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王金明:说说“殡改”

作者:王金明   发表于:
浏览:45次    字数:228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9篇,  月稿:0

  这次在京召开两会期间,有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安徽省阜阳市颖州区九龙镇五坑村的书记闫永志提议,建议不强制火葬,实行土葬深埋。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对闫书记这种超接地气的提议和代表干万民众的质朴发声非常赞同,并就殡改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一些个人观点和感受。

  我们这里实行殡葬改革迄今为止已近十年,这十年间,我连续送走了几个亲人和乡邻。每次殡仪馆亲历亲闻那场景,总在脑海萦绕,挥之不去,让人百思不解,心绪难平。以前老人去世后,遵从乡风民俗,请风水艺人择好祭日,入殓师穿好寿衣寿帽寿鞋把逝者小心翼翼轻放入棺木,棺内填满扬开的消毒石灰和死者生前的一些主要用品,再把棺盖随放在棺材上面,周边留上几公分缝隙,静放在灵堂,本意是让死者的灵魂享受晚辈亲人的哭泣思念和对亡魂的祭奠超度,在人生最后一程享受亲友及晚辈虔诚的祭拜,给予最高的礼遇和尊重。待出殡时再盖好棺盖,黄钱纸糊严封口,再由八个大汉组成“八仙”,晚辈扶柩,八抬八托送上山,让其魂归故里,入土为安,延续中华传统的礼制。这种入殓盖棺祭奠民俗的方式,也是对逝者的尊重和悼念的最佳方式。自殡改实行后人死去,虽然也穿上寿衣,但一直冷冰冰摊放在那里等着灵车来拉尸,因为时间上完全不能自由把控,一个乡范围内仅一部运尸灵车,有时方园几里同时好几个人去世。开灵车的人到后,他不会在乎现场的肃穆气氛和死者亲属的悲痛感受,开口第一件事就是推销“骨灰盒”,各种价格,都是一干多、或三至五干……直到生意敲定后,再拿出一个带拉链的长塑料袋,把死者装袋塞进金属尸棺,再一路颠簸摇晃,即使翻山越岭,隔河渡水,都是送至殡仪馆,排队等待焚烧。无论酷暑炎夏,烈日当空;就是狂风骤雨,严寒冰冻,一律都要遵守执行,于死者亡魂,是亵渎不敬。于丧门孝家,是遭罪剜心。火化回来,既无统一公墓,也无规划陵地,一切过程仍与殡改之前相同,除了把死者烧成一把灰烬,费了一通舟车劳顿,淌了一路悲酸泪水,花了一笔昂贵不菲的骨灰盒钱,一切都是照旧,仍葬于荒效野外。吃喝铺张之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祭奠过程比殡改前耗时更长(因为火化前后准备工作要用时二天)。这样的殡改着实毫无意义,劳民伤财。如果禁烧秸杆、禁燃烟花是为了不污染空气,环境保护,那殡仪馆的烟囱排出的烟尘或分解出来的气体和异味,污染只会更甚。真的是怕浪费土地资源吗?广阔的农村,处处都是荆棘丛生,野植肆虐,田地荒芜。县城周边及开发区,那么多征用的良田熟地一年又一年躺在那里静待荒废搁置,等待开发利用……这种不切实际的殡改,真的有悖于常理,也不合民意。殡仪馆所见所闻那一个个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的悲惨场景也正是人民群众内心的嘶喊和宣泄。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土葬文化思想在质朴的国人思想观念中已根深蒂固,植入骨髓。中国这代逝去的农民是最伟大的农民,他们为共和国的建设无私奉献,参加抗美援朝,三年困难时期忍饥挨饿、大炼钢铁,挑河渠平塘堰,上交爱国公粮,交纳农业税费……数不胜数的辛劳和血汗,他们的晚年生活不能享有体制内退休人员的优厚待遇,都是活到老,做到老。他们最大的奢望就是,死后能全尸保留,睡上一口好棺材,入土为安。在他们潜移默化的传统理念中,人生再豪华的家园,也是暂时的栖身之处,只有坟墓才是永久的归宿!

  我至今记得,四年多前逝去的母亲那最后留下的心愿,她说,什么都不怕,就怕被火化烧了……她说这话当时,我是控制住情绪,按捺住泪水,凄然地苦笑,编了一个“美好”的欺骗谎言,我说,“这个上面是有规定的,上了九十岁的人就不去火化”(母亲那时已近九十)。母亲听完,默默地点头,似信非信!

  每个时代总有一些改革方案和措施不尽人意,当年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今天看来就是前车之鉴!做为一个生长于农村,长期与低层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60后农民,我所表达的也是绝大多数低层百姓的心愿,殡葬改革初衷是提倡节勤节俭,丧事简办,然而改革时至今日,不仅没有减轻负担,反而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开资和浪费,殡改完全不宜在农村推行,应立即叫停止损,尽快回归恢复土葬,不要强制火化……千百年来,除了帝王将相、名门贵族的墓地,至今为止,真的没有哪个平民百姓的坟墓防碍了国家用地,阻挡了重大工程建设。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平整改造,多少新坟古墓,都是集中迁出葬于偏僻荒山野岭。本世纪的土地整改和退宅还地,凡是在动工范围内的坟墓,由政府出资补偿,坟主自行迁出,无论涉及谁,都是无条件配合,不可阻碍工程实施。中华文明古国自古至今,几干年传承的土葬文化,保留下来的坟茔古墓,都是埋在荒效野外、深山老林,历经岁月荏苒,饱经风雨沧桑,任凭风吹雨打,零落成泥碾作尘……

  中华民族是一个生生不息、强大不屈的优秀民族,中国农民是最勤劳勇敢,热爱祖国、热爱党的守法公民,只要祖国需要,他们随时听从召唤,挺身而出,即便有些暂时的不公和委屈,他们也能默默的承受和理解。他们向往土葬,希望回归土葬。期盼这种最纯真朴素的愿望,最真挚的民意心声能引起党中央高层和各级领导慎之并重视。任何一种好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出台,总要经得起时间见证和岁月考验。并能造福于民,老百姓拍手称快,双手拥护。如果强行推动实施,百姓对此话题谈之色变,讳莫如深,又噤若寒蝉,于国于民都是逆天意、违民心,百害而无一利。这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更要时刻记住习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神圣宗旨和主题教育!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彭嘉伟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