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宝钗的燕窝,是黛玉的一个妥协
宝钗和黛玉的关系,有个质的变化,就是黛玉说错了酒令,宝姑娘私下指出,提出了不要看杂书,怕移了性情,这个观点,黛玉未必承认,她始终认为那些书,词句极美,有值得一看的的地方,可是吧,宝钗的观点有她的现实性,贵族小姐们,有太多的规矩,她要在那个圈子里生存立足,还有林家千金的体面,自然不能让人知道,她看姑娘们不能看的禁书,那些书不合男女婚嫁父母之命的规矩,那些让贾母说的荒唐不堪的书里,最大的进步就是挑战了父母之命,他们是自由恋爱,或者说,女人的主动,让男人有了成就感,落魄的书生,有个千金小姐的垂青。
1、接受宝钗的燕窝,是黛玉的一个妥协
不管是西厢记还是牡丹亭里的女主,都是感情上的主动者,她们爱就爱了,她们有内心是自由的,情感是自由的,当然,结局也是悲凉的,只不过,把心动当成了一生的向往,心动之后,她们付出了极为悲凉的代价。
打动黛玉的是她们的自由,她们的精神世界是自由的浪漫的,为了爱情,她们愿意为之努力与拼搏,这是让黛玉羡慕的,当然,黛玉不能,这些女孩子,无一不是有一个老母亲,也许正是如此,她们反而有人做主,可是黛玉不成呀,寄人篱下反而让黛玉警醒。
2、接受宝钗的燕窝,是黛玉的一个妥协
到了宝钗建议黛玉吃燕窝养胃的时候,如果是平素,黛玉就会只接受好意,不会提自己在贾府的真正处境,那就是,好似是贵客,其实是无依无靠投奔来了的,是一草一纸都要靠贾府,这样的情形之下,她其实贵族出身只是一个身份,在贾府的仆人和某些人眼中,她就是一个寄居的小姑娘,根本没什么体面与尊严,不过是因为贾母的照应。
和宝钗讲这些,真是把宝姐姐当成了亲姐姐,要不然,要知道宝姑娘也是客居,而且宝钗的靠山就是王夫人,这个舅母对黛玉可真是面子情,很冷淡,到没有说刻薄黛玉,可也不是关爱与呵护,如何王夫人疼爱黛玉,那黛玉的处境,不会那么尴尬,所以和宝钗说心事,是真的愿意接纳宝姐姐这个姐姐,这是黛玉的一个妥协,对处境的妥协,愿意和宝钗成为好朋友,这是黛玉接纳了友情。
姐姐的深情,弟弟们哪里知道
其实好姐姐是有的,一是元春,二是秦可卿,这两个女人,都是好姐姐的代言,都是飞上了枝头做了凤凰,都在那个豪门里,过着谨慎小心的日子,元春省亲的泪,秦可卿心细多思的性格,都是一种忐忑不安的表现。
元春和秦可卿都飞到了她们那个世界里的高处,都高高在上了,成了传说,成了家族的荣光,可是她们的生活,幸福与不幸福,没人在意,她们的兄弟也不在意。
1、姐姐们的深情
元春对宝玉,长姐对弱弟,未入宫前,就教宝玉读书识字,进了宫,是带话,不可太严,不可不管,反正,左也关心右也关照,后来有了大观园,特命宝玉进去,给他一个桃花源的世界,她多想,替他把风雨挡在大观园之外,让宝玉的童年少年时代,长些久些。
而秦氏呢,这个养生堂抱来的秦家的养女,何尝不是秦业攀高的跳板,结了亲,成了宁国府的姻亲,想用女儿的关系,把不成才的儿子,送进贾府贵族学校,进了上流的贵族圈子,这个女儿,就有了作用,是用来扶弟的。
可是秦氏,她愿意,她费心的把秦钟引到宝玉面前,她照顾宝玉,是为了兄弟秦钟上学,果然,秦钟成了宝二爷的朋友,学了一身的纨绔气。
2、姐姐的深情,弟弟们哪里知道
可弟弟们呢,安然的享受着姐姐带来的福利,宝玉成了国舅爷,他对元春封妃的事,毫不介意,只关心了林妹妹会不会多流眼泪,他对元春,比对黛玉差远了。而秦钟呢,在学堂里与金荣纷争,还好意思找姐姐告状,不看秦氏病了,成了什么样,难怪尤氏抱怨秦钟小孩子家的不懂事,不知道安慰病人,反要添乱,如此兄弟,怎么对得起秦氏的苦心。
宝玉呢,省亲时看见元春,落泪的是元春,不是宝玉,对于这个美丽优雅的长姐,他还能记得几分,所以对于这个贵妃姐姐,他更多的是距离感,不是深切的亲情。
秦钟呢,更是没有人情味,秦氏年轻轻的没了,凤姐还能哭一场,哪怕是作秀,可秦钟呢,在送殡的路上,先是对二丫头有了暧昧,后在水月庵勾搭智能,一点没有伤感的样子,而是放荡与贪图享乐,其荒唐可追珍蓉父子。
这样的兄弟,真可怜秦氏的一片苦心,可想要望弟成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