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遥远的救世主》· 道存己心

作者:郑燕   发表于:
浏览:105次    字数:139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42篇,  月稿:0

  读此书,阅的是一种佛曰不可说的境界。

  也许此时此刻的我并不明白书中所有的禅意,但是冥冥之中似乎有某种牵引,等待着我自己去挖掘,去发现。正如芮小丹对丁元英说的那一段话:“只要不是我觉到的、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叶晓明他们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否则说的再多也都是枉然。这是佛曰不可说的格局和境界。

  “得救之道”,什么是得救之道?在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个人认为书中的丁元英活得就是一种境界,站在一定的高度用他独有的思维去俯视众生。而我自己的生活中,我在想从这本书中能够得到的是什么呢?学到的是什么?从来没有深入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觉得以我自己目前的经历和认知,我很难得其法,很难得其深意,很难明其高度。但我也有自己的认知,不同阶段、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读丁元英、读芮小丹,我想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我也一样。

  在一定的高度去包容、接纳、容纳、思考遇到的事情,以辩证的思维去理解这万事万物。如此,方解“恕”、“容”之意。若做到,则无怨无怒,有恕有容,不计较、不抱怨,有高度,亦有深度,树立终身学习之观念,偶尔也养养花,三五好友聊聊天、喝喝茶......融汇于自己的生活之中,如此,你的生活圈子就更加完美了。

  有些孤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在丁元英临去古城之前的那个夜晚,韩楚风和丁元英在一起喝酒,当时韩楚风在心里用尼采的一句话来形容丁元英: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我想,这也是对丁元英的一种最好的诠释吧。丁元英对文化的那种居高临下的包容,也让他为一部分世人所不理解。幸而也有人理解深深地理解他,比如他挚爱的已逝去的女友芮小丹,比如韩楚风、肖亚文、欧阳雪......

  所谓的孤独,也有高人之间的较量。罪犯王明阳在死前通过芮小丹(丁元英)的一句话“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从而得到了灵魂上的释然,“神是根据人的需要创造出来的”,这是王明阳说的话。其实王明阳和丁元英是同一类的人,都是高级的哲人,都是高级的孤独。只是两人所行的道路不一样才让两人有了质的区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目前的见解而已,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如果王明阳没有走上犯罪的这条不归路,或者两人早点相识,我想,他与丁元英应该会是很好的知己。

  遥远的救世主,而真正的救世主到底是谁,无疑就是自己。你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苦或乐,悲或喜,正或反,心中无道则是道,心中无争则是争。看似虚无缥缈,但拨开迷雾却又见世界春暖花开。无意争春,春却已刻印心中。

  本书第一章肖亚文对芮小丹介绍丁元英这个人时说道:丁元英不同,他的思维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是还有道理,像魔......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作为读者的我们,终究我们要清清楚楚的知道,丁元英是丁元英,你是你,我是我,己就是己。

  以上,就是目前的我的浅薄的理解---道即人,人,存万物于心,容万物在度。所谓的人生的高度,看个人见解!

  最后,我想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面讲到的人生三大境界结尾,与君共勉: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记于2022年3月2日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文学 救世主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