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不仅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毛泽东性格、修养、为人处世的一个很大的转变,使他真正开始成为一位伟大的领袖。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这个人呀,40岁以前肝火大,动不动就发脾气,总觉得真理、正义在自己手里,得罪了不少人。”
确实如此,毛泽东从小就性格强硬,喜欢用斗争来解决问题,比如他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就非常紧张,有一次甚至以跳河相逼,让父亲同意了不再打他,也让他懂得了只有敢于斗争,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权益。
倔强刚强的性格在铸就毛泽东“富有自信力不可屈辱”的气魄的同时,也使得他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缺点开始显露。他在1921年给友人的信中认为,“我平日态度不对,向人总是龂龂,讨人嫌恶”,“论理执极端,论人喜苛评”,这是自己“一最大缺点”。当时,毛泽东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却很难改正。他说:“天下惟至柔者至刚,久知此理,而自己没有这等本领,故明知故犯,不惜反其道而行之,思之悚栗!”
毛泽东参加革命后,经常遭到排挤,好几次都被挤出决策层,这里面固然有“左”倾教条主义“顺我则昌,逆我则亡”等原因,但毛泽东过于强硬的性格,也确实得罪了不少人,让很多人都对他敬而远之。
即使是“肚量大如海”的朱德,也与毛泽东发生过几次矛盾,甚至愤怒地说:“都是你对!别人都不对!”
连毛泽东的亲弟弟毛泽覃,也对哥哥的这种性格非常抵触,有一次红军开会时,因为毛泽覃不同意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气得要打他,毛泽覃就顶撞他说:“你在家里可以打我,在红军中你没有权力打我!我坚决反对你的这种家长作风!”
这个时期的毛泽东,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大家的排挤,表现得很愤怒,你们不欢迎我,我就走,看看最后是谁对谁错!
在1929年6月22日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原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毅当选为前委书记,毛泽东却落选了。在红四军七大《决议案》中,尖锐地指出了毛泽东的七项缺点:如英雄主义;固执己见;过分自信;不接受批评;工作态度不好等, “因有以上之错误,使同志们怕说话,造成个人信仰,使小团体观念加重。”所以,大会决定给予毛泽东严重警告处分。
毛泽东每次被排挤,都会隐居起来,谁也不见。
那么毛泽东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呢?就是在他40岁左右。
毛泽东40岁左右时,正是中央红军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这个时候的毛泽东已经被孤立了,不允许他参与红军的军事指挥,结果,红军在李德、博古的瞎指挥下,遭到了空前的惨败,不得不开始长征。
或许正是这次巨大的失败,让毛泽东不得不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问题:自己受到排挤是小事,让党和红军遭到如此惨败,却是不可原谅的,自己要想重新上台,就必须要改变过于强硬的性格,善于团结大多数人,才能赢得大家的支持。
所以,毛泽东主动要求与张闻天、王稼祥一起长征,这两人当时都是位高权重的人物,而且都是留苏派的代表人物,只要能取得他们两人的支持,就成功了一半。
那段时间,毛泽东每天都主动与张闻天、王稼祥交流,讨论革命的得失、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以极大的诚意说服了这两位重要人物,让他们在遵义会议上投下了关键的两票。
从那以后,毛主席就更加注意改变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热情、虚心、周到,更加善于团结大多数同志了。
对毛泽东的这个变化,贺子珍的感触是非常深的,后来说:“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以后,有很大的变化,他更加沉着、练达,思想更加缜密、周到,特别是更善于团结人了。"毛泽东也深有感触地说,什么事都要有个大多数啊。
经过长时间的痛苦淬炼,毛泽东“性情急躁、作风生硬”的性格慢慢发生了变化。虽然此后有时批评人依然严厉,但总体上说,他的脾气开始注意收敛,批评也变得更加注意方式方法,逐渐变得“练达”起来。”
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上,有人对毛泽东提出的军队开赴抗日前线后应以“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为中心的作战原则提出不同意见,但当时由于时间原因无法充分讨论。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并没有表现出像往常一样的生硬作风,而是会后通过电报与在外地的其他领导人不断沟通,进行耐心地解释和说服,在实践的推动下,慢慢达成了一致。
1940年12月,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苏维埃后期的错误“实际上是路线错误”,会上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毛泽东也没有坚持,并且在随后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时局与政策的指示中没有用路线错误的字眼。此后通过编辑党的历史文献,特别是《六大以来》一书的编辑出版,多数领导同志才认识到苏维埃后期的确存在路线错误。毛泽东后来曾说:“像路线这样的思想问题,短期是不能解决的,要很长时间,要用很科学的很有说服力的语言才能说服人,单单大喊大叫‘打倒’是不行的。”
1936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给正在山西等地做统战工作的彭雪枫的信中提到,“在外间交接,态度务须诚恳”。彭雪枫也曾提到:“我始终没有忘记过一次毛主席在我外出进行统战工作时临别叮嘱的一句话:‘对人诚恳是不会失败的!’”
来到西柏坡的时候,那里的很多商家小店都关了门,因为他们听说共产党是资本家的死对头,为了不让自己惹火上身,只好早早的将自己的商铺给关了,后来都过了一个月了,这里的商家终于都开了。毛泽东突然间有点饿了,就背着自己手下的士兵,偷偷溜了出去,在外面买了一碗面,吃饱了后准备付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有带现金,店主就在那一直骂着毛泽东
一个党的最高领袖,怎么能忍受得了这种对待,但是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竟然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还感觉很愧疚,就一直待在那,沉默着不说话,一直等到周恩来送钱来了。周恩来和毛泽东就一起向这个店家道了歉,后来,毛泽东还命人带了一篮子的鸡蛋送给这个店家,这个店家知道了上次在他这吃面还被他骂了一通的人,竟然是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也是人人敬佩人人崇拜的毛泽东,也感到很羞愧,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
1938年1月,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梁漱溟去延安拜访毛泽东,两人进行了彻夜长谈,毛泽东的风度让梁漱溟佩服之至,后来感慨地说:“现在回想起那场争论,使我终生难忘的是毛泽东作为政治家的风貌和气度。他披着一件皮袍子,有时踱步,有时坐下,有时在床上一躺,十分轻松自如,从容不迫。他不动气,不强辩,说话幽默,常有出人意料的妙语;明明是各不相让的争论,却使你心情舒坦,如老友交谈。”
1940年,师哲曾对毛泽东说:“主席,我很佩服你的沉着冷静,有涵养,不发大脾气。”毛泽东说:“我不是不生气,有时几乎气炸了肺。但我知道应该尽量克制容忍,勿现于辞色。”
由此看出,遵义会议后的毛泽东脾气个性、处事方式的变化。总体上看,这一变化表现在,在坚定的原则性下,毛泽东一贯严谨精细的作风变得更具亲和性,处事待人更加周密练达,批评人更加注重方式方法。
其实,这也是很多有能力的人的共同经历,年轻时恃才傲物,唯我独尊,自以为掌握了真理,不允许别人提反对意见,结果得罪了很多人,也受了不少罪,直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后,才开始有意识地做出改变,学会了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团结起来大多数人,这才真正成为一位伟大的领袖。(参考资料:《毛泽东传》《毛泽东珍闻录》《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2023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