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

海军上将的姻缘(01)

作者:小亮   发表于:
浏览:24次    字数:370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4篇,  月稿:54

  陆迪伦,苏振华的未亡人,普通一兵;而苏振华,海军上将,有一长串显赫的职务:中共中央第十届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海军第一政治委员兼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叫‘爱人’最贴切,称‘夫人’太生分。”

  陆迪伦不喜欢因丈夫的显赫职位被称为夫人,多次说过这样的话:“从延安时延续下来的‘爱人’称呼最贴切,叫‘夫人’太生分,太矫情!哪怕按照习惯叫‘老婆’‘老伴’,也体现了夫妻一体的亲密无间。”事实上,从1959年结婚到苏振华1979年去世,她一直以“政委”称呼他,尽管苏振华无数次纠正她说:“小陆呀,叫我老苏吧。”她始终不改,保持着一份对老革命的尊重。

  苏振华听陆迪伦的妹妹叫她“二哥”,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叫你二哥?”

  陆迪伦笑着说:“我在家排行老二,又是个假小子的性格,所以我妹妹叫我二哥,连我父亲有时候也喊我二哥哩。”

  苏振华开心地说:“那我以后也叫你二哥,叫你假小子!”

  陆迪伦问道:“你小时候什么样?”

  苏振华说:“我是家里第七个孩子,一天到晚在山上放牛、砍柴,也没有个人说话,一到人面前说话就口吃,落下个七结子的小号。”苏振华接着说:“对了,你不要老是叫我政委,就叫我七结子也行。”

  陆迪伦打趣说:“那好,我也叫你七结子!”

  苏振华说:“一言为定!”

  后来,陆迪伦看到苏振华总是放不下繁重的工作,会偶尔用湖南家乡话突然叫一声:“七结子,休息一下子啰!”

  苏振华开心地大笑起来,欣然应道:“要得,歇歇气!”随之放下手头的事情。原本贬义的称呼,此时翻作倍显亲热。

  陆迪伦也会运用妻子的、女性的魅力,影响和改变苏振华。由于长期战争环境,苏振华养成抽烟的习惯,而且烟瘾甚大。婚后,陆迪伦劝他戒烟,但是,有时候,外出开会时间长了,四座“烟囱”林立,苏振华禁不住向邻座说:“给支烟抽,就一支!”回家后,陆迪伦总能敏锐地发现,说道:“你违反约法三章,当罚!”苏振华“嘿嘿”笑着不能否认。陆迪伦接着严肃地,又柔情蜜蜜地说:“为了革命,为了你,为了我,为了孩子,你真是要下决心啊!”“烟鬼”们都知道,戒烟是“天下第一难”,反反复复,断断续续,很难奏效。然而,苏振华最终不再抽烟了。

  普通一兵与海军上将

  按职务,苏振华是首长,海军第一把手,而陆迪伦是海军普通一兵;按年龄,他们结婚时苏振华48岁,她24岁,相差一倍。婚后不久,苏振华前妻生育的小女儿“造反”,在家里摆出俄罗斯著名油画《不相称的婚姻》,表示不接受这个“陆阿姨”。与陆迪伦先后同时参军的战友,也多不理解。因为,她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1950年,春寒料峭,岳麓山的映山红花开烂漫如火。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宣传队从衡宝前线回到长沙赐闲湖驻地,戏剧队长王建华领着一个小姑娘向大家介绍说:“这是新来的小同志,陆迪伦,分在舞蹈分队,大家欢迎!大家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小姑娘身材不高,穿着一件褐黄色带条纹的薄棉袍,团团脸,一对会说话的眼睛,右眉梢上有一颗淡淡的圆痣,十分显眼。第二天,换上军装,就和大家一样了。当时,队里与她同年岁的还有王淑达、周巧芝等小同志,大家都直呼她们的名字,不知道为什么却称陆迪伦为“小陆”。

  那时,为了矫正多数湖南入伍同志不标准的普通话,读剧本、对台词是戏剧分队每天的必修课。陆迪伦也按时挤进来参加,大家都喜欢她的好学。年纪稍大一些的同志中,有一位外号“老头”的张运道读过许多书。在他的读书笔记中,孙犁的《白洋淀》前标有英文“Red”,红的。表明这是他在解放前读过的解放区的作品。他问陆迪伦读过什么书,听了回答,惊讶地说:“哎呀,你读过这么多书呀!”

  此时,兵团宣传队一分为二,一半被转入新建立的海军文工团。1950年3月8日,一个阴雨细细的下午,几列闷罐车从长沙北站出发去大连。因为是军用专列,行车没有定时。到岳阳时,张运道去车头处找水喝,列车忽然开动了,陆迪伦焦急地说:“哎呀,张运道下车去找水喝,没有上车怎么办?”还好,列车开动时,张运道就近爬上了车头,到下次停车时,回到了闷罐车厢,大家才松了一口气。陆迪伦心细,关心同志,留给人们又一个深刻的印象。

  1950年夏、秋,海军文工团为大连海军学院先后演出话剧《思想问题》《钢铁战士》和揭露美军侵略朝鲜的活报剧《吃惊病》,由李林团长导演。王建华队长带领戏剧队全力以赴,安排年纪比较小的同志参加小道具组,我被任为小道具组长。演出时,趁幕间换景的瞬间,布设道具,争分夺秒,在后台奔跑,十分紧张。陆迪伦建议说:这么多人在台上来来往往,难免互相干扰,应该规定每个人进出的路线,才可以忙而不乱。按照她的意见,果然改进了工作。

