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北上,在鄂尔多斯高原弯曲成一个“几”字形大弯,黄河至北,其后南下又东流,奔腾到海。“几”字弯的顶部,也就是黄河的最北端,有一座名叫巴彦淖尔的城市,伫立在狼山脚下。
一
今年十一过后,我正寻思着去哪里旅行呢?妻子说,她要到内蒙古巴彦淖尔讲课,问我要不要同行。我当然乐意了,既想一睹内蒙古草原的秋色,又可以“当面”跟巴彦淖尔说声对不起,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把“淖”字读成了“卓”。
飞机一早从渤海之滨起飞,经停赤峰。再度起飞后,不知道啥原因飞行高度大约只有几千米高,舷窗外高山峻岭、河流山谷清晰可以。不知不觉中我睡着了,等到再睁开眼睛,却发现舷窗外竟是苍茫的沙漠。天空湛蓝,沙漠金黄,除了蓝黄并无其他颜色,单调得很。我调动自己有限的地理知识,揣测着飞机下面是什么沙漠?飞机从赤峰直线到巴彦淖尔,其间没有沙漠。如果是飞机绕行的话,从巴彦淖尔西边降落,那么不是乌兰布和沙漠,就是巴音温都尔沙漠,黄沙万顷都止步在巴彦淖尔。正琢磨着呢,飞机又一次下降高度,我看到了黄河一路蜿蜒。在我看来弯曲的河道都是大小不一的“几”字,书写在群山、大漠之中。机翼掠过河面,少顷稳稳地降落在巴彦淖尔机场。
中午时分,我们入住酒店。妻子要备课,我迫不及待地背上双肩包准备来个巴彦淖尔半日游。在酒店大堂,我问服务员有旅行社吗?总台的小姐姐说,我们不是旅游城市,没有旅行社。这话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坦率地说巴彦淖尔旅游服务不是那么完备,但说这里没风景,显然有失公允。
“巴彦”在蒙语里的意思是“富饶的、富有的、丰富的”,而“淖尔”在蒙语里指的是湖泊,因此巴彦淖尔可以译为“富饶的湖泊”。早在原始社会,阴山脚下,黄河岸边,就有人类居住,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天下划分为三十六郡,巴彦淖尔属九原郡,单凭这一点就可谓是历史悠久。悠久的历史注定会酝酿成浑厚灿烂的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边塞文化汇聚于此,使得巴彦淖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涵盖了历史、艺术、宗教、美食等多个方面,丰富多彩。
从自然风光来说,巴彦淖尔毫不逊色,拥有“塞上江南,黄河明珠”的美誉。巴彦淖尔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像一座巨大的屏风横亘于巴彦淖尔的北部。狼山北麓是广袤的乌拉特草原,绿草如茵,牛羊肥壮;狼山南麓则是广阔的河套平原,土壤肥沃,文化厚重。在巴彦淖尔可以饱览浩瀚飘渺的乌兰布和沙漠,领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感受乌拉特草原的辽阔广袤,体验河套平原的富饶丰美和古老文化……
然而,内蒙古自治区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地广人稀,巴彦淖尔也不例外,许多景点与我入住的首府临河区都非常远。公路车只到县旗,包车性价比不合适,租车我对路况不熟悉。所以,我想报一个旅行团来游玩,但确实没有找到一家旅行社。无奈,我决定放弃高山、草原、沙漠,骑上共享电动车在巴彦淖尔市区转转。
二
搜索了一下,发现两公里外有一个“中国河套文化博物院”。博物馆或博物院去过很多,但是以“河套文化”为主题的还是第一次见到,二话不说骑着电动车就过去了。
博物院规模不算小,从一层到四层都是展厅,陈列了五千余件(套)出土文物,集中展示了河套文化萌生与发展到成熟与兴盛的历史过程。与其他博物馆体例大体相同,都是要从远古说起。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浩瀚的海洋。经历了亿万年的时光,海水退去,地面升起,这里呈现湖沼相连的热带雨林特征。当高山隆起的时候,群山围拢之下就形成河套平原,等到一百六十万年前黄河诞生之后,大河奔流,完成了沧海桑田巨变。我这才搞清楚河套平原的地域和来历,并且知道了“河套”一词始于明朝。在此之前,我仅知道家里用来蒸馒头、包饺子的面粉是“河套面粉”,朋友聚会还喝过瓶装白酒“河套老窖”。
对比我“无知”,很能衬托出古人的聪慧。在当时交通并不便利的情况下,阴山河套地区就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地方。从秦汉到明清,无数文人墨客马踏阴山,出入河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河套风光、边关塞上、铁马金戈尽在咏诵之中: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来到三楼,我喜出望外,这个展厅系统展出了阴山岩画,简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早在一千四百年前,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就把阴山岩画写进了《水经注》里:“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后来,考古工作者根据这段文字在狼山地区发现了近万幅的岩画,数量之多、内容丰富、年代悠久,令人叹为观止。
