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苗乡纪行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65次    字数:3926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9篇,  月稿:0

  (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每次迈入苗乡,我宛如到了世外桃源,又恰似走进人间天堂,看到的、听到的,无不让我心潮澎湃、心花怒放......

  早在1990年,我就去镇巴县青水苗区做电视采访,报道当时在青水区仁和乡政府召开的镇巴县第一届苗民代表大会。之后这些年,我前前后后十多次前往青水镇苗乡采访、调研、开展工作、游玩。

  一碗迎门酒、一首敬酒歌、一排长桌宴、一曲竹竿舞,热情好客的镇巴青水苗民会以最高特殊的礼仪方式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清晨,穿过陕西镇巴县城苗乡广场,沿熙熙攘攘的苗乡大道攀爬近千米,便登上了黑虎梁西北苗族风情谷观景坛。此时,雕塑苗女“苗家美酒迎客人”悄然飘入我的眼帘,令人颇感鲜奇,而这只是苗族风情谷众多风景中一处景观而已。继续前行,屹立在黑虎梁眺望,娇媚的黑虎梁与安垭梁遥相呼应,宛如一对恋人,又恰似一对夫妻。

  苗族风情谷尽管不是特别庞大,覆盖二百七十余公顷,但却花草遍野,林木葱茏,尤其到了冬季,黑虎梁上的红叶铺天盖地,让人称奇叫绝,穿行林中,真忍不住想采集几片红叶留作纪念……

  又一日,我从柳林沟出发,自苗民风情谷主入口而上,具有苗族风情的枫谷桥、叠水景观、众多奇异的景观栩栩如生,一幅幅美景不时飘入眼帘,着实让人惊叹心服,山顶谷下,不光有云雾缭绕的四峰五谷奇观,而且还有风味独特的生态农庄、郁郁葱葱的茶园风光、独具特色的苗家刺绣。然而,更有宏伟壮观的黑虎楼,尽管苗族风情谷尚未完全建成,可行走其中,目睹茂密的各类林木、五彩缤纷的花草、风格迥异的楼阁,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让人目不暇接、欣然陶醉、流连忘返。每日,熙熙攘攘的游人纷至沓来,热闹非凡,好不让人渴望羡慕。而最令人憧憬的莫过于紧紧相连接的苗乡广场,每逢清晨与傍晚,这里人山人海、如诗似画,人流、歌声、舞曲、音乐声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了一片欢乐无限的海洋。

  站在黑虎梁山顶眺望,镇巴山城恰似一条缓缓行进的船,一头望着汉中,一头翘首四川。悠悠流淌的泾洋河,把县城一分为二,河的两岸,蓝天白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与苗族风情谷形成了别样的山水风景画。每到清晨攀登黑虎梁,薄薄的晨雾缠绕墨绿的山林,颇有几份虚无缥缈、如痴似梦的感觉。

  雄伟壮观的黑虎楼是苗族风情谷一处重点景观。白天,在阳光的照耀下,她亭亭玉立;夜晚,在亮化灯的映衬下,她光彩夺人,金碧辉煌,酷似含蓄害羞的少女。每当夜幕降临,站在县城体育场观望黑虎楼,她显得更加威武宏大、璀璨诱人。

  离开县城,从镇巴出发,北行五十余公里,就到了地域辽阔、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空气清新的青水镇苗乡。青水以北再无苗乡,她是中国最北的苗乡,也是西北最大的苗族聚居地,那里的苗民是在清朝雍正年间从贵州遵义府迁徙于此。现今,镇巴县青水镇有苗民178户,769人,其中仅朱家岭村就有苗民83户,332人。他们依然保留着丰富的苗族传统文化特色,比如苗族蜡染、苗族刺绣、苗族银饰、苗族饮食、苗族文化、苗族医药、苗族风俗习惯。

