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

陈祥发:从丰都知事到省委书记

作者:左下方的鱼   发表于:
浏览:341次    字数:264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6篇,  月稿:0

  刘愿庵,1895年生,陕西咸阳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弃学奔赴南京,拥护孙中山,参加学生军,声讨袁世凯,后一度在川军任职。1923年初,他参加了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在成都组织的学行励进会,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刘愿庵被推举为叙州五卅惨案后援会负责人之一,领导群众开展反帝爱国斗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任中共重庆地方执委会委员兼中共成都特别支部书记。1926年冬,他在川军中开展兵运工作,配合刘伯承等领导的泸(州)顺(庆)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刘愿庵领导成都党的地下组织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斗争。1927年9月起先后任中共四川临时省委秘书长和省委宣传部主任、宣传委员会书记。1928年4月任中共四川临时省委代书记。同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党的六大,当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六大后,刘愿庵领导了四川省委的重建工作。1929年4月,他发动和领导了万源固军坝起义,在川东地区树起了一面武装斗争的旗帜。同年6月,领导了邝继勋、罗世文等发动川军第二十八军第七混成旅的遂(宁)蓬(溪)起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总指挥部。中共四川省委正式成立后,刘愿庵任省委书记。面对反动军阀疯狂镇压革命群众,捕杀共产党人,摧残中共党组织的白色恐怖。刘愿庵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地应付各种复杂困难局面,坚持斗争,为恢复和整顿四川党的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党的损失,做了大量工作。

  1930年5月5日,由于叛徒出卖,刘愿庵被捕。他坚决拒绝了反动军阀当局的劝降利诱和死亡威胁,大义凛然,无所畏惧,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他针对反动派的诱降说:“信仰不同,不可能同路。共产党追求的是真理,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不是什么歧途,而是一条光明之路!”5月7日,刘愿庵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时年35岁。

  本文重点说说他在丰都知事职位上的德政。

  赴任途中,“走丢”了“县大老爷”

  1922年12月,一个严寒的冬天,刘愿庵身着学生装,提着衣物箱来到丰都城住进拐驿门的“鸿宾旅馆”,他白天到街上、茶馆、市场调查民情,晚上回旅馆与旅客聊天,听他们倾述自身和亲朋好友遭遇的诸多不幸,还为老百姓写了十多封申冤的诉状。到了第八天,他才到县衙报到,被门卫带到衙署内。禀生出身、即将卸任的县知事罗襄正正为三次率全体衙员司到河边码头迎接刘知事落空而焦急不安,不知发生了何事。当他看见门卫带进一位年轻人,即令卫队长严词盘问。当得知年轻人就是新到的知事刘愿庵时,不禁大吃一惊,但随即流露出一种轻视的表情,心想值此乱世,就你这样,能当此重任吗?刘上任后,取缔了县衙的门卫制,清理了一批冤案,释放了100多名无辜群众,抵制了军阀杨森部一师二旅强迫筹款50万银元的指令,整顿了团队,清理了财政、田赋税收,废除了各种苛捐杂税,很快在民众中树立了威信。

  知过即补,亲自请回县府秘书

  1923年,贺龙率部队来丰都不久就去拜见了刘愿庵。刘考虑到贺龙来丰都供给问题还没有落实,便主动提出:“需不需要筹备军饷?”贺龙想到部队生活已非常困难:“当然要,但我就是怕老百姓有困难呀!”刘愿庵已知贺龙是正直耿介之士,很有把握地说:“筹备军饷之事,包在我身上。”

  刘愿庵迅速把任务分配下去,并派秘书去催交,但农民的生活极度困难,无法交军饷。刘愿庵误认为秘书办事不力,便撤了他的职,自己去催办。他发现农村苛捐杂税繁多,负担极重。他这才知道委屈了秘书,便请了一乘轿子,亲自去请回秘书。

  后来,贺龙知道了这件事,感到刘愿庵了解民情,为人正直,深受感动。他又来到县衙,对刘愿庵说:“我已教育官兵,尽量节约开支,减轻地方上的负担。刘知事,群众的苛捐杂税应该废除才行啊!”两人彻夜长谈,越谈越起劲,自此建立了深厚友谊。

  杀掉恶霸,开除作恶的团总

  刘愿庵任丰都县知事时只有二十八岁。由于他过去经常接触工农群众和士兵,深感人间的不平,在“五四”运动中又深受爱国民主思想的熏陶,所以他在丰都县知事任上,一反过去的官僚作风,为民作主。他平时布衣草鞋,生活俭朴,严词拒绝馈赠、说情,县人都称道他“年少多才,人不敢与私语”。

  1923年三月,刘愿庵接到许多县人对许春樵的控告,经多方调查,许春樵是树人地区的团总,依仗他的儿子在外作官,在树人、十直、开峰一带作恶称霸,民愤极大。刘愿庵将实情告诉贺龙将军后,于清查户口时将许逮捕,审明罪行,由贺龙部的赵营长将许春樵押赴刑场执行枪决。这一举动,尤如石破惊天,土豪劣绅无不惊恐,老百姓则拍手称快。树人地区的老百姓数百人敲锣打鼓,步行四十余里到县城放鞭炮,给刘知事和赵营长分别送了“德政”。又一作恶团总名陈合清,见许氏被杀,心惊肉跳,亲自到县衙辞职,刘对他说:“你来得好,我正要开除你,你辞职不行,要开除你才能赏罚分明”。

  遭难获救,认清旧社会之黑暗

  不久,贺龙去涪陵驻防后,由友军陆柏香部即陆营驻丰。

  在陆营驻丰期间,陆柏香多次威逼刘愿庵为其筹集军饷,刘愿庵体察民情,深知军阀混战频繁,横征暴敛,人民负担沉重,且丰都地瘠民贫,从一九二0年到一九二三年的四年中,预征粮税已扣越一九四一年,加之一九二0年陈兰亭旅攻占丰城时,将县内积谷二万八千余石盗卖一空,因此刘愿庵拒绝为陆营筹集军饷,为此激怒了陆柏香。在一天夜晚陆派兵去县衙,请刘知事到营部议事,刘愿庵明知陆耍阴谋,去后定有危险,但他襟怀坦白,临危不惧,从容去到营部禹王宫,果然不出所料,一去就被扣留起来了。

  这时,恰逢贺龙率队复返丰都,旅部住在财神庙内。贺龙得知刘愿庵被陆柏香扣留的消息后,十分震怒,当时通款陆营所在的一军,并命令赵营长夜袭禹王宫,提走陆营枪支,救出刘知事。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夜深人静,贺龙令赵营长带一连人将禹王宫包围起来,出其不意地把营门岗哨剪手拖出,赵营长旋即带人冲进陆营驻地,大喊“缴枪不杀”,陆营官兵从睡梦中惊醒,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便被乖乖缴了枪。刘愿庵因而得救。

  离丰革命,“德政碑”彰扬功德

  在刘愿庵获救以前,因他从严治理县政,深得群众拥护,人人都称他为刘清官,但却引起了土豪劣绅和驻军官长的憎恨,纷纷跑到杨春芳那里去告状,而杨本人对刘愿庵的作法也早已不满,便下令革除了刘愿庵的知事职务。这次被捕获救后,刘愿庵深感社会的不平,于是就听从了贺龙将军的劝告,放弃仕途,离开丰都,回到成都从事教育事业,不久就结识了恽代英,以后就参加了革命活动。

  刘愿庵走后,丰都人民对他十分敬仰,为了表彰他的功德,给他建立了德政碑。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物散文

查看更多人物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