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再谒白居易墓(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发表于:
浏览:10次    字数:4784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7719篇,  月稿:7872
三十年前,曾经到龙门石窟景区一游。在西山,浏览过大大小小的佛雕之后,从窄窄的龙门桥跨过河面窄窄的伊水,登上东山北峰琵琶峰,顺便拜谒了白居易墓。那时印象,大多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模糊,但是,当年的白居易墓给我留下荒凉二字,却也让我由衷感叹白居易墓选址的精妙,至今难以忘怀。

  一座占地面积并不大的隆起的土冢上,荒草凄凄,墓旁三两石碑,碑体破旧,上面的字迹,也不甚清晰。墓丘旁边,似乎并没有其它景点。也不记得,那时香山寺是否开放,反正没去。前来瞻仰白居易墓的,除了我们一行十几人,再无其他人。一处墓冢,孤零零躺卧于荒山野峰之上。倘若白居易九泉之下有知,也难掩寂寞凄凉吧。

  山上植被稀疏,所以,虽然时序春季,春色却遮不住山石嶙峋山岩崚嶒。也正因为植被稀疏,我站在琵琶峰顶白居易墓旁俯视,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河面不宽的伊水,在琵琶峰前折了个弯,对面,就是龙门山西山的北峰。那时就感叹,长眠琵琶高峰,可以俯瞰伊水曲折流淌,遥望西山巍峨连绵,石窟里万千佛雕静静修禅,白居易的墓,真是占尽了风水之佳。

  三十多年之后,龙门桥变得又长又宽,可以并行四五辆汽车。桥下的伊水也变宽了,向北望,宽阔如湖。可是,向南望,不远处,依旧窄如当年。站在琵琶峰上,向北眺望,不远处,伊水也由宽变窄。原来,三十年过去,南至龙门桥之南,北至琵琶峰以北,横亘在西山和东山之间的伊水,经过人工开凿,由一衣带水变作了宽阔的堰塞湖。

  白居易墓所在地也拓展成白园,据说占地44亩。周围砌墙,灰瓦白墙,顺山势而蜿蜒。走进白园,沿着青谷区的白池、听伊亭、石板桥,一路攀登,又游览了日本书法廊,到达乐天堂附近的茶舍,稍事休息,再向琵琶峰攀登。不久,就看见上书红色“琵琶峰”三字的一块石头,石头不远处,就是主体墓区。绕来绕去,让我感觉,如今的景区布局,比三十多年前,复杂多了。

  一路攀升,一路树木森郁。虽然时序深秋,有些树叶变黄,枫树开始转红,但大多的树木一派葱茏,山道旁的草色,也依然郁郁葱葱,偶尔,还可以看见山花灿烂。

  琵琶峰上,白居易墓周围,松柏居多,墨绿颜色,重重叠叠。虽然白居易墓冢上的荒草野棘业已茎衰叶黄,在墨绿色的松柏衬托之下,却也还隐蓄着倔强的生命力。

  白居易墓的墓体面积和高度都扩展了。墓体周围,砌了五层厚厚的石板。石板之上,才是高高隆起的土丘。墓前,三十年前看到的那块“唐少傅白宫墓”的墓碑犹在,也比过去阔气多了,墓碑上的主体大字,被刷了金灿灿的漆,两侧的小字,也被刷了黑漆或者蓝漆,十分醒目。墓碑被镶嵌在石室之中,灰瓦翘檐,檐下碑上有篆体“积善”二字。

  墓体周围还有好些碑碣,大多漆黑字白,清晰可辨,打眼一看,就知道,大多是现代人竖的碑碣。除了国内外(包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白氏后裔竖的几块碑,还有几块是日本人竖的。日本人的碑文,对白居易极尽赞颂之词。墓冢右侧,有一块长方形石碑,碑上,用中日两种文字表达了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您是日本文化的恩人,您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您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谨呈碑颂之。”后面,还缀着十位日本著名文人的名字。现如今的白居易,被来自海内外的敬重和仰慕包围着。

  白园里,游客络绎不绝,白居易墓周围,站满了前来瞻仰的游人,除了瞻仰墓冢,就是逐一审视一块块碑碣上的文字。每个人脸上,也都洋溢着庄重仰慕之情。

  如今的白居易墓,再没有当年的荒芜凄凉之感。现在的白居易,如果九泉之下有知的话,大概不会感到孤独寂寥,反而会拈须微笑吧?

