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活

石金先:看万山红遍

作者:天龙   发表于:
浏览:69次    字数:362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3篇,  月稿:0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

  晨读,书声阵阵。校园里,恰旭日东升,道道金光肆意抛洒。郎朗书声,如脉冲,在阳光中抑扬顿挫;似蝴蝶,在花丛里起舞翻飞。朵朵三角梅,在阳光下,在盛夏里,在万绿丛中“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这下,晨读、晨光、晨景合奏晨曲。真美!

  听,“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看,校园晨曲演绎;赏,三角梅花万绿丛中一抹红。心突地飘远——

  不久前,大舅邀:周末闲暇,大家到一地玩去!于是驱车前往,同行的还有小舅、小姨、表兄弟、表姐妹等一档子亲戚。

  玩地儿名万山,距我的居住地凤凰古城百来千米。那里盛产朱砂矿,系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号称“中国丹都”。丹者,朱砂也。万山是名,朱砂色红,此地名与实与伟人的名句“看万山红遍”竟这般相得益彰!

  源于好奇,我们极力探秘。不久,便临于绝壁之上。这里,地势高耸,岭顶平坦,方圆十余千米,呈台地形状。于绝壁处俯视,脚下,千丈深谷处,阡陌纵横,田地隐隐约约;稍远,千沟万壑,如蛇如龙;再远,峰峦叠嶂,层次清晰。

  解说员说,这里是矿区,我们脚下都是矿洞,而且洞叠洞,洞连洞,纵横交错,万绪千端。经测,洞穴总长度970千米,我们称之为“地下长城”。她还介绍,这山自谷底至岭顶数百米全是岩层,再往地下延伸数百米也都是岩层。朱砂矿就呈带状,或点状,或它状分布于岩层之中,其储量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采矿人沿着矿脉开采。矿在哪里,洞就打到哪里。无论地上,还是地下都有洞穴在延伸,于是成了无比壮观的“地下长城”。

  相传在西周时(前1100~前771年),从巴方来一个梵氏女子教土民在崖壁上用她带来的青铜之类的工具沿着丹脉敲凿取丹,久敲久凿而成洞穴。梵氏将凿得的丹砂献给武王,武王服之,不仅治好了心悸不宁的毛病,而且神清气爽,颜面红润,体力倍增。武王便敕封产丹之山为“大万寿山”,后称“万山”。于是万山由此得名。

  朱砂是古代炼制长生不老药——金丹的必用原料。晋代炼丹家葛洪在所著《抱朴子》一书中阐述以朱砂炼丹之原理,其谓,草木之药“煮之则烂,埋之则腐”。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意即以中草药丹容易沙既不変色亦可还原。故人服以朱砂所炼丹药,其生命可如朱砂与水银互变还原,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使青春。战国时期,燕国一批方士自称通晓“仙道”并掌握“炼丹术”多在“上海”与“神山”为诸侯贵族炼制长生不老药。素汉时期,炼丹之风更甚。秦始皇热衷“仙道”,遗方士徐福海寻“仙山”,并重视丹砂开及炼制。相传徐曾两次赴万山采丹,为始皇炼长生不老之丹。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修建骊山陵。其意是人间有什么,地下也要建什么。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2003年,考古专家利用地球物理查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无损考查。经分析得出结论,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水银如司马迁之描绘,灌注量保守估计至少需要100吨。为秦始皇陵提供100吨水银的人,是巴寡妇清。因为炼长生不老丹加地宫建造所需,水银需求急剧增多。巴寡妇清遂果断增大产量,她打通水陆两条运输线,将产于西南的朱砂源源运往中原地区。

  万山汞矿开采,自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始,又经汉唐元各代都在运续。不过近代,由于各种原因,曾一度停歇。

  1949年万山解放,根据政院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2野5卫2团第4连进驻万山,保护汞业恢复生产。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汞矿职工的努力奋斗下,贵州汞矿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给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红色汞都”。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万山累计生产汞和朱砂3万多吨,上缴国家利税15亿余元,为国家偿还“前苏联”外债做出巨大贡献。因而,被当年的周恩来总理称作“爱国汞”。

  徜徉矿洞,这里没有天然溶洞的钟乳石奇观,不能让观者惊喜连连,却处处让我们脚挪不动步。因为每走一步,脚下的路,头顶的面,两侧的壁,目之所及都是矿工们一凿一凿地凿出来的。洞壁上那凿凿印痕似乎就是一幅幅画面,旷工们头顶安全帽,一手持钻,一手抡锤,在壁上挥汗如雨的情形在眼前不断呈现。我们似乎清楚地看到,矿洞的狭窄处,他们曲腿弯腰;高耸处,他们踮脚仰头;坚硬处,他们咬紧牙关。这里,还有他们发现矿藏的喜,攻坚克难的怒,举步维艰的哀,凿出矿藏的乐,更有他们背井离乡的坚定,奔赴矿场的热忱,和报效国家的急切。