  当时,海军歌舞团向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宣传队学习、移植一个节目《马车舞》。从北京参军的12岁的田文声扮演赶车的俄罗斯老汉,王淑达、周巧芝、陆迪伦扮演三匹马儿。一上场就是鬨堂“碰头采”。他们四个小同志不仅是很棒的演出组合,也是和谐团结相处很好的小组。尽管各人在学习舞蹈动作、艺术感受上有先后和掌握程度的差异,但没有一个人“咬尖儿”、逞强。

  有一件事,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性格。一次在青岛政协礼堂演出,到了现场才发现少带了一个象征马车车辕的花环。田文声年龄最小,立刻再清点说:“我用的道具带齐了,鞭子在我手里。”周巧芝一着急,湖南话出来了,说道:“何事会没有带呢?这何事得了哟!”王淑达则说:“莫着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陆迪伦一着急,鼻子尖渗出汗珠了,眼珠一转,泼辣说:“我马上回去取。走快点,不会误场。”从栈桥附近的政协礼堂到驻地的汇泉东海饭店距离大约3公里,没有专用汽车,那时更没有出租车一说,陆迪伦说:“我印象中,回去的半路上有一家自行车修理店,要能够借到脚踏车就好了。”我是组长,自然由我去取花环,中途果然得到自行车店主慷慨帮助,及时取了花环回到剧场。陆迪伦的细心再次给人深刻印象。

  海军歌舞团曾经移植印度舞蹈,已经担任团长的王建华向陆迪伦说:“这个独舞的动作、节律,难度都比较大,考虑到你的气质相近,决定你来跳这个独舞。努力吧!”经过艰苦排练,演出时,只见印度舞者目光流盼,神韵飞扬,含而不露,不温不火,分寸把握,恰到好处,受到称赞。陆迪伦说:“感谢导演和教员!我自己也做了努力。”后来,陆迪伦当了舞蹈教员,向学员传授经验时说:“我跳过印度的独舞,最难的不是动作、节奏,难的是眼神,是韵律,对舞蹈的理解,这些是导演和教员没有办法教给你的,要靠平时的积累和修养。我得益于以前读过印度的《沙恭达罗》和泰戈尔的诗。”

  实事求是地说,陆迪伦作为一个舞蹈演员并不出色,她的长处不在舞蹈,以后的工作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当时她就以她的聪慧、人品,赢得许多人的敬重。在她那个年龄是很难得的。

  让人惊羡的家庭

  陆迪伦出身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个革命家庭。她的父亲陆爱群,早年留学日本,参加推翻清王朝帝制的活动。他曾经给儿女们说起,当他身负使命回国时,孙中山曾经面授机宜说:一是要天天检查你手里的藤箱,如果少了点什么,不要紧,如果发现多了东西,那就说明危险了;二是你要装聋作哑,减少危险。陆爱群为推翻清朝统治,创建民国在湖南积极活动。

  抗日战争时,中国的许多精英、许多著名学校聚集湖南,陆迪伦的父亲以其学识和名望,被请去湖南锡矿山主持《矿山日报》。坚持在偏僻的山城办报,开启民智。他撰写专栏,取笔名“也是山人”,寓意自己也是矿山人,表示与矿山工人同命运。陆迪伦的母亲周縵子,又名周梦素,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与湖南许多杰出女性一样,追求民主、自由、解放,敢为天下先,突破家庭、世俗的禁锢,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辗转广州、上海、南京、武汉、长沙从事革命活动。曾经为周恩来、邓颖超担任掩护、联络工作。她与共和国外交部人事司司长刘英是同学,又一起投身革命。她还与李富春、张闻天、聂荣臻等熟识。那应该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我和许多年轻人曾经多次请她谈革命经历,而每一次,老人总是笑着把话题岔开。今天,人们从难得保存下来的邓颖超在20世纪50年代亲笔给她的两封信,可以看出她们之间的真挚、亲密的关系。陆迪伦深受父母思想、志趣的浸染和影响。但她从来不向人提起父母的经历。

  一次,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的联欢会上,周恩来看陆迪伦的相貌酷似一个旧识,问她说:“你认识周縵子吗?”她回答说:“是我妈妈呀!”周恩来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怪不得这么面熟。你长得很像你母亲。我认识你妈妈的时候,她还没有你现在这么大呢!她好吗?”周恩来要她到家里去见邓颖超。邓颖超高兴地说:“你妈妈给我写信说她有个女儿在海军工作,看到了你,真像是看到你妈妈年轻的时候。我明天就给她回信,她完全可以放心啊。”以后,周恩来、邓颖超又不时把陆迪伦接去。人们这才知道她不平凡的家庭经历。但是,陆迪伦总是极力回避与人谈起这些,仍然兢兢业业做好一个普通文工团员的工作。

  1965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恰好在上海,百忙之中将陆迪伦和她妹妹陆迪杰接来,详细询问了家中近况以及她们各自的工作情况,整整谈了两个小时。总理日理万机,这两个小时是多么宝贵啊!给她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未完待续/连载04)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中篇小说

查看更多中篇小说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