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周燎原:卖冰糕

作者:周燎原   发表于:
浏览:65次    字数:135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93篇,  月稿:0

  地处川西平原的鱼凫古城温江,夏季来临时也是烈日炎炎,暑气闷热。由于地处四川盆地的盆底,高温天气像一个笼子罩着大地。这时候,若是街头一声卖冰糕的吆喝传到耳边,让人顿时感觉精神一振,一丝丝清凉甘甜瞬间从舌尖就窜进肚里。

  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温江还是个小县城,街道上的商店寥寥,不似现在林立众多。那时候,要想吃到一块冰糕,主要还是从个体小贩手中购买。于是乎,在炎炎夏日,卖冰糕的小贩们就成了这座古老城市的一道风景。

  在街头巷尾卖冰糕的小贩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有自己固定的摊位,一类是沿街流动的叫卖。共同之处都配有一个绿色木箱(冰糕箱)。估计有人会感觉诧异,装冰糕的竟是个木箱子,咋不是个冰柜呢?那时冰箱尚属奢侈品,何谈冰柜。木箱四方四正,外层涂色以绿,白为主,内层附有泡沫隔温层,上层有个圆形孔,不大,可容一手进入取放冰糕。据说有人为了加强隔热保冷效果,又加了层厚毛巾。木箱与冰柜保温效果有天壤之别,冰糕卖到最后,剩余的往往已经有点融化,但那时条件确也简陋如此。商贩们从冰糕厂取回冰糕后,各人或回到自己的摊位,或沿街吆喊售货。于是在夏天的热烘烘的空气里便传来阵阵吆喝声,冰糕,冰糕……

  冰糕的类型有豆沙,牛奶和水果,价格一般是几分钱,多数商贩把价格定在五分钱,可能一五一十好计算入帐。虽然只有小小的几分钱,但大部分人也不是想吃多少就多少地敞开了吃。人们买一个不太困难,但也蛮珍惜地含在口中,细细品尝那入囗的冰凉和甘甜。有的人囊中羞涩,又偏好这一口,于是去问问小贩有没有融化的冰糕,可以廉价购得。由于冰糕是木箱存放,保温效果差,时间长了,冰融化成水,慷慨处理也可止损。于是一、两分钱的交易也让双方都满意双赢。

  在街头卖冰糕的小贩不少。这些商贩中,年龄稍大的大妈通常在街上找个人流量大的口岸,支一柄大伞,有的甚至就在树荫下设个摊位,自己坐在小凳上,守着冰糕箱,闻听着车马声,眺望着行人过,耐心地等待买主(很佩服她们的耐心,是因为那时候没手机玩,守摊人只有看着街上的车来人往来消磨时光)。而壮年男性们,也有少数妇女,则是骑个自行车,把箱子捆绑在后车架上,或者自己做个小推车,把冰糕箱放车上,推着骑着沿街叫卖,以这种方式冰糕销量更快一些。有舍得干的,还出城远行到乡村农舍,把冰糕送到了田边地头上。

  自古市井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虽默然无闻于史书,但他们身上也有优秀的品质。无论是一人一摊的守候,还是推车行走的叫卖,在炎炎夏季,头上烈日烘烤,周围空气燃烧,脚下地面滚烫,人空手出去走一转,衣服前胸后背都湿透,可知卖冰糕赚这几两碎银不是件轻松惬意的事。尤其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温江街上曾有个精瘦肤黑的青年小贩,别人沿街叫卖是用小推车推着冰糕箱,或者骑自行车带起,而他则是背着冰糕箱,戴着草帽,在骄阳下靠脚板步行售卖。买冰糕时,瞥见他脸色通红,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内心不由赞叹一声,发得狠哩(吃的苦)。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商业越见繁华。商场超市触目即是,冰柜冰箱早已淘汰了简陋的木箱。冰糕家族是添丁加口,华丽繁多,什么棒冰、雪糕、冰淇淋……听说最近还混进了个雪糕刺客,一不小心就刺破你的钱包,让你心头凉凉一下。当然现在人们尽可以方便地选购,而那街头巷尾"冰糕、冰糕"的吆喝声也成了昨天的回忆。

  2022/07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冰糕 周燎原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雨泽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