  去青水镇苗乡做客,主人很是热情厚道,会将香喷喷的腊肉、竹笋、土鸡、羊肉、自家烤制的包谷酒端上来,陪你食饱饮足,席间,苗族姑娘还会为你敬迎门酒、唱山歌,跳竹竿舞。每到逢年过节,当地还会举办篝火晚会,如果去了,那真会让你大饱眼福、口福。

  (二)

  傍晚,苗乡篝火晚会的熊熊火苗,悄悄地染红了镇巴县青水镇苗汉幸福广场美丽的夜空。少男少女们,穿着五彩缤纷的苗族服饰,手牵着手,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尽情跳唱,一曲曲苗汉歌舞交替上演。镇巴县文工团也拿出精湛节目,前去助阵,欢聚一堂,轮番登场,让篝火晚会锦上添花,高潮迭起,分外妖娆。昔日的“世外桃源”,顷刻间成了一片欢乐无限的海洋。

  人山人海,只见苗家姑娘们,为远道而来的宾客献上热乎乎,香喷喷的烤全羊,敬上苗家人自制的竹酒,让你吃饱饮足。期间,苗家姑娘小伙会邀请你一起,围绕红彤彤的篝火唱歌跳舞,共同享誉美好的时光。

  镇巴县青水镇已举办了五届苗乡篝火晚会,我有幸应邀参加过两次,每次前往,看到的,听到的苗乡篝火晚会,颇有新意,与众不同,让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

  一首首歌曲、一首首舞曲、一批批游人,交织在一起,高潮四起,让美丽迷人的镇巴青水夜晚仿佛成了沸腾的人间天堂。

  时光流逝,几个小时的青水苗乡篝火晚会徐徐落幕,然而,心潮澎湃的人们却久久地不愿离去......

  青水苗乡篝火晚会不仅仅彰显了苗族的居住环境、饮食文化、历史变迁,而且更强有力地展示了苗汉同胞心手相牵,荣辱与共的民族情感。

  去镇巴县青水镇苗乡,倘若仅仅看一看篝火晚会,那显然还是不够尽兴的。盛大节日,如果你到了青水镇,你会享受到另一番礼遇,一碗迎门酒、一首敬酒歌、一桌长桌宴、一曲竹竿舞,热情淳朴的镇巴青水苗民会以最高特殊的礼仪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我每次去青水苗乡,都感别有情趣,热情好客的主人会将香喷喷的腊肉、竹笋、土鸡、羊肉、自家烤制的包酒一一端上来,用土碗先敬你三碗包谷酒,然后,再以次打通关,当然,每一碗酒都很少,你也不必生怕。主人一杯接一杯把酒敬上,陪你食饱饮足。

  竹竿舞又称竹杠舞,跳竹竿舞习俗从古至今原本属于壮族、黎族所有,但后来,苗族也纷纷跳起竹竿舞,并成为习俗。今天的镇巴县青水苗乡,倘若有重要节日,重要活动总免不了要跳竹竿舞,以此迎接远方来了的客人。

  漫步青水镇,镇巴苗族文化陈列馆、苗汉幸福广场、苗族风情迎客门、风雨廊桥、苗乡游客接待中心、苗族酒店农家乐、风格迥异的苗寨风情建筑集群、白天河风景区美丽的景色、悄然映入眼帘。欣然踏入苗乡,喝迎门酒、跳竹竿舞、品长桌宴,感受豪迈爽朗苗家人的风土人情,岂不令人心花怒放,兴奋不已。2021年4月,青水镇又建成了苗乡游客接待中心,让人更加温馨舒畅,方便快捷。

  长桌宴是苗寨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有几千年的历史。镇巴长桌宴通常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左边是主人座位,右边是客人座位,主客相对,敬酒劝饮并对酒高歌。凡遇重大节日,客人众多,主人就会摆上长桌宴,客人开心,食饱饮足,主人乐意,寓意着家兴牲旺、风调雨顺、平平安安、多子多福。

