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在内蒙的日子里(散文)

作者:飞花似梦   发表于:
浏览:139次    字数:5326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842篇,  月稿:6948
始终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一生必须去的地方。

  一一一题记

  

  二OO年七月,黄土高原关中的人们收割完小麦,趁一场浸地雨后开始犁头茬麦地。八号下午我和厂长的爱人张雪,还有曾经跑西安到内蒙长途客车司机的老王,驾驶一辆发泡网厂的五轮小车,从乾县的新阳镇出发到礼泉县城,购买发泡网厂需要的材料,以及所需的一些小物品。傍晚时分,沿着312国道北上,一路上日夜兼程。饿了,在沿途路边的食堂吃饭。困了,寻安全处,让司机在车内休息一会儿,醒来继续前行。

  出了陕西,进入甘肃境内,在白天的路旁看到,田野里有割了捆好的麦子,整整齐齐地叠成垛,像是一个戴着斗笠的田间卫士,守卫着这一片片黄土地。过宁夏,在我们行走路的上方的坡地中还没有收割小麦,而它的颜色让我很惊奇,略显红色,黄红相间的麦田,像一幅巨大的画嵌在天地之间。跨入内蒙古的一瞬间,那用蒙汉两种文字写的“内蒙古人民欢迎您。”的横幅,让我从心底升起一种由衷的激动,我们的祖先,真的很伟大,让各族人民成为一家。远远望见一座在闪着白色的山,司机老王告诉我,它就是北朝民歌《敕勒歌》所描绘的那座美丽的阴山。顿时,那亘古的歌声在我心中响起。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当三个人闲聊,不时听到老王讲解他所知道的沿途风土人情,两天两夜后终于顺利地到达巴颜淖尔市五原县的熊万库。

  接待我们的是熊万库一位叫老韩的人,身高约一米七左右,五十多岁,黑里透红的脸膛,浓浓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穿着灰白色的短袖衫子,黑色的裤子卷在半腿上,脚上蹬一双黑色的凉皮鞋,憨厚的面容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在哈蜜瓜成熟的季节,多年来,全国各地来这儿采购哈密瓜的客商同他很熟悉,帮助客商找哈蜜瓜的同时又能把厂子发泡网销售掉,在当地算是家喻户晓的一位能人。

  老韩的家,四周没有院墙,平房是东西走向,里面既有住人的房子又有厨房,紧挨平房的西边有约二十多米宽通往家里的路,南北将近七八十米,最里面简易房是羊圈和猪舍,四间平房纯白色瓷砖砌筑,铝合金玻璃窗玻璃门,没有防护栏,门前不远处就是110国道,紧挨着平房向北约有50米的地方,有一幢白色的厂房,上面是蓝色的薄铁皮做成的屋顶,四周墙面是用大块白色泡沬硬板围成的,里面摆有一台做发泡网的机器,电柜以及电线落满厚厚的灰尘,去年别人做了后,一直搁置在这里,今年转让成我们厂的了。

  我在院子转了一圈的功夫,头顶天空飘来一片乌云遮住了太阳,云脚横扫着村舍,倾刻间,豆大的雨滴就落下来了,我躲进房子,老韩对身旁的黑狗喊了一声,我也没有听清楚,只见狗飞也似地跑出房子,不一会儿就把远处吃草的羊和猪赶进了圈。我心里惊叹:这狗训练地真通人性呀!

