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王晓光:我的军人母亲

作者:克里斯   发表于:
浏览:9706次    字数:1750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7篇,  月稿:0

  我的母亲90岁了。年轻时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黛眉杏目,回头率超高的母亲,芳华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稀疏的白发,密布的皱纹,佝偻的腰身,蹒跚的步伐,岁月无情地钝化了母亲的姿色,肌肤不再光滑,容颜不再美艳。然而母亲再怎么变化,始终都是我心目中最漂亮的妈妈!!

  母亲是享受离休待遇的老干部,之所以有如此待遇,是因为母亲“根正苗红”!跟父亲的经历十分相似,母亲也是“红小鬼”,只不过父亲14岁当兵,而母亲参军时刚刚13岁。我至今没整明白,出身大家闺秀的母亲,在年少之际,会选择从军之路,而且是姥姥亲自送到山东野战军下辖的“军工部”。每每问及缘由,妈妈总推托记不清楚,我猜想是否与姥姥的婚变有关!!

  如果说家庭环境造就了母亲的倔强与率真,那么从军经历则练就了母亲的勇敢与坚韧。经历了被“劝退”的失落与彷徨,经历了苦与痛,伤与死的体验,经过“前辈”的呵护与指导,经过枪与炮,血与火的洗礼,在炮火纷飞的硝烟中,亲历了战友的生离死别,母亲一步步褪去了原本的矫妮,羞涩,封闭,胆怯与恐惧,由一名勤杂员,护理工,卫生员,护士逐渐成长为一名果敢,干练的“白衣战士”。母亲所在的部队也由山东调防江苏,母亲随部队参加了“渡江战役”,第一时间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解放后,母亲被送去部队的医校学习,毕业后分配至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附属医院,曾任刘伯承元帅私人医生李治将军的随从护士。1956年母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母亲调任宣化炮兵学院门诊部,成了一名儿科医生。

  因为父亲忙于“军建”,无暇顾及家人。也由于60年代一次医疗事故对母亲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阻碍了母亲在事业上的发展。我印象中,家里四个孩子早期的抚养与教育全由母亲操持。有三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受大环境影响,上初中的我,一度经常逃学、翘课、贪玩嬉闹,严重时惹得“工宣队”的老师登门家访告状。知道了如是情况,母亲自是心急火燎,但还真沉得住气并把稳了我的脉——吃软不吃硬。母亲先当学生,再当先生。向名师求教有所心得后,给我讲荀子的《劝学》,讲培根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是母亲的循循善诱,谆谆告诫,无数次的苦口婆心,偶尔也上些小手段,让我逐渐懂得了学以求生,学以安身,学以成才,学以报国的道理,令我回心转意,真正开始重视学习,进而喜欢读书,自觉学习,重回正确的人生轨道。

  1970年我随父母举家迁居内蒙包头。由于异地转学之故,初中毕业,16岁的我竟然无学可上,被分配到“包头二机厂”做工。此时的母亲坐卧不安,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原本清高孤傲的母亲,四处找人,据理力争,最终硬是让有关部门“臣服”,破天荒地安排我“留级”,重上一年初三。正是由于母亲的执着和一片苦心,原本空白的初中知识被重新拾起,奠定了我的学习基础,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1976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随遇而安的我无意参考。也是由于父母亲的坚持与劝导,我在最后时刻回心转意开始备考。由于当时在河北宣化通用机械厂做工,为了有更多的复习时间,我争取到一个月的“小夜班”做工。下了夜班回到家,我会按照计划表看书复习至凌晨4:00左右.每到凌晨,妈妈会抱着病躯,端着一碗加了糖的荷包蛋,催促我吃掉。多少次,当看着疲惫的母亲一脸倦态地转身离去,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心底暗自发誓,一定不负母亲殷殷之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77年初的高考中我“金榜题名”,如愿考入了北京钢铁学院。录取的消息传来,妈妈乐得合不拢嘴,脸上写满了幸福与满足,并再三叮嘱我,从零开始,勤奋学习,不负年华!

  实事求是地讲,每逢人生的关键时刻,重要关头,母亲都给了我正确的引导,倾心的扶持,持续的激励。母亲用其孱弱的身躯绽放了我的人生精彩!母亲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情,教育之义,罄竹难书,终生难报!

  2010年父亲病逝后,本想接母亲到马鞍山与我同住。可是固执的母亲不愿离父亲而去。我只能利用节假日的空儿,回合肥陪伴母亲。

  而今,母亲真的老了。今年“五一”回家时,母亲凝视儿子良久,不停地抚摸着我的手,嘴里喃喃地说道儿子回来了。此时此刻,我在母亲的眼角看到一抹晶莹,和一份对儿子的深深依恋!!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何为孝悌?其实母亲啥也不缺,人生暮年,唯独期待一份亲情的陪伴......我当努力为之!妈妈,子女们爱您,愿您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