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聂国救:不妨装“糊涂

作者:聂国救   发表于:
浏览:109次    字数:305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00篇,  月稿:0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劳心劳力的苦差事,尽管平时不断地学习、借鉴,但效果还是不甚理想。有人总结了这样一条成功的法则:“关注问题背后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拨开一些繁杂的外象,找到出现问题的根源,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铲除病根。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面对的那些孩童天真、任性而又顽皮,每天都会有存出不穷的、让人难以预料的事情出现,如果每件事我们都去追根求源,一律“动手术”进行处理,那班主任工作会更加劳累。所以,我在处理有些问题时,往往装起“糊涂”来。

  我现在的班级中,有一个叫王金鑫(化名)的同学。这个孩子看起来斯斯文文,但脾气古怪,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吵闹打架,就连老师上前劝导,气头上的他甚至都跟老师动手;上课总是三心二意,老师讲什么,他压根就不听,所以问他问题时他根本不知道;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都从不完成,即使偶尔写了,也是字迹潦草,马虎了事;每天都有许多同学到办公室告他的状。每当老师找他到办公室谈心交流,刚开始他满不在乎,再三批评,才勉强答应,说是要改正错误,下次不犯了。可是一转背,他又一如既往,真是可气可恨。更可恼的是,每到周一早上,教室里总是不见他,我打电话到他家里,他就说肚子痛,赖在家里不到校上课。而其实就是作业没完成,害怕老师检查,逃避批评。每当看到他空空的座位,我的心都冷了,认为他就是一块“朽木”,不可雕也!但职责所在,我又于心不忍。心想,作为班主任,我必须面对现实,不能见到困难就退缩。于是横下一条心:不让你转化,决不罢休!

  又是一个周一,我走进教室。王金鑫的座位依然是空的,我无奈,也习以为常了。就在我打开课本准备上课时,在学校旁边租房陪读的王奶奶(王金鑫的祖母)气喘吁吁地站在教室门口。她见到我,一个劲地说:“范老师,求求你到我家去一趟。金鑫又不到学了,我好说歹说,他就是不肯出门……”受不住孩子奶奶的再三央求,我让班上同学自习,跟随王奶奶到了出租屋。但房内没人,隔壁人说孩子在厕所里。我气不打一处来,正准备返回学校,可院子里的几位老人都说:“范老师,你来都来了,就把他从厕所喊出来,带他去上学吧!”想想也是,就去厕所喊他,但他就是不应声,更不肯出来,大家都没有办法,我也无奈,只得返回学校。

  下午上课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王金鑫来上学了。我按耐住自己心头的怒火,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只是瞅了他一眼,只字不提上午旷课的事,更没有批评他,也就是装起“糊涂”来。上课的过程中,他时不时偷看老师一眼,转瞬又低下头。接连几天,我索性依旧装“糊涂”。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王金鑫居然早早地坐在教室里。我检查他的作业,作业也做了,尽管质量不是怎么的高,但这让我看到了希望。上课时,我不再是瞅他一眼,而是用期待的眼神去鼓励他,他也敢抬头看老师或黑板了;在这一周中,他还举了三次手,主动回答问题。我看到了成效,索性“糊涂”到底,仍不提前嫌。

  有一天,他从我门前经过,我喊住了他,把他叫到跟前。在一番表扬、鼓励过后,我问他:“你现在怎么不逃学,还能完成作业呢?”

  他顿了顿回答说:“因为你没有批评我。”

  “为什么没批评你,你就能改正缺点?”

  “你不批评就是相信我!”

  我心头为之一震:不批评就是信任!说实话,我当初的“糊涂”,不外乎就是“恨铁不成钢”,没想到竟有如此效果。

  从这以后,我更“糊涂”,时常找理由表扬、鼓励他,还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它同学。而王金鑫也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坚持上学,及时完成作业,上课也专心了许多,有时还能举手回答问题,再也没有人到办公室告他的状了。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性格特点,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祖辈对待孩子多是宠溺有加,造成了这些孩子的教育缺失,以致叛逆、任性。对于这样“个性”突出的孩子,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教育。造成王金鑫这种“后进生”的出现,往往就与教育方法有关。他一两次不完成作业,或偶尔犯点小错误,老师就批评,甚至惩罚,有时还会打电话向家长告状,回家后再遭家长训斥,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甚至激化矛盾,造成逆反。

  在上述案例中,我以这种装“糊涂”的冷处理方式,其实也是给了王金鑫冷静思考问题的时间,让他自己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老师装“糊涂”,学生心中也有压力,会担心老师找他们“麻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力求好表现,以掩饰过往。这期间,老师的鼓励,哪怕是一个眼神,对他们都是莫大的帮助。他们会明白,老师不批评,不是不关心自己,而是相信自己。这就排除了他们和老师之间的对立情绪,会重新树立起信心。当然,老师也不能一直“糊涂”下去,还要通过交流、谈心等方式,对他们进行适当引导、积极鼓励和及时帮助,让他们树立信心、看到希望,从头做起。

  班主任工作复杂、忙碌,往往辛苦过后,还事与愿违。但这一案例说明,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方法去引导,教育效果一定会令人满意。对此,我也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一)装点“糊涂”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现在的小学生,虽然年龄小,缺少自制力,但都“早熟”,自尊心强,很要面子。如果当众揭丑(比如,当众批评王金鑫赖在厕所不上学),就会伤害其自尊心,极易激化师生矛盾,他们会因此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同学,那后果不堪设想。对于王金鑫所犯的错误,我没有当众批评,采取冷处理,就使他在这一“糊涂”的过程中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意识到了自己错误的根源,并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认识。这种装“糊涂”的软环境,学生必能产生满意、乐观、愉快、开朗的良好情绪,也能影响他们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学生的身心一定会健康发展。

  (二)装点“糊涂”能更好的和谐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要想搞好班主任工作,我认为首要的是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不高、是非判断能力不强,犯点错误或存在不足,在所难免。在学生犯错时,老师装点“糊涂”,少去斥责、批评,多点鼓励,学生会认识到这是对他的宽容,就愿意与老师亲近、乐意和老师交流,才能接纳老师的教导。当你的宽容、坦诚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他就会真心把你当朋友,并从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他会更加信服你,这就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班主任也能更好的树立起威信,管理效果也一定会事半功倍。

  (三)对家长也不妨装点“糊涂”。相对于“优”生,“后进生”的家长可能会更关注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当他们来电、来访时,我们往往不能实话实说,更不能告状。这会使他们失去信心,回家会带着情绪,严厉地管教孩子,效果就会适得其反。我们不妨适当的装点“糊涂”,报喜不报忧,让他们看到孩子的进步,心中充满希望。有了这份希望,他们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变家庭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更加有质量,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更强的合力。

  (四)装“糊涂”,更要清醒。作为引导者的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处处“糊涂”,事事“糊涂”,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一些小事,我们可以马虎一点,留给孩子们醒悟改正的机会,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而对于一些偶发事件或有关道德的大是大非问题,要把握分寸,不能“糊涂”。稍微处理失当,就会使自己的工作走向失败,也有可能把学生推向歧途。

  当然,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平时多点细心、多点耐心,因势利导,方法灵活多变,我相信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校园 聂国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