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情缘端午

作者:盛大的路过   发表于:
浏览:38次    字数:2081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41018篇,  月稿:1584
  说不清从什么时间开始由端午而涌起的对于屈子赴死的悲怆,也不知何时又不再将它们相关联起来。而是欢喜家人相聚的粽子节。随着孩子的成长,每到此时都会详细地给孩子讲述一遍关于屈原的壮举,关于粽子的意义,因为他还不会懂得《离骚》中经受的忧愁。​​

  一曲《离骚》诉不尽衷肠,落笔也是屈子生命的终结。“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水至此而宜,山至此而陵,一个有着高贵血统的理想主义者在沉沦昏聩的现实中凸显高洁。唱着生命的挽歌站立在高崖边徘徊地感叹,即使以身为耳也救不了楚怀王的迷失。“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生在皇家贵胄,心系民生多艰的愁苦,死亦有千年的意难平,留给后人们追思警醒。盛世下的中华儿女自然读懂了夫子心系家国的心情!

  又是一年端午时,也是节日气氛异常浓烈的时刻,用粽子去怀念。儿时记忆中的端午都在儿童节的前后,要做新衣,家里既要包粽子,又要包包子煮鸡蛋,热闹的紧。金黄色大粒的糯米被水浸泡之后色泽鲜艳颗粒圆润饱满,加上三四颗红枣,经由宽大的粽叶包裹,用五色线缠绕绑牢,用石头压紧,柴火慢煮。打开粽叶扑鼻的香气,把枣泥搅拌均匀,想再加些白砂糖,味道酸酸甜甜鲜香得直教人咽口水。而对于我家,端午节的意义又不止于此,因为弟弟的出生也是这一日,所以过起来便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父亲一早天微微亮乘着露水就去折绿莹莹的艾草,母亲则坐在缝纫机前做着一串串用绿布缝就的小小粽子,装着五谷塞些艾叶,用五色线缝合串起挂在我和弟弟胸前。然后开始煎出又大又薄的饼,等着鸡蛋和粽子出锅带着去上学的路上吃。小山村里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是弟弟出生的日子,沿路的叔叔婶婶们笑着给弟弟塞些吃食,感叹父亲老来得子的喜悦和以表对弟弟生日的祝福。在弟弟刚刚出生时村里很多人叫弟弟小端午,后经父母非常耐心地挨家挨户上门讨说法式地劝解才没有把这个小名叫开,算是万幸。每年这一天里都会提起一个算命先生说我和弟弟的八字相克,必须将我送至千里之外才能保证弟弟的顺利出生。所以那一年端午前我被送至洛阳的姑姑家。想来家人未及细算,实际相距并没有千里。而从那一年的端午开始至今,这个节日都是隆重无比。

  直至我确实远嫁到了千里之外的吉安,是第一个在南方过的端午节。对于我一个吃了近三十年甜粽的北方人甚是难忘。一早也是粽子和蛋,只是改成了咸蛋。大家欢喜着热腾腾的粽子聚在一起围坐桌前,解开绳子剥掉粘着的粽叶,一口咬开粽子,那一瞬间我对自己的味觉产生了极大的质疑,除了白花花的大米糯米不说,竟然是咸的,还有肉,腊肉?我惊愕地看着大家,不知道是吐出来还是咽下去,都难为情到了极点,毫不夸张。“为啥是肉的?”我的问话使得大家满是不解。这一年我理解了南方和北方的端午粽子差别之大。咸蛋黄,腊肉,碱水,好吧我有点颠覆的味觉实在吃不下去。家人看出了我的窘态说晚点还会包,问我想包什么,我说红枣。取出从老家带过来的红枣放在浸泡的糯米前。可是当我吃到红枣粽子的时候,再一次被震惊到了,一口下去是酸甜的红枣,再一口是香辣的腊肉,红枣和腊肉的粽子?酸甜香辣咸的粽子,我差点笑喷出来,实在哭笑不得,从此不再想反抗了。大家依然赞叹着味道很好,独留我一个在这个端午节体验着文化的差异。以至于后来的端午节必须再三交代或者自己动手以免红枣的粽子里包进去腊肉和蛋黄,但是依然免不了五味俱全的粽子。

  这里鲜少有人会系五彩绳,也不见有人会绑一串小粽子在身上。五彩绳是为了驱邪避疫,小粽子中的五谷和艾草也是。要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下雨天剪下来丢进水里,寓意带走灾祸保佑安康,每道程序都不能省去。即便是现在我和弟弟都已经在南方安家,母亲也总是各种叮咛,红枣选什么枣米泡多久,艾草五色线,叮嘱弟弟早上吃大饼,晚上吃手擀面。那一年我和她说这里的粽子里面包了肉。她还在说我不能乱包,那怎么能吃。对于一个六七十岁生活在北方的老人家,怎么都理解不了粽子里面包肉的问题,亦如南方的老人一定不解包了红枣的粽子怎么能吃一般。后来弟弟寄回去过肉粽给母亲尝尝,她说加了白砂糖还行,味道有些怪,说着我们笑出了眼泪。如今在南方生活了五六年渐渐也习惯了粽子是咸味的事实,也不觉惊讶,只是还怀念北方金黄的小米糯米红枣粽子。

  端午前后细雨如丝,除了粽子的情怀之外南方多水,多些人文情怀。又有汨罗江起源于江西修水,流出了不止是滔滔江水也携着敬畏和对屈子的怀念。读书时节选的《离骚》用激昂的文字激励着少年奋发的斗志,如今读来亦是如此。那些朗朗的诵读声穿越古今,莘莘学子以史明志奋发向上,不负屈子赴死的壮举!

  再读《离骚》,是一个高贵博学的夫子形象,江水汩汩,衣袂飘飘,立于汨罗江畔,手持书卷,诵读江山辽阔河山壮美。我无比感恩这个节日,因为有至亲的弟弟降生,还有这篇足以我们用一生诵读的诗赋。“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用高贵的品格诠释了礼崩乐坏之中的高尚清流,提示着我们要心怀家国,担当青年人的担当,潮流之下要不忘初心!

  欢聚端午时,我们一起来读一次《离骚》吧,让岁月静好中的江山风月明朗起来!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杨静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大学生活

    查看更多大学生活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