  登临琵琶峰之前,曾经浏览过日本书法廊,廊内,有许多日本当代书法名家的书法刻碑,既有王羲之的书法影子,也有圆润敦厚的唐式书风,还有苏东坡书法的影子。其假名书法,也有中国草书线条简练抽象寓以提按转折的书法元素。有很多碑文的内容,都是书写的白居易的诗句,其中就有《花非花》一诗。当时,我和同行的刘君就感叹,有些日本人的中国书法功力,真是不可小觑。更感叹日本文化精英对白居易诗歌竟然熟稔于心。及至到了白居易墓旁,看到那几块对白居易充满无限景仰的溢美之词,更惊诧于白居易对日本文化和文学创作的影响真是深入骨髓。我早就知道,日本人很崇拜白居易,却没想到崇拜到如此程度。回到民宿,闲下来,网上搜索一番,才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白居易离任杭州刺史,曾经应好友元稹之邀,将自己之前创作的全部诗歌交给元稹,并由元稹编成50卷的《白氏长庆集》。后来,又添加进他晚年的诗歌,编纂成71集(也有75集的说法)。与他同时代的唐宪宗和唐穆宗两代皇帝都非常欣赏他的诗歌,官方也大力推举,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的唐宣宗曾有吊白居易的诗,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就是明证。因此,与中国唐代中后期同时期的日本平安时代,一些中国诗人的诗歌就流传到日本。最多的,是当时排名第二宋朝以后被排名第三的白居易,而不是应该坐头把交椅的李白,更不是从宋朝以后才坐上唐代诗坛第二把交椅的杜甫。嵯峨天皇是白居易的忠实粉丝,不仅自己努力背诵反复抄写白居易诗歌,还在宫廷里专门设立了《白氏文集》的侍读官,负责朗诵和讲解白居易的诗歌。天皇好之,贵族从之;官方好之,民间从之。从上到下,崇拜和模仿白居易诗歌,迅速成为平安时代的文学时尚,并一直影响到现在。

  日本人之所以对白居易诗歌情有独钟,视为珍宝,首先应该是他诗歌风格的平易近人,诗歌语言的通俗明白。其次是他的诗歌充满了闲适、感伤的气息,又传达了敏感细腻且沉郁的情感体验,例如《花非花》一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就是典型一例。这与日本人“物哀”文化的内敛感伤细腻敏感注重细节追求趣味和深邃意境的审美意境高度契合。

  人性的情感内涵,人类的审美追求,不同民族文学创作的手法及意境营造,往往会超越种族、国界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相互影响,高度融合。白居易诗歌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就是典范。

  登临琵琶峰之前,先瞻仰了香山寺。到了香山寺,才知道,白居易曾经捐资六七十万贯钱,重修香山寺。经他出资重修之后,武周时期初具规模而毁坏严重的香山寺,才名声大震,香火繁盛。看到这条信息,我曾对同行的刘君笑谈,“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可见当年的白居易可不是个安于清贫之人。”

  我这样说,是不惮用今天官场贪腐屡禁不止的现实来揣测,他的收入中,也许还有灰色收入。游览归来,读他的《修香山寺记》,里面写道,那六七十万贯钱,是元稹的家人为答谢他为元稹去世撰写的祭文而送的润笔费。他数次推辞,没有推掉,就拿来做了重修香山寺的资费。这件事,是不是百分之百真实,我无从考证,但是,能拿出这么些钱来重修香山寺,可见,他的胸襟是宽广的,为了社会事业,他可以一掷千金。

  不仅如此,据他自己的《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记载,七十三岁时,他还曾曾主持开凿和疏通奇石险滩密布的龙门八节石滩,开通之后,龙门伊水“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变为交通流畅的通津。此项浩大工程的费用,又是他捐出的个人钱款。这就更证明,即使有灰色收入,他也不是守财奴,而是为了一方安宁百姓便利,可以毫不犹豫地献出私人钱财。这样的人,比如今拼命聚敛财富只用来个人及家人享用挥霍的贪官污吏,其道德境界,不知要高尚多少倍。

