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再去峒山看看,却一直因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没能成行。昨天,在葛昭良老师编著的《毛泽东的调研视察足迹(1949—1976)》首发式结束后,终于如愿与鄂州市作协的文友们一起重游了峒山。
峒山村位于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东北部,远远望去像一只侧卧在湖面的大船。清代《武昌县志》记载:“峒山原名桐山,在县西南五十里,突起樊湖中”。因为山上长满了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的梧桐树,百鸟争相来此栖息,故名桐山。
峒山是一个由湖田垦殖而来的村落。全村有6个自然湾,11个村民小组,968户,4098人。除几户杂姓外,其余皆为陈姓。据峒山陈氏《义门宗谱》记载,其祖籍是现在的江西上饶市余干县人。元末明初,始祖陈受二公为躲兵灾战乱,携家带口,由水上漂泊至此,择山而居,世代以捕鱼为生,直至20世纪50年代,峒山村围湖造田,才开始从事农业。
峒山村以前是一个独立的小渔村,隶属武昌县神山乡行政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峒山组建了渔业大队,隶属鄂城县渔政科管辖。1957年10月,指挥部召开围湖垦荒动员大会,会上提出三项水利工程任务:疏通夏沟港,疏通薛家沟,堵死南塘口。1958年2月,经湖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正式建立湖北省国营鸭儿湖农场。1960年,峒山划归为东港人民公社。1966年,从东港公社分割出来,新成立了咸宁地区国营长港农场峒山分场,一直到2004年撤销了长港农场,成立长港镇,设立峒山村。
岁月沧桑,光阴荏苒。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峒山,提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殷殷嘱托。十一年来,峒山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党员干部白天到田间地头宣传政策,晚上走进农家小院,找群众谈心、听意见。他们与村民一起开展脱贫攻坚,防返贫监测;一起整治撂荒地,复垦复种;一起清理淤泥,疏浚港渠,灌溉田地;一起防疫防汛,抗旱抗灾;一起捡垃圾,扫街巷,清洁家园,建设美丽乡村。他们修路、架桥、建文化广场、植树种花、改造塘堰、建污水化粪池、搞厕所革命、上门调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等等,贴心地帮群众解决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和心中的烦心事。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的主动腾让房屋,有的自掏腰包,与村干部一起商量筹建湾组议事屋,还把古树、老房子保护了起来,建立了古村落保护区,并建起了“二月兰广场”“峒山村史馆”“峒山乡愁书屋”,还有“峒山乡愁学堂”“乡愁园”和“红色步道”等乡村景观。
尤其是近年来,村干部主动到江浙等地学习乡村先进发展经验,并拜访邀请在外面的能人回乡出谋划策。他们成立了乡村振兴党建发展联盟,因地制宜先后引进万亩湘莲基地、万亩武昌鱼基地、百亩樱花园等生态农业项目,推行“虾莲混养”、“虾稻混养”健康无污染的种养殖模式,实现了“秸秆回收”和污水管网的“净化处理”。峒山稻米、莲心茶、荷叶茶等土特产,已然成了峒山响亮的农产品品牌。不少外地能人和本地能人到峒山投资创业,他们建起了荷香园、葡萄园、水杉林、彩色步道、栖客基地等,打造出多个集民宿、观光、采摘等为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
如今,不仅来峒山村投资创业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返乡就业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他们在村门口找了工作,腰包也越来越鼓。家家户户盖起了敞亮的楼房,庭院干净整洁,花草四季飘香。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等这些曾让农民们羡慕城里人的出门代步工具,也陆陆续续地开进了村民的小院。
如今,峒山作为游子心中的故乡,已不再是那一枚小小的船票,也不是那一张张挤破头才能买到的火车票。昔日,那个世代靠着渔樵耕读过着安静日子的小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首批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峒山成了鄂州市一张响亮的名片。从中央到地方,各大省、市媒体、乡村代表、企业团体等争相前来采访报道、调研。一批又一批游客从全国各地纷纷前来打卡。他们有的来学习经验,有的来观光游览,有的来休闲渡假,有的来写生画画找创作灵感,有的来体验生活,还有的在这里落户,成了峒山村的新村民。今天的峒山,已经成了诗人笔下的诗和远方。优良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村民的“幸福不动产”,乡村变成了景区,乡愁变成了乡恋。
金秋十月,微风轻拂。放眼望去,地处九十里长港之滨的峒山村,湖田阡陌纵横,碧波荡漾。村居青瓦白墙,屋舍俨然。湖畔,那激情燃烧岁月中承载了一代人难忘记忆的农场,水稻飘香,菱荷满塘。你看,村民正摇着小船从湖中采菱捕鱼满载而归......
青山绿水,渔舟唱晚。如今的峒山,一切是依然那样的古朴而又宁静。这不正是诗人阎尔梅在诗中所描绘的峒山美丽景致么:“山边秋水荻边声,烟雨轻绡四望虚。一握小船来去稳,半舱菱角半舱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