们的新年新衣是父母亲自种的棉花、母亲自个纺纱、自个织布、自个染料、自个缝成的。母亲说,这样就少了许多劳务费。

  我记得8月棉花采摘后,母亲就一一在做准备,每天夜里除棉籽、纺纱线、染布料。然后,母亲就在油灯下为我们缝制衣服。“三更灯火五更鸡”我们早已酣然入睡了,可母亲还在黄灯昏火下一针针一线线缝织着。

  为让我们过年都有新衣穿,不知母亲顶坏了多少顶针,母亲的手指流出了多少鲜血,那段时间,我们总是看到母亲的手指总是用布蒙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知,意恐迟迟归”的真谛在我母亲当中得道了最好的诠释。

  弹棉被,不是母亲能做到的,但母亲为少开工钱,自个先把棉籽去掉。在别人家一个棉被要打半天的时候,而我家一天可打三个棉被。新棉被弄好后,母亲就给爷爷、奶奶们送去,然后把爷爷奶奶的旧棉被给换过来给我们小孩盖。

  酿甜酒、打滋粑、磨豆腐、杀年猪是农村过年的妙响曲。酿甜酒,寓意来年生活甜甜美美。12月中旬就在准备,各家各户把谷用“对”(旧时为谷脱皮的工具)变成成米,然后把米煮成饭,再用自家制成的饼药好好揉合,严密封闭放在缸里,3、5天后饭就变成了甜甜的酒。初酿的酒总先送给家里的长辈品尝,长辈吃了,我们才给吃一点点,大人说,酒是款待客人的。

  打滋粑粑是好几个人才能完成的活儿,谁家打滋粑,邻居全来帮忙:抬的抬,打的打、捏的捏、印的印,是那样的和谐。农村的滋粑是靠几个人用劳力冲打出来的。

  我们乡下的农村打滋粑是把糯米放在一个大甑里蒸,待米蒸成饭后,用埽席把它舀出来,放在石制的专门用来打滋粑的坑里,由两个年轻力壮的人在坑里狠狠冲打,把饭打成团,然后用棕马线给扼出来,放在两扇门叠加起的平台面,再扭成小球发给印滋粑的人,印滋粑的人用现成的有花纹的磨子把粑印好,逐个逐个晾在簸席或筐筐上。发粑球的总选心灵手巧的姑娘和少妇,粑求捏得不均,磨子印出就不好看。打滋粑,是小孩的快乐,他们或穿行在人群中,或把粑捏成怪状奇形。大人们在善意吆喝,孩子们喜喜哈哈,乐此不疲。

  磨豆腐是一件繁杂琐碎的精细活儿,每个环节、每道工序不能马虎。磨豆腐先是把黄豆在水中侵泡,然后用磨子将其碾成豆浆,再放在大锅里煎沸,再将其打出用桶晾着,冷得差不多时,将其倒进拌有石膏的大缸里,用簸席封住,约摸20分种左右,豆浆变成了豆花再将其舀出,放在用布为底的四方箱子中,盖上盖子,再用重物压着,让豆花变成豆腐。喝豆花是件美事,谁家磨豆腐,大人小孩只要去都会有份!喝豆腐喝的是乡情,喝的是愉快,喝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希望。

  杀年猪,25、6日村头巷尾听到猪的嘶鸣。杀年猪,三个大人一人提着猪尾、两人捏着猪耳,把猪架到凳子上,“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年猪杀了,猪倒在地上,不管猪大猪小,围观人群都大呼“300斤”!家中主妇用纸钱在猪血上染染把它贴在猪栏,祈祷明年的年猪长得更大更肥。小孩子在一傍穿梭,看着大人们抓猪、杀猪、烫猪,纵然不是自家的年猪,可一个个细节都仔细的看。杀年猪的主人把亲朋好友一起接过来吃饭,美之曰“吃血汤”

  豆腐磨了,甜酒酿了、年猪杀了就等着过年,在石岩头家乡的农村过年与城内不同,大年都是年末最后一天,可小年却是大年头一天。不象城内小年是24日。过小年,女婿到娘家陪岳父母过,过大年,儿媳陪婆家父母过。

  大年注定是过年的高潮,家家户户准备好丰盛的饭菜,杀一个自家养的鸡、煎熬年猪猪脚,还从自家的田里捉一条鱼来。到约下午三点,各家就准备年夜饭了,真个是家家生火、户户冒烟,年菜的香味儿飘上九天云宵。

  大约6点,在供捧先人后家家就在门口开始发鞭爆,准备吃年夜饭了。吃年夜饭,家中的长辈是座上宾,一家人团在一起觥筹交措,把酒言欢、其乐融融,笑声、欢呼声、祝福声连成一片,汇成人间最美的交晌曲,过年变得是是那样的幸福、是那样的惬意!

  年夜饭吃了,再就是团年。团年把家里各间房屋灯火点亮,一夜不歇,厅堂燃一炉大火,把房屋照得通红,一切寓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家中主妇先是烧上上好的茶接灶神,然后计算着新年给孩子们来拜年的的花生、红薯片等礼物!孩子们和大人围在火炉边守岁年夜饭,大人给每个人发点压岁钱,守岁快守到鸡鸣五更,还不想离去。守岁就是守着岁岁平安。

  儿时农村过年,做新衣、打棉被、酿甜酒、打滋粑、磨豆腐、杀年猪、吃年夜饭、守岁,每一个情节都亲情和爱意的融合、是勤劳和智慧的交汇,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朴实和善良的回归。想起来如珠玉,念起来如蜜糖。怎不让我回想,怎不让我陶醉?(零陵唐高翔)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农村 过年 乡下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唐高翔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