  内蒙见云就是雨,来得急,去的也快,火辣辣的太阳晒的平房前沙土地的小水坑冒着蒸气,头顶再也寻不见乌云的影子,站在110国道上,放眼望去,天空碧蓝碧蓝的,蓝的让人心醉!看惯了关中一座座丘陵和一道道山沟,这儿地面真是坦荡如砥,空旷的原野很少见到树木,只有那绿色的硕大的白杨树在国道两边耸立,天空似乎格外的高远,古人那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此刻最绝佳的写照。

  一

  中午吃饭的时候停电了,发泡网厂无法正常生产,厂长建议大家下午分成三组去帮助老韩家的玉米,向日葵还有哈蜜瓜地追施化肥,我向厂长说:这瓜地的活我干过。便被安排去瓜地给瓜追肥、压瓜蔓,顺便也打掐瓜蔓。

  从试机到现在,工人们三班倒的工作,以及对于新的生活极为不习惯。我作为会计不太忙,身兼几个工作,入库、出库,以及各组的生产发泡网数量,下班时都要统计,刚进入休息状态,忽然有事就要被叫醒,头脑总觉得昏沉沉地,搞的自己身心疲惫,精神状态不佳。还有个年轻人水土不服,身体闹毛病需要休息,我就得顶替去车间上班,这些天几乎离不开厂子这块小天地。此刻也希望自己去外面放松一下,能缓解自己的暂时的不适应,早日融入正常工作当中。

  吃过饭,暑热天的太阳很毒,点燃蚊香,睡了一觉起床后,搞销售的卫卫和我分到一组,他开着老韩的手扶拖拉机向东,拉着油渣,还有种瓜用的专用复合肥,车箱里我和老韩的媳妇坐在化肥和油渣的袋子上,沿着110国道行驶,望见远处淡蓝色的蒙古包,旁边有几匹白色的,还有黑色马儿在吃草,那草长的茂盛,但很稀疏,太阳下每朵草与草之间显露着白色的沙子,估约行驶有三里的路程,从国道上拐下来,来到一个沙丘旁,我高兴地爬上沙丘上面,想感受一下北国的风光,但微弱的风中夹杂着细沙打在脸上,给我一种惊奇的新鲜感,立刻满脸只觉得生疼,不习惯也受不了,迅速地跑下来,两人用铁锨装了一些沙子,又按照老韩媳妇指的方向,来到了哈蜜瓜地。

  瓜地的两边是一片犁翻过不久的白地,闲谈中知道种过春小麦,走近地边抓在手里,使劲地握,里面的沙粘很明显地扎手。老韩媳妇走进第一个瓜蔓给我们做示范,首先距瓜根约十公分地方施上油渣和复合肥刚在地边拌好的肥料,然后将紧挨地面的瓜面转上来,让阳光把下面也能晒一下,再把主瓜蔓下的地用小铲收拾平,用铲拍一下,使地面硬朗一些,用小红桶提些刚拉的沙子,用小铲将沙子镇压在展平的瓜蔓上,根据瓜蔓长短,一尺左右放些沙子。听看她娓娓动听的言语,看着她示范地做了一个,我仔细地端祥起来她来,花色鲜艳包头巾将头戴的红色单帽和头发包住,长长的帽扇下,带的纱巾将嘴和鼻子护住,只露出柳叶眉下和一双迷人的丹凤眼,站起来,一米六四左右,那标致地身姿给人一种挺拔的感觉,故乡有,但很少,我忽然幼稚地想是不是故乡的女人常年干活,而老韩媳妇很少干活的缘故吧。

  整块地四行瓜,我对卫卫说:追肥,翻瓜,镇瓜蔓,你任意选。卫卫说:这活关键是我没干过。我俩一块开始干,老韩的媳妇一边纠正着我们不对的地方,一边打掐着瓜蔓讲着要领,看到我们做的满意后,放心地去干另一行瓜蔓。我俩不时要去地头提沙子,背化肥,等到我俩收拾完这一行时,发现她也将两行收拾完毕。我俩没有她一个人快,卫卫尴尬地冲着我努了努嘴,那意思:吹牛说你还干过,还不如人家一个女人。

  这时,不是经常看到太阳落山了,而是它从遥远的天边落下,我们沿着原路返回,除了遇到一位赶着马车回村的村民外,几乎没见到其他人,虽然是110国道,只有见到一辆大汽车通过,以至后来我们的五轮送发泡网一百多里路上,见过二辆车。夕阳的余辉在卫卫的身上洒下光芒,脸也变成金铜色了,老韩媳妇拿在手中的纱巾随着晚风在空中飘扬,这画面已经过去也快二十年了,但我心中依然清晰如初。

