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流年】三河镇旧事(散文)

作者:叶新和   发表于:
浏览:36次    字数:1991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9篇,  月稿:3

  这个地方的地名确实很特别,叫三河镇。

  很小的时候,三河镇的货郎担子来乡下收鹅毛,所以我就留意这镇的名字。70年代末,常有一位外乡人来乡下转悠,农闲时肩一副货郎担子,不郎鼓直摇,歇在老槐树的树荫底下,担子一落,蒲扇一挥,马上聚集许多庄稼人。

  货郎担子姓田,四十来岁,个子不高,每年都来村子。他是父亲的一位朋友,还是一九五八年省城大办钢铁时的朋友。父亲让我喊他田叔叔,村里的孩子也跟着喊。田叔叔来时,父亲满心欢喜,像走亲戚似的,短则十天,长则半月。每年都一样,收完鹅毛又大包小包拉了回去。

  有一年大雪,田叔叔做不了生意,一筹莫展,又回不了三河镇老家。父亲怕他寂寞,喊来村里会打麻将的几位老人,陪着他打麻将消磨时光。那时家里确实困难,窖藏的山芋都被吃光,母亲到邻居家借米,恰巧被细心的田叔叔看到。这冻天雪地的,田叔叔觉得难为人家,执意要往家走,硬被父亲追了老远才拉了回来。

  田叔叔每来我家,总会带些好吃的。那时物质匮乏,田叔叔每回大包小包带些三河镇的特产,如麦芽糖、牛皮糖、酥糖之类,孩子们嘴馋,见了这些稀罕东西,一哄而光。父亲年轻时特别好酒,顿顿不离,但每顿又喝得不多,他上脸,每次脸都涨得通红。喝完酒,父亲不说话,一个人安静,家人知道又喝多了。每回田叔叔还带一些三河盛产的散装米酒,满满的五斤塑料桶装的。父亲见了酒,脸上乐开花,眼睛眯成一条缝,晚上忘不了与田叔叔小酌两杯,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一桶米酒也够父亲喝上好一阵子。

  三河镇位于合肥西南,古名鹊渚,为鸟雀栖息之意,因巢湖的泥沙淤积形成“渚”。其实是一块莫名高地。早在南北朝时期称为三汊河,明清才正式设置为三河镇。三河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在此处汇合而得名,最终汇入巢湖。

  有一副对联“一桥跨两岸,鸡鸣闻三县”,说的就是三河镇,十分形象。而今三河镇立了一块“三县桥”的界碑,把肥西、舒城和庐江三县连在一起。这三县包括童园、黄营、三淮、建湾四个村子,近上万的人口居住在三河镇这条狭长的“渚”上。有人戏称“鸡叫狗咬听三县”。古三河镇原是繁忙的船码头,各种往来的泊船,舟楫劳碌,在此卸货装货,然后往桥上搬运。

  上了桥,就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人巷”

  “一人巷”有些年头了,地面全是一米的条石铺成,道路两旁白墙灰瓦的老房子,清一色马头墙,旧时人力车由此穿过,一阵吆喝声呼啸而来,行人都来不及躲闪。岸上有一个集市,三县的人们一早赶集,一条土路全摆着地摊。有推车的、肩担的、赶着的,挤挤挨挨,乱糟糟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卖鹅鸭的,有赶着猪羊的,有卖茶干、茶蛋的,有卖油条、豆腐脑的,甚至还有卖老鼠药的。这里有不同的乡音、不同的腔调,有舒城的、庐江的、肥西的,也有本地三河镇的。一条街很狭长,叫卖声、吆喝声不断,像一首变幻的交响乐,激荡在三河镇的上空,余音袅袅。

  这里有一家最大的水产市场,早上簇拥着来来往往交易的人们。水产市场很大,鱼类品种繁杂,有青鱼、草鱼、鲫鱼、鲤鱼、鲶鱼、鲢鱼、黑鱼,甚至武昌鱼、鳊鱼、三角鲂、赤眼鳟、翘嘴红鲌等等,很多鱼贩到这里零售或批发。有时也会卖一些河、蟹、蚌、螺之类。除此之外,水产市场附近还有几家卖鲜藕、菱角、荸荠的鲜货行,各种农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1991年那场大水,整个三河镇浸泡水中,后来又恢复重建,可“一人巷”的盛景不复存在了。

  历史上有个“三河大捷”发生在这里。三河镇作为天然水陆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据说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一举歼灭湘军主力,湘军闻风丧胆。

  小时候,时常听田叔叔讲这里的故事。三河镇这个古老的水乡小镇,至今仍保留着古城墙、古炮台、太平军指挥部的旧址,还有英王府、万年台、李府粮仓等历史遗迹。

  改革开放后,田叔叔不再来乡下收鹅毛。父亲时常念叨田叔叔,很想念这位老朋友,有时饭桌上唉声叹气,想起年轻时与田叔叔在省城大办钢铁的趣事。

  有一年春节前,听说布票要作废。想着当年攒下不少布票,父亲这下可着了慌,一大早,父亲往集上赶去,排队兑换布票,还扯来一麻袋各色各样的布料,终于松了一口气。

  邻村桂花树窑有一位裁缝师傅,一直与我家往来。那时没分家,过年总要请大师傅来家一次,裁裁缝缝,一大家几十口人,也要忙个七天半月,过年能添上新衣。后来,从大人口中得知大师傅是田叔叔的表亲,因为这层关系,父亲说今年还是请裁缝来家一趟吧。

  这次裁缝师傅过来,带来一个意外惊喜,田叔叔不来乡下收购鹅毛,是因为现在很忙。田叔叔做了三河镇粮站站长。

  后来父亲还特地去三河镇看望田叔叔一回。田叔叔很客气,留我父亲多呆了几天,听说我考上大学,还包了一个红包。临走时硬让父亲捎几桶三河米酒,父亲很过意不去,给田叔叔女儿丢了五十块钱。

  八十年代后,包产到户,各忙各的,我们与田叔叔渐渐少了联系。但时常挂念田叔叔。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散文 三河镇 三河 流年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