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太平洋的岛国瑙鲁,生活着一种鸟儿,它每天清晨离开海岛飞向大海,晚上又准时飞回来。当地渔民就根据此鸟的去向,来判断鱼群的活动地点,又顺着它们飞行的方向出海或返航,故此称其为“导航鸟”了。
如果说瑙鲁的“导航鸟”,是无意之中为渔民出海提供了“导航”服务的话;那么在非洲的热带森林里的“引路鸟”,却是有意而为之的。
“引路鸟”特别喜欢吃野蜂蜜和野蜂幼虫,一旦它发现了野蜂窝时,便会立即飞来向人们报告,等待人们穿上防蜇的衣服,带上挖掘的工具之后,它便兴高采烈地飞在前面为人们引路,帮助人们找到蜂巢。尔后,它便飞落在附近的树枝上隐蔽起来,以防被野蜂蜇伤。当人们取下蜂窝之后,它就会立即飞到人们身旁,然后高声鸣叫着,向人们索取“报酬”。
更为有趣的是,据当地人讲,如果有谁在取到蜂蜜后,没有给这种灰色的小鸟应得的“报酬”,那么他就会受到“引路鸟”的报复,下次说不定就会把你领到有豹子或狮子的洞穴去。当然,这也仅是传闻而已。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像“导航鸟”和“引路鸟”一样,很多鸟儿都具备令人惊诧的特异功能呢!
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森林里,有一种“织布鸟”。它们在营造巢舍时,首先将选择好的细草、柳树纤维、嫩绿的植物细茎等柔软的材料,从四面八方叼向营巢之处。然后,雌鸟在里边,雄鸟在外边,不停地用嘴衔着材料由里到外、从外到里,就像织布的梭子一样往复传递。没多久,一个吊篮式的空中巢舍就建成了。
在印度、斯里兰卡和缅甸等国,生活着一种名叫缝叶莺的小鸟。它们具有非常高超的“裁缝”本领,可以用自己尖尖的喙做针,把芭蕉、香蕉、野牡丹等植物的大型叶片的边缘刺上许多小孔,然后用植物细茎做线,一针接一针地缝制成一个“袋子”,作为自己的巢舍,并在这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人们在观察中发现,这种“裁缝”活儿几乎全由雌鸟来完成,而雄鸟总是坐享其成,当地人们称这种鸟为“裁缝鸟”。
在印度,还有一种叫做“巴耶”的鸟儿。这种鸟儿非常爱美,习惯于把自己的巢舍装饰得特别漂亮,而且还特意安装上“荧光灯”来照明。每每到了繁殖季节,它们早早地就建好了“新房”,雌鸟开始生蛋的时候,雄鸟便飞到泥塘旁,从那里衔回粘泥,然后贴在“产房”壁上,并从丛林中捉些萤火虫来,一只接着一只地将其镶嵌在湿泥层的表面,把“产房”里照得通亮。夜幕降临后,鸟巢内外荧光相映,就像点起了一盏盏神秘的彩灯。
在非洲西部的基尔森林里,有一种胜过印度“巴耶”这种借光鸟的“萤鸟”,它竟然会自己发光。这种鸟除了头部和翅膀上长有羽毛外,其它部分只是覆盖着一层卵圆形的淡黄色硬壳。一到晚上,它的全身便会发出闪闪光亮。据科学家们研究表明,在这种鸟的躯体表面的硬壳里,生有一种可以发光的细胞层,在这种细胞中含有一种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就是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之下,荧光素与氧气相化合,从而发出荧光来。当地居民都喜欢,将捉到的萤鸟用笼子喂养起来,以便在夜间外出时,提上鸟笼,当做灯笼,用来照明。
在布隆迪,有一种名叫“司本达”的鸟儿。这种鸟的嘴特别大,目光十分锐利,嗅觉灵敏得出奇;它一旦发现狼的踪迹,就立即用它那富有弹力的舌头,把石块弹到四五十米以外的狼身上,速度就像刚出枪膛的子弹一般。
在中美洲的尼加拉瓜,有一种名叫“沙利特”的鸟儿。这种鸟儿浑身乌黑,脖颈很细,肚子膨大,状如一只大瓶子,其内充满了液体,而这种液体竟然是一种很好的灭火材料。无论何时何地,这种鸟一旦发现有火情,就会立即成群结队飞抵现场,奋不顾身地投入“救火”战斗。只见它们不停地将肚子内贮存的液体,由口中喷射出去,直到把火扑灭才肯罢休。为此,当地人们称这种鸟为“灭火鸟”。
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等地,有一种奇异的“送奶鸟”。这种鸟儿的雌性,其腹下长有一个膨大的贮奶囊,贮存着从体内分泌出的具有丰富营养的奶汁。由于这种鸟不是哺乳动物,无需用奶汁来喂养幼鸟,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它就要飞去让人帮它挤出奶汁,供人们食用。所以,人们就给它起了个“送奶鸟”的雅称。
2023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