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关将至,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曾经那么期盼的过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怎么就淡了呢?
每个人自记事起就热切地盼望过年,我也不例外。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姊妹多,正所谓“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何况我还是女孩子中的老四呢!而过年就可以有新衣裳穿。平时的生活蒸个鸡蛋都是加餐,过年却有鱼有肉有鸡吃,谁不巴望饭食的丰盛?过年燃放烟花爆竹,玩龙灯穿马灯叠罗汉舞狮子,哪个小孩不爱玩渴望热闹?过年口袋里装着葵花籽,手里拿着甘蔗,走亲戚有好吃的有压岁钱,怎不感到幸福似蜜甜!
农耕时代的过年是一种狂欢,是对一年辛劳的总结,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祈愿与展望,因此它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叫“春节”,是迎接春天的节日,意在辞旧迎新。
人口大迁徙后的过年则是一种乡愁,侧重的是家人团聚,在外的游子、打工人回到家乡,所以有了每年为期近一个月紧张、繁忙的春运。
乡愁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外延便成了爱民爱国。譬如余光中的《乡愁》,譬如蒋介石的乡愁,本可以往祖国统一路上走,可惜彼时蒋已为人所控。历史上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乡愁,项羽的“无颜见江东父老”亦是乡愁,李煜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更是乡愁……
曾经年少向父母长辈获取爱,而今换成向父母长辈回报爱,向孩子输出爱。从年少无忧无虑、欢天喜地地过年,变成了人到中年的“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肩上扛的满是责任与担当。最满足的事莫过于带上大包小包,回家和父母团聚,向亲友问候,那是奋斗的动力所在。而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年少时感受到的温暖与爱,总是慰藉着心灵,催你前进,促你自新。都说幸福的童年治愈着一生。
由于职业所需,医务人员的作息并不能和大多数人同步,长期的春节期间值守更让我们平淡了对年的态度。在我们心中,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健康的作息,健康的饮食,健康的生活,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这也是疫情三年,国家遵从为人民健康负责的宗旨,进行管控的原因所在。而三年后选择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春节,人们如久旱逢甘霖般欢欣鼓舞……
如同树有树的年轮,我们的每一年都有新的经历与故事,尽可能让每一个今天比昨天精彩,每一个今年比去年进步;即便逐渐老去,也对新芽奉上养分献出爱,成为慈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丰盈着孩子们关于年的记忆,温暖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