  另一方面,晚年的白居易,拿着丰厚的俸禄,家境又十分殷实,不愁吃,不愁喝,富足而闲适,且耽于声色犬马。爱喝酒的秉性一直没改。在香山寺,他还经常举办“九老会”,经常和很多知心朋友或者来往官员觥筹交错,吟诗作赋。他爱听乐妓演唱,晚年,家里还养着家妓。可见,他是一个及时行乐的人,而不是一个恪守儒家“君子乐贫”传统的犬儒主义者。

  白居易一生,形象具体地诠释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信条。815年,也就是44岁那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那一年,是他人生的分水岭。

  那之前,他仕途畅达,满怀“兼济天下”志向,从任左拾遗开始,就自以为是自己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喜欢文学的唐宪宗的赏识,才因而得以一步步擢升,所以他更天真地以为只有尽言官之责才能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便频繁上书,议论朝政,甚至当面直陈皇帝错误。天下大旱,他上书《亢旱抚恤百姓德音》,请求皇帝减免江淮地区的租税。朝廷连年用兵,以致国库空乏,民不堪扰,他就连续三次上书请求罢兵。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杀了宰相武元衡,长安百姓人心惶惶,执政者却反应平淡,他第一个上书请求皇帝尽早抓捕盗贼。从而触怒了朝廷。也正因此,他被贬为江州司马。

  他还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主张,直言“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并身体力行,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创作才能,写出大量讽喻诗,直陈时弊,如《秦中吟》十首是他创作的一组反映社会现实、揭露官场黑暗和权贵骄纵的诗歌。这组诗以鲜明的态度和深刻的洞察,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例如,《重赋》揭示了百姓在沉重赋税下的苦难生活;《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鲜明对比,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新乐府》五十首,从诗歌美刺的角度,对当时的政治社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看法,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现实性。例如,《卖炭翁》就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卖炭老人的悲惨生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他的讽喻诗,也是他惹怒朝廷执政者从而捏造几乎是“莫须有”的罪名把他赶出长安贬为江州司马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年之后,唐穆宗即位,又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歌,擢升他为忠州刺史,两年后,又召回长安,受到朝廷重用,授五品衔,却又因积习难改上书言事,不被采纳,自请外放,先后到杭州和苏州任刺史,827年——也就是他58岁那一年,又被召回朝廷,授三品衔,从秘书监转任刑部司郎,官至副部级。总之,虽然小有波折,大致是逐步高升。这一路的逐步高升,就跟他基本收敛了自己直言敢谏的行事风格转而为“独善其身”有很大关系。同时,他的诗歌创作,也转向以表达闲情逸致的闲逸诗为主。

  829年——也就是他60岁那一年春,他因病改授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一年后,又任河南尹,主掌地方大政三年。然后,职衔变来变去,却一直挂着空名,不再任实职,直到846年75岁时逝世,再也没有离开洛阳。

  在香山寺,曾看到他的一些图片和资料,了解到白居易晚年在洛阳生活十八年,其间又经常寓居香山寺,而且,还和香山寺住持如满和尚经常谈佛论禅结为挚友。寓居香山寺,不但给他带来山水田园美好风光的享受,也让他享尽了人间清闲,写了不少诗歌,表达这种闲情逸致。

  如《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一诗中的“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风袅袅秋虫鸣。嵩峰馀霞锦绮卷,伊水细浪鳞甲生”,就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龙门秋景的自然风光。

  《香山寺二绝》,更是写景抒情言志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作

  “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诗里,精彩描写了寓居龙门寄情山水的美好,也暗示了死后想继续寄寓龙门的愿望。

  白居易的一生,活得崇高而真实,文雅而世俗。他的晚年生活,亦佛亦人,既有佛家子弟的超脱潇洒,也享尽了人世间的诸多美好。

  弥留之际,他向家人和朋友留下了想葬在香山寺附近他的挚友如满和尚的舍利塔旁边的遗愿。他的遗愿,得以圆满实现。

  他终于被葬在龙门东山琵琶峰上,可以天天欣赏龙门山景,俯视伊水流淌,远望对过大大小小的石窟中的千万大佛,和他们一起,静修山水,俯视芸芸众生,也成了龙门山中的一座佛——一座大慈大悲的无量大佛,一座拈花微笑的弥勒佛。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