  二

  转眼间,本地的哈蜜瓜都已成熟,全国各地的客商陆续来到巴彦淖尔,熊万库的市场也热闹了起来,它距老韩家有二里路,我们厂发泡网刚开始销售给林河市个体户,现在熊万库附近也到了发泡网销售的旺季,厂长在厂子抓安全,抓生产质量和产量,销售全靠老韩电话联系。

  每天张雪做饭,馍是街道超市买的,至今也没有明白为什么总要往馍的上面弄一个红色的小点,吃起来味道总是有点甜,那龙头里的水烧开喝起来总有一点淡淡的苦味,不过随着来内蒙时间的延长也慢慢地习惯了,每到吃饭时间,我或者同事也必须去熊万库市场,换卫卫回厂里添饱肚子。

  市场面积很大,搭建着一行行的简易大棚子,砖砌的柱子上面钢结构互相粘接在一起,铁皮的顶棚,四面通风,地面全部砖铺,整齐干净卫生,瓜农们把自己采摘的哈蜜瓜放置在大棚下,任由客商挑选。如果你想品尝一下当地的或者蒙古美食,那就请进市场入口处的食堂,还有里面的二个蒙古包,它们都是货真价实的牛羊肉,不会有注水肉,蒙古包里还能让你边吃边欣赏蒙古族男女跳的蒙古舞蹈,感受这里异域的风情。食堂里,街道的商店,全部播放着故乡已经很久了没有听到的红色,八十年代流行歌曲,如《大海航行靠舵手》《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偶而能看到有一,二个蒙古人,据说他们居住的地方距熊万库不太远团结一队,所有的蒙古人在一起,因为种种原因,一般轻易不和汉人打交道。

  有一次,我去换卫卫吃饭。路上恰遇老韩骑着摩托车也要去市场,我坐上他的车。一到市场,老韩作为市场管理员,正在处理几个人喝酒打架的事,其中一个还醉得不醒人事,躺在大雨过后路面的污水上,确实成了泥人。我正向发泡网摊位走,用电话告诉卫卫准备回去吃段。通话间,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乡党,你是陕西的。我转过身,看着那位陌生人,告诉我他是西安的,我上前握住他的手说:“乡党,好眼光呀,有啥忙,我尽力,尽量把我的发泡网用上。”然后相拥着,彼此哈哈大笑。

  大约过了三天,老韩来到我们宿舍找到我,他知道我和卫卫都能骑摩托,也有这个机会,便问我见到摩托没,我说:“这几天没见过你骑,是不是放在市场大棚下?忘了的话,现在肯定丢了。”经我提醒,我骑一辆自行车,常着老韩去市场,刚一进市场看见那辆插着钥匙的摩托,还在那天放的地方,这在我的家乡确实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一次,客商给老韩打了五万元的款,老韩媳妇去银行取,她用一个白塑料袋装着,挂在自行车的车把前,推着车子,明目张胆地在市场的熙熙攘攘人流穿过,我心头一惊,走上前低声对她说:嫂子你把钱拿好,注意小偷!她迟疑了一下,看了看我,眼晴忽闪了几下说道:兄弟,放心没事。

  此刻,我想起了故乡,大小贼偷得人们心神不安,家里不敢放置现金,我的一个年纪大亲戚,孩子上学急需要钱,在镇上的集市把家里的一头牛卖了,身上带着钱往家里赶,被人盯上,走到人少的地方,被几个人一涌而上拉住,卖牛的钱被洗劫一空,真的很无奈。

  我不由感叹道:这里人们敬仰伟人,心向天安门,尊纪守法,安定团结才是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平安,时代富强的基石!