我放慢脚步浏览一幅幅岩画(大部分是复制品),数量最多、凿刻最精的是动物,山羊、野猪、狐狸、鹿、马、牛、兔、狼、虎、豹等,形态各异。除动物画外,还有狩猎、放牧、舞蹈、毡帐、车辆、出行、骑士等岩画,古朴、粗犷、凝炼的画风,反映了原始氏族部落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构筑起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河套人文历史的最好佐证。
岩画就是雕凿或绘画在岩石上的图像,人类最先学会的就是刻与画,而后才学会写字。“逝去的人们已经沉默,然而岩石还会说话”,阴山岩画作为河套地区的文化坐标,历经沧桑、跨越时空,见证了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与人类智慧,成为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无墨天书。
傍晚时分,妻子也来到了博物院,我俩在博物院北边的河套文化公园里随意逛逛。微风卷动落叶,一条小河涓涓流淌,华灯初上,错落的楼宇闪烁着霓虹倒影水中,巴彦淖尔的夜晚绚丽而多彩。我俩在黄河步行街寻了一家饭店,美美地饱餐一顿地道的蒙餐。
三
第二天午后,秋阳晒得身上暖暖的,电动车载着我奔向黄河湿地公园。宽阔的马路上机动车不多,非常适合电动车出行,一刻钟的工夫,我就到达了目的地。
公园里金黄层染,高低错落的落叶乔木挂满黄叶,好像开着一树一树的“黄花”。阳光下,有风吹过,那一树树的金黄便轻轻摆动,几片叶子脱离了枝桠,轻舞空中。赏着秋色,沿小路前行,远远看到一座坐南朝北的建筑,造型像一只飞翔的鸿雁,这是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自史前以来辉煌灿烂的黄河水利文化。我掏出身份证走到入口处,却被保安拦下,他说停电了无法参观。望着馆内黑咕隆咚的样子,我只好穿过广场来到河边。
站在河堤上,我想抒发一下感慨:啊,黄河,母亲河。但瞅着宽阔笔直、平静如镜的河面,一时间有些发蒙,这是黄河?它即便不是咆哮,也该奔腾不息吧?两岸河堤用水泥砌筑,两条直线如同刀切一般整齐,看上去更像运河。河水清澈,但浅浅的,似乎能看到河底,且看不出水的流动,止水一般。
我带着一肚子的狐疑坐在岸边长椅上,望着长长的河面和对岸拔地而起的高楼,而后打开手机展开地图搜索。原来眼前的河准确的称呼是“黄河总干渠”,也就是引来的黄河水,当地人俗称“二黄河”。都是停电惹得祸,要不我会第一时间在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找到答案。
巴彦淖尔或者说与之相邻市县构成的河套地区,处在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背靠阴山,西有贺兰山脉,东边是吕梁山,三山围拢起来的高原,南临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漠在其周边。河套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足四百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二千毫米,这里完全是仰仗黄河水活着的地方。过去人们常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一套”说得就是河套地区。
为了更好地利用黄河造福人类,六十六年前,巴彦淖尔举全盟之力动工开挖总干渠。从磴口县取水,构筑起全长二百三十公里的总干渠,就像把黄河的一段平行地复制粘贴过来一般,再利用地势差异,构成如同毛细血管般灌溉体系,灌溉近千万亩的土地。一马平川的河套平原,有了这样的灌溉渠系,成为塞上粮仓。然后,总排干再将农田退水统一汇入乌梁素海湖,再通过退水渠,将水退入黄河。
望着平静的“黄河总干渠”,我的心情并不平静。我不知道一九五八年巴彦淖尔的冬天有多寒冷,但我知道那是个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年代,那是个机械化水平低下、只能挥锄挖渠和手提肩扛的年代,两万多巴彦淖尔人民凭着一腔热血,创造了科学治水的奇迹,形成了激荡人心的“总干”精神。总干渠与河南林县红旗渠壮举一样,都是世界水利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资料显示,二〇一九年河套灌区被列入(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太阳已经偏西,河岸的风有些凉意,我有些不舍地离开总干渠。忽然想起总干渠的俗称“二黄河”,很容易听成“儿黄河”。不过,我觉得真是叫“儿黄河”也是非常妥帖的,他就是黄河的孩子,从磴口县离开黄河母亲,灌溉农田,滋养巴彦淖尔大地,汇入乌梁素海湖,带着一路上的见闻最终又回到黄河母亲的怀抱。
我坚信,在奔向大海的路途中,“儿黄河”一定会对黄河母亲说起河套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还有奋力奔向富裕生活的幸福史。
2024年12月2日写于大连,题图拍摄于巴彦淖尔黄河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