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肯尼迪说:“命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在其中扮演着主角,但并不总是编剧。”
——题记
一
我是1978年秋季上初中,1981年秋季上高中。也就是说,我们是那场动乱结束后、第一届初中改为三年学制的。在此之前,中小学学制总共九年,小学五年,初高中各两年。
从1977年开始,学生上高中不再采取推荐的方式,而是全县统一组织考试,按成绩择优录取。我想,如果继续采用推荐的方式才可以上高中的话,也许我还没有上高中的资格呢。就像我二姐,她考高中的时候,是采取推荐的方式。由于二姐身体瘦弱,参加各项劳动力气小,在班里不算积极分子。加之一件意外的事情,更是让学校老师对二姐印象不好,所以二姐没有上高中的资格。
那时,学校劳动很多,一个学期也许有一大半时间都在劳动。劳动时,学生要自带工具,如铁锨、锄头、镢头、扫把、包袱、绳子、水桶和扁担,大一点的工具如架子车等。那时我们家没有水桶,想从邻居家借,也不容易借到,老师就认为二姐带工具不积极。架子车倒是有,二姐就把架子车拉到学校。可是,架子车在学校劳动时却出现了问题。当时,母亲说算了,自己运气不好,受点损失,拿回来修一下。而父亲呢,读过几年书,个性有点固执,认死理。他认为学校损坏东西,应该照价赔偿。争论的结果,父亲的意见占了上风,学校也赔偿了架子车的损失:两块五毛钱。
二姐上不了高中,父母都很生气,也很失落。我们家没有当官的亲戚,也不认识能办事的熟人。母亲多次埋怨,说这事怪父亲,就不该让学校赔偿损坏的架子车,就是因为这个,学校才不推荐二姐上高中。为了这两块五,耽误了孩子的读书,孩子以后可怎么办。父亲呢,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自己不过是跟学校讲道理,自己的做法并没有错。至于二姐没有被推荐上高中,也许是其他原因,而且父亲认为,老师也是讲道理的人,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斤斤计较。
父母这次争执、吵架,持续了好长时间。每每看到瘦弱的二姐在生产队不得不干着繁重的农活时,母亲就忍不住抱怨,不断地唠叨,又生气又失望,然而却是无奈的叹息……
而三姐和我都很幸运,赶上了通过考试上高中的好时候。特别是三姐,中考的时候,曾经以百良片区四个乡镇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高中!当中考成绩公布的时候,新堡初中的校长竟然亲自到我家报喜!校长高兴地对父亲说:“咱家的孩子考了第一名!真是让人高兴啊!”一边说着,一边紧紧地握住父亲的手。那时,父母笑得乐开了花,全家也都兴高采烈,仿佛三姐已经有一只脚跨进了大学的校门了!
我呢,当然赶不上三姐,只是顺利地考入了高中。
赶上了恢复高考制度,中考采取考试的方式,这是初中阶段我的幸运之一。人生得幸,对于百姓而言,无以言表,那种欢喜,可以持续一辈子,也许这也是人生的动力。
二
虽然从1977年就采取了考试的方式进入高中,但是,受多年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老师本身的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等影响,有些老师并不能很快就进入抓文化学习的状态。当时,有一些老师,自己在上学时并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因为一些学科老师奇缺,教育局就组织了一些高中毕业生,在县教师培训学校紧急培训几个月,匆匆忙忙就上岗了。而那些高中毕业生,恰好就是当初通过推荐的方式进入高中的。他们之中,都是参加各项活动积极主动,而有些人的文化学习,则是马马虎虎,一知半解。这样的老师,自己的文化课都没有学明白,怎么可以教学生呢?
