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我读到一篇文章,但以记不得那篇文章的题目了,可短文的内容令我感动,也由此产生了我的所思所想。文章不长,只是讲述了一位母亲给求学归来的儿子做最爱吃的饺子,可煮熟尝后才发现饺子馅里居然忘记了加盐,面对即将进家门的儿子,母亲灵机一动,用注射器挨个给盘中的饺子加入少许盐水。……当母亲看到儿子狼吞虎咽吃的很香时,才问起儿子这次的饺子与以前是否有什么不同,儿子只是边吃边说很香很香“”,母亲才松了口气的把刚才所做的讲给儿子听……我忽然很感动,似乎并不为这位平凡母亲,而是文中的这件小事勾起了我对自己母亲在厨房忙碌的感动。
小时候,应该也有过被大人追着喂饭的经历,那记不太清了。能记起来的,是偶尔炖羊蝎子、排骨一锅鲜,或是鸡胸肉炒柿子椒,夸张的舔着骨缝、盘内空空恋恋不舍离开饭桌的样子;或是盼着过年节、或去姥姥家做好吃的,吃的大人担忧不已、肚皮鼓鼓躺在炕沿撑得起不来;但恐怕更多的则是看着不爱吃的蔬菜、窝头在饭桌上磨蹭,或是找个借口逃离母亲的视线到院子里蹲着边吃边赏给看门的小狗,稍不留神打碎了碗碟,就免不了挨一顿骂或是几巴掌了。但也许记忆最深的,还是听父母在饭桌上反复训诫、唠叨:他们的日子有多苦,除了过年过节连新鲜蔬菜都没有,每天只有土豆、白菜,更别想肉了,还生在福中不知福……那时听多了,既不太会反驳,也并没往心里去。
长大些,吃饭更是成了问题,简直是谈饭色变。十多年的寄宿生活,年年寒暑假,必定是找医生先调理脾胃不和,调好开学,放假治病,无限循环。孩子大多都难免挑食,寄宿又缺少父母的监督。早饭我不爱吃煮老了的鸡蛋,也不爱吃各种面疙瘩似的小包子,更不爱喝那滚烫稀汤寡水的米粥,早饭便几乎都是周末返校时带回学校的牛奶、燕麦、小面包,吃到最后,也变成了饿了就吃,不饿就算了。午饭和晚饭,顿顿是米饭,虽有两三个菜可选,大锅饭本就味道欠佳,类似大锅水煮菜,好吃的又被先到的人一抢而光,除非你开饭前二十分钟就去站队。我从小学就要利用课余时间练琴,所以既没时间排队,也对饭没多大兴趣。因此时间长了,有时是一天两顿饭,有时是一天一顿饭,甚至两天一顿饭,脾胃不出问题才怪呢,终于某次三天一顿饭饿的晕倒了,从上下床的上层摔了下去,被父母接回了家……那时大家都是寄宿生,初中生的饭桌上无需老师的关心与督促,更无从体会与懂得父母的担心,只觉周末家中的饭菜格外喷香,连个面饼都吃的津津有味,那时却不知是母亲挖空心思做我爱吃的只为给我补充营养。
终于读了大学,实现了饭菜自由的愿望,却又精打细算不舍得跟风定外卖,只是去食堂挑选相对爱吃又便宜的饭菜,或是一顿外卖两顿吃,仍然是吃不出什么香味。
……
很多年后,结束了十六年的寄宿生活,我也在母亲的爱与担忧中健康长大了。一直以来只想到在信息时代下,有了各种类似下厨房的助手软件,母亲的饭菜是越做越香,足以抵挡住外卖的诱惑,那种独有的偏爱勾引着我的肠胃与回家的脚步。直至当我读到那篇文章,才豁然懂得,那是无可替代的亲情爱,是母亲给予子女最平凡的爱。一年365日,日夜往复,那成千上万顿是否合胃口、热乎乎的饭菜,足以暖化了我的心,暖化了我们做儿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