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一些地方,也尝过很多美食,有令我至今难忘的麻辣鲜香的四川火锅,有爽滑可口的南京鸭血粉丝,有让人欲罢不能的黄山臭鳜鱼……然而更让我心心念念的还是家乡金寨的那一口——板栗和蒿子馍。
板 栗
每年春夏秋初,打板栗、卖板栗、买板栗、吃板栗便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怪不得前几天走在去新城区的路上,我看见路边的红棚子又搭建起来了,这是每年政府为栗农提供方便设置的临时销售点。
猛然间,我知道今年板栗闹腾的季节又到了。每年这个时候,板栗会准时闪亮登场,出尽风头。
当我们吃到香甜可口的板栗时,也许不住在大山里的朋友对她的前世今生还满为好奇吧!下面就让我当一回蹩脚的解说员和大家唠唠嗑。
在我的家乡金寨,坡坡岗岗都种上了板栗树。春天一到,板栗树悄然吐出新绿,在春风的呵护和春雨的滋润下,板栗树长得愈发可人,满山遍野葱葱茏茏。
春末初夏时节,板栗树上挂满了一串串条状的淡黄色的花,摸上去毛茸茸的,满树的板栗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从绿叶丛中冒了出来,生怕错过了这美好的季节而心生遗憾。
板栗花为了让人们记住她的热情和妩媚,还会使出一些些小伎俩,她会慢悠悠地吐露着芬芳,诱人的清香,准会让经过她身旁的人儿忍不住驻足欣赏,拍照留恋,然后深深地呼上几口气。
板栗花儿氤氲静美的气息,再掺杂着草儿和野花的香味,顿时会让你畅快淋漓,久久不愿离去。
渐渐地,板栗花儿谢幕了,板栗树上长出了淡绿色的小刺球,它们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刺猬挂在枝头,如若用手碰它们一下,你准会被刺得尖叫一声。
小刺球使劲地允吸着阳光雨露,努力地长大,它们都想赶在初秋时节,给辛勤的栗农一个大大的惊喜。
秋天一到,栗农满怀希望,提着竹篮,扛着竹竿,去迎接在枝头等待有点着急的“小刺球”了。
栗农也想赶着时令,把板栗采摘回来,销售出去,再卖个好价钱。
一个个“小刺球”被请下树,带到公路边的临时售卖点,栗农一边忙着脱去板栗一身带刺的铠甲,一边忙着和顾客讲价销售,丰收的喜悦写满了栗农淳朴的脸。他们想尽快地把新鲜的板栗分享出去。
脱去铠甲的板栗,白嫩嫩的,摸上去硬硬的,滑滑的,还泛着一股清香。(完全成熟的板栗,外壳是棕褐色的)
您别以为这样就可以吃上一口板栗了,您还得费两道工夫:您要先撕去这层光滑的外壳,再拨掉包裹在最里层的“衬衣”。这样一枚淡黄鲜嫩的板栗就会呈现在您的面前,您就可以大饱口福啦!
板栗的吃法很多,可生吃,可煮吃,可炒吃,也可以入菜烧着吃……
生吃板栗,会别有一番风味,特别是刚下市的板栗,特别鲜嫩,咬上一口,脆生生的,嚼在嘴里甜丝丝的,一颗板栗下肚,唇齿间仍萦绕着自然的清香,叫您顾不上矜持,忍不住再吃上一颗、两颗……
板栗入菜烧着吃,那可是我们家乡的一绝。什么板栗烧仔鸡啊!板栗烧土猪肉啊!吃起来那真叫个过劲,真叫个享受啊!
每年板栗下市,如若家中来人,不论是在饭店吃还是家中吃,热情好客的家乡人总会让餐桌上少不了一道用板栗烹饪的美味佳肴。
就拿板栗烧仔鸡这道菜来说,新鲜的板栗配上家乡的土鸡,吃起来那叫一个“爽”字。土鸡肉软嫩滑爽,骨肉里浸透着板栗的清香,越吃越有味,越吃越想吃。
油光发亮的板栗吃在嘴里,软绵绵、甜蜜蜜的,时不时和鸡肉配上吃,顿时满口喷香,回味无穷。让您的味蕾和美食来一次始料未及的碰撞。让您不仅忘不了这道菜,更留恋我的家乡了。
蒿子馍
说完了家乡的板栗,那我就再来和您炫耀一下家乡的蒿子馍吧!