而我们村的初中学校,情况算是很好了。在这里,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加上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数学老师兼班主任雷绪阁老师、语文老师李广法、物理老师李惠民、化学老师肖雪英、政治老师王军阳、历史老师李志忠等。所以,我们这一届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那年中考,我们学校的升学率远远超出了其他学校。这说明,我们学校纪律良好,老师们教学有方。当然,学生也能认真学习,听从老师的教导。
拯救一个学校的,不是某个人,就像一座好医院,一定要有名医,好学校就要有好老师撑着,否则不会有教学质量。
当然,这不包括英语老师。那位英语老师,就是在教师进修学校培训了几个月就来上课的。他上了大概两个月的课,之后就消失不见了。据说他嫌老师工资低,跑到外面做生意去了。此后我们学校再没有英语老师,每学期发的英语书,只能放在家里。学校的英语课,也从课表上消失了。而我初中三年的英语水平,也只是学会了一百来个单词,加上一二十句的简单问候语。好在这种情况大概不只是我们学校。那年中考,英语成绩不算总分,只是作为录取的参考分数。
遇到一批认真负责、教学严谨、专业知识扎实的科任老师,这是初中阶段我的幸运之二。我之所以说是幸运,因为我们无法选择老师,无法选择学校,一切都只能靠运气。
三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同家庄乡同时有两所初中。除了我们村的初中,还有乡政府所在地同家庄初中。其实,在周围的其他乡,都是只有一所初中。所以,乡政府迟早都要将两所学校合并。至于被撤销掉的教学点,肯定是我们村的初中。因为另外一所学校所在地有乡政府、乡镇医院、派出所、邮政局、乡财政所、书店等。乡政府自然要把学校放在乡政府跟前,以方便管理,也方便乡政府等国家单位职工子弟上学。再说学校的老师们,自然也想去乡政府所在地,这样他们的工作、生活也会方便一些。
在我们上初中的时候,还没有撤并学校的说法。所以,我们上初中的三年,老师们心无旁骛,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搞教学工作。那时,也许老师们还想着努力工作,如果考得好的话,我们学校可以保留下来。可是,我们刚上高中,撤并学校的消息就传出来了。一旦有了这些消息,别说学生,就是老师也不能安心工作了。在乡村工作的老师,有许多人都是一个人工作,家里还有田地要耕种,那么学校撤并以后他们要去哪里工作,都成了老师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人心涣散了,教学工作也就可想而知了。比我低一级的同学,自然就成了这件事的受害者了。我们这一级,中考时还有十三人考上高中,其中还有一位同学考到了合阳中学的重点班。那时,一个三十万人口的县城,只有两个重点班,录取一百人。能考上这样的班级,那绝对是万里挑一的。而比我们低一级的同学,同样经过了三年的寒窗苦读,中考时同样有两个班的学生参加考试,到头来却只有一位同学考上了高中!而且这位同学,还不是我们村的孩子!
这位唯一考上高中的学生,中考成绩比第二名高出不少。我想,这位学生能考上,并不全是老师教出来的,也许是因为他特别聪明,特别勤奋吧!
这一届学生中考成绩一出来,我们村的初中就正式被撤销,合并到同家庄乡初中了,连同初一初二级的学生。老师呢,多数跟着学生去了同家庄初中,也有个别老师去了县城或其他乡镇的初中。
那时,村里人都在议论这件事,为这一届学生感到惋惜。叹息归叹息,可实际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命也!运也!那时,我心里暗暗庆幸,幸亏我早上了一年学,躲开了这种不好的运气!我甚至设想,假如我连高中都考不上,还有机会上高中吗?父母会给我初中补习的机会吗?假如连高中都没有机会上,哪里还会想着考什么大学呢?
我的闺蜜就很不幸,遇到了这样糟心的事。她和我同龄,只是比我晚一年读书。至于平时考试成绩,她和我差不多,在班里五名左右,如果努力一下,考高中还是有希望的。可是,赶上这样的机会,她就上不了高中,当然与大学无缘了!
撤并学校的事,没有影响到我们这一级,这是初中阶段我的幸运之三。当然,在良好的环境里,需要个人的勤奋,有时候想问题,我都是撇开个人的因素,考虑所遇到的背景。我觉得,没有好的环境,谈读书,都是空谈。
一个人的生活,就像一出戏剧,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主角,无论有没有观众。但是,在许多时候,自己本人并不总是编剧。你的生活轨迹,你的生活状态,你的命运,实际上是由你自己本身的努力,加上外在的条件,适合的机遇,才构成了一个人的全部。当然,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希望未来的社会,这种偶然性的机遇会越来越少,公开招考的机会常态化,社会的公平更加进步,更加透明,让每个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再怎么艰难的日子,总有是幸运的事发生,我始终相信这一点,珍惜时代给与我的一切机遇。珍惜机遇,也是世界观。
二〇二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