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乡场上(散文)

作者:廖春波   发表于:
浏览:7次    字数:1841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81745篇,  月稿:6957
凉山州越西县中所镇,每月逢三六九便赶场。在历史上,各部落散居山林,也以此集聚山下,交流货物、信息,维系情感、关系,十分活跃。如今,再过几天就是彝历新年了,州政府办已通知休假一周,年前最热闹的赶场日到来。街道依然是旧模样,低矮斑驳的板壁房,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川流不息的当地人,身穿古朴彝族服饰,多姿多彩,满面笑容。

  公路宽敞,有三轮车,运载着猪,去猪市场。小胡同内,两旁摆摊,密密麻麻,人声鼎沸。稀奇古怪,应接不暇,有修鞋的,还有磨坊,也有爆米花的,滚筒自转在火上,炒熟砰的一声,全装进大竹筐。由彝山雄鹰乐队演唱的歌曲《欢乐彝族年》,通过循环播放,响彻偏僻角落,又增添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浓厚节日氛围。

  “过年啰过年啰

  我们彝家过年啰

  太阳你歇一歇

  月亮你歇一歇

  太阳月亮来相会

  共庆彝族年啰……”

  鸡市场熙熙攘攘。头裹青布、挑花刺绣、戴着耳珠、披衫而行的善男信女,手捧或怀抱大公鸡、扁嘴鸭、长颈鹅、大白兔、小猫狗等,还有挎一竹篮禽蛋,悠闲穿梭人群中的。他们似乎不是在交易,而是在观景,释放无比喜悦的心情。那些活禽东张西望,对外面的世界好奇,也不在意流落何方。在地摊上,待售猫狗更不少,牵绳或装大竹篓,不时卖萌。

  在入场口,有一群狗崽,挤作一团,嘴伸向母犬,吸吮奶乳,毛发皆纯黄,为田园犬。狗是忠诚的动物,彝族人禁食狗肉,人与狗为伴,相处很融洽。两位买主旁观,提起一条条狗,东挑西选,评头论足。狗伸直腿,吊半空中,一动不动,任由摆布,毫不挣扎。它们望着侧边正包皮蛋的老大娘,鸭蛋在她握草木灰的一双茧手里,滚动自如,似小皮球。

  猫也多,是土种。黑猫白猫,应有尽有。有的敞放平地,有的拴于竹椅。兔子乖巧,三三两两,吃着青草。黑山羊被人牵着,一对头角弯而长,温顺地穿过人流。肥猪从车上赶下地,欢奔活跳横冲直撞。背负小孩子的老妇,嘴叼铜烟杆的壮汉,一会儿买一把青菜,一会儿割一块鲜肉。蔬菜摊和肉食铺,全卖的本地产品,原生态,无污染。

  中药材与水果、杂粮、鱼等农副产品也琳琅满目,一字排开。选购者走来走去,或站或蹲在摊点。买卖双方,和和气气,憨厚淳朴。稚嫩的儿童,逗着小猫狗,别人买去,依依不舍。一位彝族少女,仿若汉化,穿牛仔裤,席地而坐,守着山货,面对顾客,露出羞涩微笑。一群小伙子,游荡她周围,还大胆哼着火把节上唱红的情歌《土妹妹》:

  “老记着你的名字

  眼睛像天上星星

  散发着智慧光芒

  温柔像一面湖水

  我的妹妹耶耶……”

  路过的姑娘们哄笑,这群人也一哄而散。帅气冲天的少男,鼻梁长且直,身披查尔瓦,头戴英雄髻,洋溢着青春气息,也惹人喜爱。当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派丰收景象,展现在乡场上,更让人高兴。路边墙根,便有老汉扎堆,妇女交头接耳,谈论家长里短,年景收成。自从脱贫攻坚后,日子越过越舒坦,愁眉苦脸的干人,全场也看不见了。

  走出场,入老街,属龙泉村管辖地,古色古香,弯弯曲曲。幽深处,有土房,至少逾一百多年,转角墙壁上方,开凿两扇小窗,下端一孔,可置蜂桶。一路上,赶场者络绎不绝,普遍背着竹背篓,一边东游西逛,一边买所需的,各种各样东西,不一会儿背篼就装满了。竹编是门技艺,器制不可胜数,如筲箕、箩筐、簸箕,满街有售,精工细作。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越西一带,尚有许多这样的集市,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风土人情,包罗万象,甚至有彝文手抄本,吸引着游客。不仅美景多,美女迷人,美食也纷呈,早点如包子、馒头、稀饭、抄手、小面、凉粉、烧饼,热气腾腾的,油炸土豆、火腿肠等,隔老远闻香。若逛累了,随便找一家店,嗦一碗粉,别提有多惬意。

  特色小吃中,燕麦醪糟,味道是甜的,回味无穷。卷粉也有风味,加配菜和配料,品种繁多,搅拌均匀,卷起来吃。在市场上,还有卖牛的,挑牛的诀窍,少有人知。偶遇马拉车,像人力车,车轮仅两个,还可载客。竹杆横拦,悬挂长辫出售,看老板的帽子,纷纷缠此发辫。菜市区,年货多,蔬果丰盛,粮油齐备,腊肉、香肠等,令人垂涎欲滴。

  三十多年前,我赴邛海边开会,路过西昌等地时,到附近赶场,见识彝族风情,留下深刻印象。现在,冬日暖阳,凉山不凉。“走,去越西赶场”,成为响亮名片。中所集镇,尤具代表。货真价实,诚实守信。人山人海,涌动如潮,仿佛昨日重现,我又返老还童。多么难得的人间圣境,在大凉山隐秘呵护下,保存完好,出乎意料。我还想去,故地重游。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