  这下,大家都默默不语,但从表情可见,每一人的内心都很激越,心潮都在翻滚。同时,几乎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抚摸着洞璧上那凿凿印痕,似乎在感受着印痕喷薄而出的温度、厚度和高度。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洞里还有许多景观,诸如岩鹰窝、时光隧道、水墨丹青、万丈深渊等,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意义不大了,光是那凿凿印痕就已经是最美的风景了。

  走出矿洞是玻璃栈道。这栈道着附于崖壁之上,并顺着山势蜿蜒曲折。踩在栈道的玻璃上,抬头,峭壁耸入云端;低头,深渊万丈。在这鸟都飞不过的地方,竟成了无数建设者根植梦想,奉献青春的热土。解放初期,为偿还“前苏联”的外债,曾经两万人奔赴这里,浩浩荡荡,在峭壁上,在洞穴中,在厂房里倾注激情,抛洒热血。

  今日是扎实稳固的玻璃栈道,昔日却是工人上下班走的临时小道。然,走在栈道上,许多人仍然哆哆嗦嗦,踟躇不前。的确,栈道之悬,崖璧之陡,谷底之深,着实让人胆寒。而我,却大步流星,如履平地。因为,我心不在脚下,而在一旁的崖璧里。那长达970千米的“地下长城”,以及不断浮现于眼前那激情燃烧一幕幕,不断冲击我的注意力,不断主宰我的思想。在栈道的修筑者,及矿洞的发掘者面前,走在栈道上的难与惧只能是微乎其微了。

  解说员说,我们去“那个年代”看看吧,那里才是大家此刻最想看到的风景。是啊,该去那里看看了,我们都是曾经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那个年代有温度啊。何况,这里是无数官兵、地质专家、热血青年激情燃烧的那个年代。

  “那个年代”是那个时候矿区工作者生活的处所。这里的房屋、街道、商店以及广场都保持完好。即便有些地方作了维修,但也是修旧如旧,保持原貌。

  大山深处,两万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其设施、功能一定是一应俱全的。的确,这里有规整、平坦的方石铺就的步行街道,有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黑瓦砖房,有博物馆,有大礼堂,有店铺,有商场,有广场,也有供干部及特殊贡献者居住的二层小楼房,而且都有清一色的年代感。“商店”是国营的,购物的钱币是以分、角为单位的。“粮店”是限购的,需要粮票、油票才能购买。到“食品站”购买猪肉也是需要肉票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再小点的店铺更具年代特色,“连环画铺”里,满是蒙上尘埃的连环画,诸如《刘文学》《投降派宋江》《罗盛教》《三路出击》等;“理发店”里,一面老式镜子,一把可旋转的座椅,一个带盆的木制洗脸架,几把老式剃刀、推剪和木制梳子;“猪油拌饭铺”里,可见猪油拌饭的情形,只见服务生挖一勺猪油放进热腾腾的米饭里,随后放点盐,拌均,随即一股便清香便扑鼻而来;“矿嫂豆花铺”,门外是石磨,屋内是作坊,几张木制方桌上还有吃豆花用的土碗和木质调羹。目睹这般,大家似乎踏进了时光隧道,回到了从前,唤起了回忆。一切恍如昨日,清晰,难忘,温暖!

  漫步“那个年代”一条街,条条标语催人奋进。置身其中,心灵倍受荡涤——“革命精神传万代,祖国繁盛续千秋”“站在家门口,胸怀全世界”“为国分忧无私奉献,身在万山胸怀世界”“拼搏千载复兴华夏魂,奋斗百年再现中国梦”。这些标语,读着读着,心胸会宽阔,志向会高远,杂念会消融。

  试想,心无杂念,不就是“一片丹心”了么?是,在这里,你不仅体会乡愁,还明显感受到三股文化在流淌。它们是工业文化、丹砂文化和民族文化。这三股文化依次铸就了朱砂古镇的“根”“魂”和“脉”。不是么,在这里,朱砂是红的,人心是红的,万山的昔日与今生,乃至未来也都是红的。

  今日万山坚定“昔日靠资源,今朝靠文化”的理念,来个漂亮转身,进行了万山文化的深度打造。2015年,引进江西某集团公司,投资20亿元将汞矿遗址打造成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小镇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围绕丹砂艺术主题,集怀旧建筑,工业博物馆、悬崖栈道、地下长城、星级酒店等于一体,开启了万山区产业转型的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来万山,你可见到文化再现与文化重组的完美融合,可见到玻璃栈道、悬崖游泳池、辰砂王酒店等极具特色的配套设施,还可见到滩涂、梯田、农庄、竹林、茶园、果园、石林、飞瀑、温泉、溶洞等自然景观,更可见到烟柳画桥、渔舟唱晚的诗画田园。这不是万山的另一番红么?是啊,来万山赏景,又看万山红遍!

  这下,校园里,在阳光的照射下,教学楼墙面上“厚德、立志、尚科学、观天下”十字校训愈发熠熠生辉。教室内,“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孩子们的郎朗书声愈发悦耳。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中学生活

查看更多中学生活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