  镇巴苗家菜跟镇巴人的性格一样豪爽热情,大块的镇巴腊肉,天然绿色山野菜,干炸土豆条、米粉肉、腊猪蹄、煲萝卜,乡土气息十足,恰似镇巴苗族人简单纯朴,热情厚道的性格一般。

  酒过三巡,身着盛装的苗家阿妹端着自酿的米酒开始向每位游客敬酒,她们唱着苗寨特有敬酒歌、“这里是苗寨,没有好酒菜,只有淡淡的米酒,等着客人来,一杯又一杯.......”苗家姑娘温柔动听的劝酒歌,走到你面前,直到你喝的真正领教苗家人的热情为止。听当地人讲,这样喝酒的方式叫做“细水长流”,是镇巴苗族风情的一种待客习俗。

  远方的朋友,假如你想感受美丽苗乡的风土人情,那你就去镇巴青水苗乡转一转、看一看、瞧一瞧,喝一喝那里的迎门酒、听一听那里的敬酒歌、尝一尝那里的长桌宴、跳一跳那里的竹竿舞......

  (三)

  每次,客人刚刚抵达镇巴县青水镇苗家客栈,就会遇见几位身着盛装的苗家女,端着美酒拦在了路上,这是苗家一种特有的迎客方式,叫作“拦门酒”,前往青水镇的游客,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苗家人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客人们每人都要喝一碗、二碗,三碗或者一口、二口、三口酒才能进入寨子,当然,碗不大酒也不多。“拦门酒”,表达着苗家人的心诚,像酒一样浓烈,像酒一样清纯。对于拦门酒”,客人喝得越多,苗家人心里越是高兴,认为这是敬重和看得起苗家人。

  喝罢“拦门酒”,苗民陪着远到而来的客人吃午饭,镇巴腊肉、天麻土鸡、麻辣羊肉、洋芋饼......一道道美味佳肴端上桌来,瞬间令人胃口大开。而更让人眼界大开的是,苗家那被称作“高山流水”的喝酒方式,只见六个苗家女依次排开,呈高低错落状,最前面一个人手里端着碗,其后面五个人都端着酒,倒酒时由后面向前流淌,就像“高山流水”一般。苗家女一边唱歌,一边不停地给游客倒酒。如此阵势,有未能把持住的,当场也就自然而然有些醉意了。

  昔日,镇巴县青水镇的苗民缺东少西,日子过得较为清苦。而今,在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帮扶下,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畜两旺、丰衣足食、公路四通八达、进出方便快捷、不愁吃、不愁穿、有钱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之前,镇巴县青水镇朱家岭苗民新村已被国家民委、财政部联合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在镇巴,听镇巴苗乡独特的民歌、看苗乡风情万种的景观、逛魅力无穷的天坑群、品尝苗乡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领悟苗乡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内涵,会使你受益匪浅,其乐融融。

  行走在分外妖娆的镇巴青水苗乡,颇感独具魅力风韵,让我心旷神怡,久久难以忘怀!倘若你到了镇巴,如不去喝一喝“拦门酒”、听一听敬酒歌、品一品长桌宴、跳一跳竹竿舞、尝一尝苗乡农家美味佳肴,那么,真还是一件遗憾之事!

  太阳渐渐西去,就要离开苗乡了,我回目眺望,苗乡是一个令人憧憬的地方......

  作者,张瑞清,相继在陕西《汉中日报》社、汉中电视台、镇巴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公开出版《爱的序曲》《我不想说》等4部文学专著,其中两部文学专著荣获全国银奖和优秀奖;600余篇文学作品相继在《陕西日报》《中国作家》《人民日报》等中省市报刊发表,58件文学作品获奖,其中散文《忆母亲》荣获全国金奖、诗歌《神州大地神采飞扬》荣获全国特等奖、小说《姐妹》荣获全国银奖、报告文学《李元福和五位孤残老人》荣获全国二等奖;为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汉中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在2005年8月,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等9家单位联合授予“全国百佳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称号。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苗乡 张瑞清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