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刘春龙——醉美四月槐花香

作者:刘春龙   发表于:
浏览:46次    字数:165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7篇,  月稿:0

  醉美四月槐花香,春深人间万物新。晴朗的周末,我和爱人驱车前往苏村塬采摘槐花。雨后初晴,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沿途芬芳的槐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一颗颗挺拔的槐树,或生长在山头,或生长在半塬,或生长在崖畔,或生长在沟底......它们不择土壤,不厌环境,顽强地生长着,颗颗枝繁叶茂,满目翠绿。苍虬的枝干、新发的嫩枝,一串串的槐花如同飞蝶展翅般的挂满枝头,点缀在茂密的绿叶之间,繁得热闹,白的无暇;在微风吹拂下,到处荡漾着扑鼻的馨香。芬芳百里,醉倒千万家。放眼望去,仿佛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槐树常植于屋边、路旁,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主要分布在北方,以黄土高原和东北、华北平原为多,一般在每年4、5月开花,花期一般为10-15天左右。日本、朝鲜及越南亦有分布。树木多以水土保持林、防护林、薪炭林、矿柱林应用为主。

  槐花,又名洋槐花,一般将开放的花朵称为“槐花”、“槐蕊”,花蕾则称为“槐米”。槐花味苦,性平,无毒,具有清热、凉血、止血、降压等功效,还具有抗炎、消水肿、抗溃疡、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抗菌、预防中风等药用作用。

  槐花可以用于制作槐花荆芥饮、槐菊茶、大黄槐花蜜饮、马齿苋槐花粥、地榆槐花蜜饮、两地槐花粥、槐花清蒸鱼等。

  槐花可还制成槐花饭、槐花包子、槐花饺子、槐花煎饼、槐花炒鸡蛋、槐花粥等。在春夏之际,槐花是当地人的特色美食。但是紫色槐花和紫絮槐上结的槐花一般可观赏,不能食用。2020年春节,因疫情滞留武汉期间,爱人烙的槐花饼成为全家的“香饽饽”,帮助我们度过了难忘而艰辛的疫情生活。

  槐花还有美好的文化寓意。俗语说“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槐花是一种吉祥物的象征,古人们用来祈求安家保宅,多福多寿;槐花还有象征爱情及祈福生子等寓意,槐花还是公卿的象征。《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面三槐,三公位焉。”旧传,周代宫廷外种有九棵棘树、三棵槐树,作为九卿三公朝见天子时站位的标志。后世常用“九棘三槐”作为咏九卿三公的典故。唐代·窦巩《奉使蓟门》“自从身属富人侯,蝉噪槐花已四秋。今日一茎新白发,懒骑官马到幽州。”即描写了诗人到幽州任职的喜悦之情。

  古人歌咏槐花的诗词很多,表达了不同的心境。如宋代·苏轼《槐花》“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描写了桃花芬芳四溢的初夏盛景,给予槐花极高的评价。唐代·许浑《夏日寄江上亲友》“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嘒嘒落槐花。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描写了一个困顿的旅行者看到槐花的喜悦之情。唐代·白居易《夏夜宿直》“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描写了大诗人对槐花的赞誉之情。唐代· 李中《夕阳》“影未沈山水面红,遥天雨过促征鸿。魂销举子不回首,闲照槐花驿路中。”描写了槐花不离不弃,对落魄举子的默默陪伴。唐代·赵嘏《宣州送判官》“来时健笔佐嫖姚,去折槐花度野桥。谁见尊前此惆怅,一声歌尽路迢迢。”描述了折洁白芬芳的槐花赠送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宋代·杨万里《直宿南宫》“独直南宫午独吟,祥云淡淡竹阴阴。小风慢落鹅黄雪,看到槐花一寸深。”描写了诗人看到月缺花残的槐花的伤感之情。宋代·刘辰翁《金缕曲·乡校张灯,赋者迫和,勉强趋韵》“千蜂万蝶春为主。怅何人、老忆江南,北朝开府。”描写了心忧时局的爱国人士的悲苦心情。宋代·梅尧臣《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退朝侧帽惊时晚,近树闻香暗咏闲。新雨贾生车喜出,旧年潘岳鬓添斑。”描写了一位老者看到盛开的槐花,对韶光易逝、岁月如梭的感慨......

  槐树不择土壤,不惧严寒酷暑,顽强生长的精神;槐花不畏山高谷深,怡然盛开,芬芳四溢的情景,不正是美丽中国的缩影吗?“幽兰生山谷,本自无人知.只因馨香重,求者遍山隅。”陈毅元帅的这首诗,虽然是对兰花的赞誉,但是用于歌咏槐花也是很贴切的。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只要我们扎根中国土壤,彰显文化自信,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埋头苦干、发愤图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一定会绽放美丽的花朵,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梁华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