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王争亚:与古人跨越千年对话的瑰丽诗篇

作者:王争亚   发表于:
浏览:223次    字数:318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00篇,  月稿:0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透彻而又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对于代表着中华民族正统文学的诗词歌赋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厚造诣。他的很多诗词作品与古诗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亦可视为一代伟人与古人之间跨越千年的文学对话。

  在这些穿越时空的对话中,伟人与古人或是针对同一个描写对象吟诵咏叹,描摹写意;有的或是站在同一个地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的甚至是用同样的词牌或名称托物言志,抒发情怀。

  然而,相同之中有不同,在与古人展开千年对话的一些作品中,虽然描写主体、地点或词牌题目相同,但毛泽东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创新型改造和运用的手法,使得作品的意境格局、诗意文采,均远远地超越了古诗词,这或许就是伟人诗词与古人作品之间最大的不同。

  这里,我们不妨从已经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选取几首与古诗词有密切关联的诗作,作一品读赏析。

  一 座 楼

  黄鹤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历史上,诸多文人墨客登楼赋诗的实在不少,这其中,尤以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曾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的《黄鹤楼》最为著名。在此,我们不妨先来品读这首就连大诗人李白都不得不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诗作。

  崔颢的《黄鹤楼》前四句是怀古,“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次是写登楼目之所及的“汉阳树”和“鹦鹉洲。”描述完眼前的景色,最后道出思乡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出,诗人的心境总体上笼罩在一片愁绪之中。

  同样是登一座楼,而毛泽东的所见与所思就大不相同了。1927年春,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一同登上黄鹤楼。就所见而言,崔颢的“眼前有景”是近在咫尺的“汉阳树”、“鹦鹉洲”。而毛泽东则是以超乎寻常的视野,把目光投向水势浩荡的大江大河,投向贯通南北、伸向远方的铁路大动脉。崔颢怀古,只是望着白云遥想仙人。崔颢抒情,也只限于思乡念亲。而作为职业革命家的诗人毛泽东,却有着为中国革命前途担忧的伟大情怀。面对苍茫辽阔的楚天,惊涛拍岸的长江,心情虽抑郁沉重却依然豪情满怀的毛泽东诗兴涌动,不禁吟出了激昂慷慨的词作《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词中描写了作者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大革命失败前夕危急形势的深切忧虑和苍凉心情,表达了伟人澎湃的革命激情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与决心。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使事用典,信手拈来,词的思想境界和美学意蕴堪称完美融合。

  同样是写黄鹤楼,但两首作品的境界、格局、气势无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一 片 海

  这片海指的是渤海海域。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制服袁绍父子割据做后盾的乌桓贵族,在公元207年亲率人马北征乌桓,于秋天班师凯旋时路过北戴河一带的碣石山,在此登山观海后,写下了千古名篇《观沧海》。

  1954年夏天,毛泽东来到了北戴河,非常精通古诗词的毛泽东自然联想到曹操曾在碣石山留下的不朽诗篇,因此每当工作疲劳稍事休息、出门观海或下海游泳后他总会念念有词地吟诵曹操的《观沧海》。他还找来地图查证,并确认“曹操是来过这里的”。伟人对曹操及其诗词的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这天,北戴河海滨狂风骤起,暴雨倾盆,海面上白浪滔天。向来不惧风浪、敢于挑战的毛泽东兴致勃勃地与工作人员一道踏浪下了海。在波浪翻滚的大海里,毛泽东畅游了一个多小时。上岸后,他坐在藤椅上,面对浪卷浪涌的大海,回味搏击风浪的感受,诗人抚今追昔,思接千古,与被他称之为“真男子,大手笔”的曹操展开了一场超越千年的隔空对话,一首气势豪迈的词作《浪淘沙•北戴河》由此吟咏而成:“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是一首情景融合、以景抒怀、说古论今的杰出史诗。作品缅怀千古雄杰,讴歌崭新时代,壮歌抒发感怀,追步雄豪诗风而又超越前者。尤其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两句揭示了全篇的主旨,堪称点睛之笔。

  曹操的《观沧海》虽不失也是一首千古名篇,但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怀之词,整体基调也略显苍凉悲壮。与毛泽东的《北戴河》诗作所表现出来的历史纵深感和时代自豪感相比,无疑逊色许多。

  一 座 山

  一座山即为“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的庐山。庐山不仅有雄伟奇险的美丽景色,还有厚重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歌颂庐山的名篇佳作也非常之多。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无疑当属大诗人李白写的那首《望庐山瀑布》。其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可谓脍炙人口,众人皆知。这首家喻户晓的诗作通俗易懂,用词夸张,画面感很强,不能不说是一首好诗。但诗词的境界终究还是停留在就景写景的层面上。

  1959年6月29日,毛泽东登上了庐山,水光山色,尽收眼底。第一次登上庐山的毛泽东,被庐山的秀美景色、万千气象所陶醉,不禁触发灵感,由此为庐山留下了一首豪放之歌:“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相比于李太白诗词内容的直白与浅显,毛泽东的《登庐山》则是境界全开,意蕴深邃。创作这首诗,毛泽东没有就庐山写庐山,而是立足于全中国这个制高点,着眼于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有力地回击了反华势力的叫嚣,尤其是“冷眼向洋看世界”这一句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蔑视一切反华势力、“我自岿然不动”的铮铮傲骨。伟人看的是一座山,想的是全世界,歌颂的是人民群众。面对同一座山,在不同诗人的眼里为何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和写法?答案很简单,因为诗人的境界不一样,高度不一样,格局不一样。一代伟人辽阔的胸襟、放眼世界的宏远壮志,对国际形势的冷静分析,对人民期盼国家旧貌换新颜愿景的倾心关切,在这首诗中表现的一览无余。

  一 枝 梅

  千余年之前,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主张北伐抗金而受投降派打击、内心愤懑抑郁的情况下,写下了一首《卜算子•咏梅》。诗人在词中以“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凄楚苍凉和“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孤芳自赏,表达了一种苦闷和无奈的心境。

  1961年岁末,毛主席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联系当时国内处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国际上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疯狂攻击中国共产党的困难形势,不禁有感而发,毛泽东以“反其意而用之”的手法创作了一首与陆游词作原调、原题的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通过对梅花俊美而坚忍不拔形象的塑造,形象地隐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谦逊磊落,藐视各种困难的优秀品格,并以此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作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和意志。毛泽东在词中运用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了“梅花欢喜漫天雪”那样一种无惧风雪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谦虚低调品格,完美地实现了寄意于物的效果。

  同样是写梅花这一自然意象,在古人的眼里,梅花孤独寂寞、凄凄惨惨。而在毛泽东的笔下,梅花傲雪凌霜、战天斗地。两相对照,高下立判。可以说,毛泽东这首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这恐是包括陆游《卜算子•咏梅》在内的所有古诗词均是无法与之比拟的。

  “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作为堪称史诗的优秀文学作品,毛泽东诗词既是他个人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记录。观照大时代,展现大视野,营造大气象,彰显大境界是其作品最为典型、最为鲜明的品格特征,这或许正是其他任何时期的诗词所望尘莫及的。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