  三

  不知不觉中已到八月二十五号,内蒙的哈蜜瓜也接近尾声,厂长决定将机子迁移到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做套苹果的小发泡网,工人暂时先回家休息几天后再新厂子相聚。我与卫卫留在内蒙,主要收余下的欠款,将运往个别销售点没用完的网子收回,然后尽量推销完。

  老韩的摩托成了我们的交通工具,多数情况下卫卫和我,有时我俩的一个人同老韩去收帐,路途又直又平,车辆很少,一路狂奔。那时用的手机,大都打电话,发短信,极少数人上QQ,没有微信,无法视频,遇到有些人,电话打过去,人家电话里说不在家,咱又无法确定。我俩既使去了也是白跑一趟,有时也只好休息或帮老韩收拾庄稼。

  这时正值地里玉米,向日葵,油葵也都成熟了,地势平坦,让人无法看到尽头,更是难以体会到故乡。站在高处或山上放眼望去,棋盘似地庄稼地尽收眼底,这儿是玉米地,那儿是一片苹果树地,人如同走在画中的那种视觉,只有在哈密瓜地或坐在行驶的车上,才能从视觉感受这片土地的辽阔。有一次五轮车从戈壁滩上经过,视野里有几只翠绿细长的枝丫,零散地站在那里在夹着沙粒的微风中摇曳,瞬间让我心中升一种对世间万物苍茫地感悟,对生命顽强的敬畏,老韩告诉我那就是红松。

  对于人烟稀少,土地多的内蒙人来说,又忙又辛苦。就拿老韩来说,哈蜜瓜八亩,玉米三十亩,向日葵四十五亩,油葵三亩,这么多庄稼,他们两人根本忙不过来,也只能像村子里其它人一样,雇用从宁夏,甘肃打工的人帮他们干活。前面的人一边搬棒子,后边的人用那小镢头就立即挖玉米杆,动作麻利速度挺快,你追我赶,有时互相开个玩笑,引得大家笑的前仆后仰,我和几个人在前面搬玉米棒,被后面人催的汗流夹背,闷热的玉米地里,这时蚊子就像强弩尽末,最后的疯狂,不时嗡嗡嗡在人的头顶,耳边飞来飞去。

  说起蚊子,来内蒙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那天刚到,一下车就被蚊子在额头上叮了一下,奇痒无比,特别是那种长腿花蚊子,毒性更大,被它叮了,皮肤有时一星期也好不了,每天晚上或中午休息时,把从礼泉带的两箱蚊香取出一盘,点燃,否则,无法入睡,上厕所也不容易,冷不防屁股上就留下一个大包,不吸烟的我,也无奈地点上一只香烟,猛吸几口,慢慢地吐着烟圈,让袅袅地烟雾环绕在我身旁,情况稍有能好点。那天工人回家时,有人开玩笑说,别把这儿的蚊子带回咱陕西,那可是罪大恶极呀!

  老韩开着四轮去向日葵地里,人们一字排开,每个人拿一把镰刀,左手抓紧向日葵的头,右手举起的刀顺势用力砍下,将头葵插在葵杆上,将这一块收完,也就没有那不断的嚓嚓声,待风吹日晒停两,三天后,再运回自家大场上,铺开晾晒,待到时机成熟,用手扶拖拉机在碾一下,然后翻过去,用棍子轻轻打一下,就散落下来。

  就这样在去销售点和老韩家的庄稼地穿梭着,卫卫建议去草原,去体验“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诗句的浪漫。

  一觉醒来,窗外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地面落了薄薄的一层,不太寒冷,北国的冬天来得真早呀!才想起月底了。有些销售点的资金暂时不能到位还需要等,电话上与厂长商量后。我俩坐上从林河市返回陕西的大巴车,迷迷糊糊地途中有人惊呼:快看,快看!猛然望出车窗外,庆幸自己没有错过,亲眼目睹了古人那句“黄河落日圆”的景色的机会。

  那天在黄河岸边,皂河桥的大堤下,穿过钢丝栅的黄河堤,用双手掬起那混浊的河水,一饮而下,那股带泥沙味的记忆已沉淀在我的生命中!你说,还有没去草原的遗憾么!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