蒿子常常被文人墨客写在作品里,或讴歌,或赞美。《诗经》就曾记载“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写道“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每年阳春三月,家乡的山坡旁,田埂边便会寻觅到蒿子的踪迹。刚钻出土不久的蒿子,嫩绿嫩绿的,这一丛,那一簇,在柔软的春风中扭动着婀娜身姿,好似要惹起人们的注意,又犹如向人们低声吟诵着:春风又绿蒿子草,做成美食享受吧!
吃蒿子馍是每年阴历三月初三前后,我记得小时候这个时节,生产队里几个大小差不多的小伙伴会相约一起,一手拎着打猪菜的竹篮,一手拿着小铁铲,如快乐的鸟儿出笼一般,飞奔到田间地头,去寻找久违的野蒿,想赶在蒿子最鲜嫩的时候,采摘回家,让大人们做成香、酥、脆、鲜集一身的蒿子馍,为我们解解馋。
满载而归的伙伴们会自信地拎着竹篮在大人们面前显摆着,并央求他们快点做成蒿子馍。
这时大人们会把采摘回来的蒿子在水里浸泡一会,洗去沙石和污垢,然后拿到队里有石臼人家舂一舂,捣碎过后的蒿子用手攒成团,再使劲地攥一攥,去除蒿子苦涩的汁水,接着还会放到清水里漂一漂,以至于吃起来苦味不会太重。
主角蒿子已经备好,咸肉、米面、香葱等配角也该出场了,咸肉是头年腌制的自家宰杀的猪肉,大人们总会留下块把舍不得吃,高高地悬挂在房樑上,等到这个季节吃蒿子馍或辛苦劳作之后,给全家人解解馋。米面是自家种的稻米,送到队里打米机房碾制而成的。香葱是从自家菜园里扯来的。
我特别喜欢吃母亲做的蒿子馍,也特别喜欢看母亲如何去做蒿子馍。每次做蒿子馍时,只见母亲把黄亮亮的咸肉切成小放进锅里先炒,“嗞嗞……”咸肉开始在锅中兴奋地唱起歌来,它们跳跃着,欢腾着,还不停地吐着黄澄澄的油!
母亲用锅铲使劲地按压这些小肉丁,让肥肉好快速瘦身,待肥肉煸得瘦去一大圈后,母亲便把准备好的蒿子倒进锅里和着咸肉一起炒,当蒿子和咸肉丁完全交融在一起时,往锅中放适当的水烧开,接着母亲把白花花的米面倒进去,再使劲地搅拌,放上切好的小葱段,加上调料,一大盆香喷喷的蒿子面就和好了。
这时的厨房空气都是腊香的。
接下来就是最精彩,也是我们最期盼的时刻——贴蒿子馍,为了尽快吃上一口蒿子馍,我会很自觉地坐在灶下,帮忙添柴烧火。
母亲把大锅中间放点水,然后把和好的面揉成一个小圆球,从锅中蘸点水,然后迅速地贴到锅边,再用力压平,一块,两块……母亲娴熟地重复着,待一大锅贴满后,盖上锅盖再烧上十来分钟,让人馋得直流口水的蒿子馍出炉了。
看着香气四溢的蒿子馍,我会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哪还顾得上烫嘴啰!吃着吃着觉得自己都有点醉在这蒿子馍的香气里了。
蒿子馍不但好吃,而且还流传一个小故事呢!听大人们讲每年阴历三月三被称作“鬼节”,这天小鬼会下山招魂,吃蒿子馍可以扒魂,不让小鬼把魂带走,所以每年这天要吃蒿子馍,把魂扒紧了。
虽然这是一个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但它却给蒿子馍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和古朴的文化气息。
现在家乡的蒿子馍不仅是舌尖上的美食,还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收入。菜农会把采摘的野蒿拿到市场上卖,街上做饼的生意人也会赶着时令做蒿子馍销售,甚或有些脑瓜灵光的家乡人把蒿子馍包装一番,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藏在大山里的美食。
写着写着,我的味蕾情不自禁地涌动了,我实在是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啦!我赶紧停下手中的键盘,准备马上去趟菜市场,买上两斤刚下市的新鲜板栗,再配上一只土鸡,做一道板栗烧仔鸡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