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陈永兵:儿时的舌尖美味

作者:萝卜头   发表于:
浏览:18次    字数:1650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84篇,  月稿:0

  家乡舒城,古称“龙舒”,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自然的馈赠与勤劳的耕耘相互交融,酝酿出独特的舌尖上的美味。

  “桃溪瓦罐汤,江南江北香。”位于丰乐河畔的舒城桃溪镇,206国道穿境而过,南来北往的司机师傅都爱在这里歇脚用餐。在桃溪美食一条街,一罐热汤、一份小炒,一碟卤菜,就能吃饱喝足。凡是在“桃溪美食一条街”吃过饭的人,都会被这里物美价廉、色香俱全的地道土菜所吸引,尤其是桃溪瓦罐汤,有排骨瓦罐汤、猪肚瓦罐汤、麻鸭瓦罐汤等,异常鲜美,香飘千里。

  提到卤菜,不得不说说家乡舒城的卤水拼盘。卤水拼盘中一般有猪蹄、猪大肠、仔鹅、鹅胗等。据说,宋朝画家李公麟在今舒城县春秋山读书堂学习。有次,李公麟的江南好友来探望他,但因家中无好酒好菜待客。李母急中生智,将家中仅有的几种肉类一并倒入锅中,与八角、桂皮等香料同煮,拼在一起来招待李公麟的朋友。客人品尝后,逢人便夸,左邻右舍纷纷效仿,至今流传。舒城的豆皮圆子相传也是李公麟为款待友人所做的一道菜肴。李公麟晚年归隐舒城龙眠山庄,好友苏轼、黄庭坚及苏辙前来拜访。李公麟做了“豆皮圆子”,寓意“圆圆满满”。美好的寓意让这道菜深受家乡人喜爱,逢年过节家庭团聚或是家中办喜事,豆皮圆子都是必备的菜肴。

  在宋朝《东京梦华录》中,介绍过一种饱含胶质的汤汁凝结成的冻,这就是舒城人特别喜爱的“冻骨”。将猪蹄放入调料煮熟,再放入咸爪、咸翅膀、.干黄豆同煮,利用隔夜自然温冷冻或放冰箱冷冻。做好的“冻骨”上席,冰凉的胶冻入口滑润,凝结的汤冻将黄豆、猪蹄、咸爪、咸翅膀连在一起,入口即化,异常鲜美。还有人将各色杂鱼,熬后冷冻,做成鲜美入口的冻鱼。

  每年的三月初三,在家乡舒城一带有吃蒿子粑粑的传统习俗。蒿子,又叫蒿草,入春后,生长于低岗野地。采摘后捣碎、浸泡、去汁、揪干,然后用米粉加水拌和,也可加腊肉等佐料,做成的圆粑粑就是蒿子粑粑。将做好的蒿子粑粑用蒸笼蒸,也可蒸熟后再在铁锅里用油将两面煎炸至金黄色,达到外酥里软,口味更佳。因这种粑粑带有蒿叶的清香,鲜香可口,是家乡舒城最有特色的地方小吃。

  每年九月至十月,是玉米成熟收获的季节,那颗颗饱满、透亮金黄的玉米粒,被家乡人称之为“六谷锤子”,简称“六谷”,意思是玉米为五谷之外的第六谷。用玉米面做成的粑粑香味浓郁,如果在粑粑中间装入咸菜、香干或雪里蕻等佐料,再放入锅中炕至两面金黄色,更是酥脆焦香,味美异常。

  在那个不富足的年代,对于舒城人而言,肉臊面是家里有喜事时才能上的一道美味主食,它承载着老一辈舒城人的美好记忆。而今,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肉臊面不仅走进平常百姓家的餐桌,更成为舒城大街小巷面馆的主打食品。在舒城,肉臊面的用面,多采用县内张母桥镇产的手工挂面,口味略咸,口感柔韧。做肉臊面时,将土鸡蛋摊制的蛋皮,切成条状,撒在挂面上,再浇上一勺有新鲜瘦肉丝、白干丝、葱花、骨头汤等一起调好的肉臊子,肉香诱人,吃起来有滋有味。

  家乡舒城人特别爱吃的又一道主食,便是“挂面头馇馇饭”。儿时,外婆常把剩饭、剩菜放在一起煮成汤饭,有时放些“挂面头”或碎挂面,供我做早饭,用咸香滋味开启新的一天。

  如今,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裕了,用张母桥挂面头、青菜、鲜肉绞碎做成的“挂面头馇馇饭”,继承了传统“馇馇饭”的做法,又在营养味道上有了进一步提升,是深受年青人喜爱的一道美食。

  此外,家乡舒城的“碟子酒”也久负盛名,一般有十二至十六道菜品:耳锅千张锅、香菜拌花生米、干拌胡萝卜丝、卤咸鹅胗鹅肠鹅爪或鸭爪、卤咸猪耳皮猪手肥肠、菜香卤元宝、咸鸭蛋、豆皮老锅鸡汤、香辣咸猪肝等。菜品一般用碟子上桌,每道菜品都有美好的寓意,如元宝象征“圆圆满满”;鹅肠象征“长长久久”;猪手象征“招财进宝”等。“碟子酒”是家乡逢年过节时招待亲朋好友或家庭团聚时享用的早餐酒席。

  成年后,当兵、做公务员,我辗转国内很多地方,但是,儿时舌尖上的这些美味,却始终没有忘怀,它们用鲜活的烟火气息,温暖着我的灵魂。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