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

杨从彪:我的妻子

作者:杨从彪   发表于:
浏览:171次    字数:1055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9篇,  月稿:0

  新时代和谐的婆媳关系

  在而今这个越来越文明发达的社会里,婆媳关系的生疏、隔阂甚至对立已经见惯不惊了,儿媳打骂公婆公爹,甚至把老人赶出家门的现象时有发生,融洽的婆媳关系已经越来越少了,这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这是一种时代的趋势还是潮流的忤逆?妻的答案是:后者。

  妻认为,长辈无慈心,晚辈则无孝心;长辈付出了多少慈心,就会收获多少晚辈的孝心。我们大儿媳怀孕时正遇上我们休假,休完假,妻决定,不随我去西藏,留在重庆照顾大儿媳的生活起居。那是1998年,妻又一次与我分居五年直到我退休才得以团聚。那时,儿媳妊娠反应较大,一会儿想吃这,一会儿想吃那,想吃的东西一拿到手,又不想吃了,有时吃一点就放下了。昨天要吃云南米线,今天又想吃麻辣火锅……要是遇到不讲理的公婆,一定会嫌弃儿媳,甚至吵吵闹闹,弄得矛盾重重。妻是过来人,知道怀孕的痛苦与无奈,她说:“只要设身处地真正理解和同情别人,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我深知我儿媳孕期反应的痛楚,因此,我要好好照顾她,尽量满足她。”

  妻有时陪儿媳打的或坐公共汽车上街吃饭,她想吃什么,妻尽量去买,大家在一起吃,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儿媳换下的衣服,她洗得干干净净,收进衣柜,为儿媳减少了许多生活和精神上的负担。儿媳怀孕不想动弹,下班一回家,就坐在沙发上,不是喊这里疼,就是说那里不舒服,又不吃药,怕对正在发育的孩子有影响。妻毫无怨言地主动把家务事全包了,买菜、做饭、洗碗、打扫卫生、洗衣……当然,儿子儿媳有时也帮着做一些事情。

  儿媳住进医院,生下孩子以后,妻冒着火城的炎炎烈日,做好可口的饭菜,天天打的送往医院,月子里该忌什么,妻要求儿媳一定要忌,哪些东西不该吃,妻就不做。儿媳出院回到家里,妻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不让儿媳做任何事情,静心休养。儿媳十分感动,私下里对儿子说:“你妈妈对我的照顾,让我真正感受到母亲的关怀和温情。”儿子转达了儿媳的感激之情,妻说:“我没有女儿,儿媳就是我的女儿,是一生都不会离开我的女儿,我如果对她不好,就对不起儿子,就对不起她,更对不起生她养她的父母。”

  妻住在重庆大儿媳家,我住在拉萨二儿媳家,儿子和二儿媳对我关怀备至,他们买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让我在家写作,打印稿件,上网,打游戏等;不管在拉萨还是在重庆,电脑坏了,我心目中的两个电脑高手儿子都会及时修好或配换零部件。在拉萨,简单的早餐由我做,热一下牛奶馒头,煮几个鸡蛋,午餐和晚餐我负责买菜,理好菜,做上饭,儿媳再忙,一回家她就来“接班”炒菜,她的烹调技术比我强多了,炒的菜特香。她有时候工作忙回家晚,我炒的菜她和儿子直说好吃,但是儿子却不怎么吃,我自知之明,知道他是在鼓励我下次炒好一些。晚饭后,儿媳洗碗,她叮嘱儿子陪爸爸出去散步,让我不感到孤单。周末,儿媳和儿子或请朋友来家玩,或让我随她去她的父母家,下下棋,打打扑克,改善伙食,其乐无穷。几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两个儿媳都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周末回家要干一些家务活儿,把家布置得有条不紊、别致新颖,左邻右舍和她们的朋友们都说一进我们的两个家,就感到特温馨舒服。儿媳上街回家,经常给妻和我买东买西。逢年过节,妻随儿媳上街购衣物,大都是儿媳付钱我们得东西,价格昂贵,让她们花费不少,我暗地里批评妻,不能让儿媳破费太多,今后购物自己去,不要跟儿子儿媳一同去。除夕她们几千几千地给“孝敬钱”。冬天冷,儿媳忘不了给妻在被窝里放上热水袋,以免受寒,事情虽不大,但儿媳想得周到,特暖人心。

  妻为了我和儿子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得更好一些,放弃了多次参加工作的机会,在家作主妇,扶夫相子,付出了毕生精力。我退休后,夫妇俩住在重庆儿媳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房子,乡下老家有祖上遗留给我们的房子,在家乡市里也买了房,为了儿子儿媳安心工作,为了带好孙孙,为了和儿孙们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我们就和孩子住在一起了。

  儿子儿媳在生活上尽量满足我们的口味,妻和我吃得清淡,儿媳的口味重,开初不习惯,但还是吃得乐呵呵的,有时候她实在想吃“麻辣烫”了,就邀儿子出去吃顿火锅解解馋,家里的菜再没有味道,只要我们满意,他们也无怨言。他们想吃什么菜肴,只要说一声,妻会及时买回来。妻是我们家的烹调冠军,做菜又快又好,她会做出麻辣和清淡的两种佳肴,满足大家的需要,久而久之,在生活上基本形成了共识,对吃的要求逐渐趋于一致。

  儿媳儿子上班,从早忙到晚,很辛苦,回到家里,只想安静休憩,或欣赏轻音乐,或静下来读读书,或上上网,妻看电视就尽量把声音开得小一点,或不看电视,出去散步。我们家的客人多,大都是本地和从老家来的,儿子有闲时就开车带他们去看风景,无暇之时妻或我就陪他们在市内旅游,晚上大家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天南海北,奇闻怪事,势必影响儿孙们休息和学习,但他们并不拿难看的脸色对待客人,儿媳还为客人买来麻将(我们家的人一般不打麻将)、扑克、围棋、象棋、军棋、兵乓球、羽毛球等,让大家娱乐,儿子儿媳有时候也陪客人“搓”几盘,关系挺融洽。他们来了客人,妻拿出水果,沏上茶,问候问候便离开,让他们安心谈事叙旧。孙孙的客人全是小孩,在家里大吵大闹,“飞”来跑去,有时候真吵得闹心,但想想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样玩过来的吗?也就得过且过让他们尽兴玩好了。在为人处世上,一家人只要互相理解,支持,处得就会融洽了。

  我们家的人在钱上都不斤斤计较,儿子儿媳和我们都从不过问彼此的收支情况,儿媳每月交水费和电费,我们交天然气费和电话费,生活开支大家凑,节余下月用,不够又添。年轻人爱买时装之类等高档消费品,买回来首先穿给妻看,妻总要说一番“好”之类的赞扬话。有的公婆则不然,指责孩子乱花钱,不节省,引起婆媳关系不和,这不能说是年轻人不对,只怪老人多管闲事,年轻人又没有花你的钱,何必自找麻烦把气生呢?我办六十寿宴,天南地北来了一大帮亲人,两个儿媳花了五六千,而礼金礼品他们一分不要。他们买房,妻把我的住房补贴和积蓄几乎全部支持和借给他们。外侄陈敏给妻和我送了一个高级按摩器,我们每天晚上按摩,从不间断,四年后按摩器的声音变大,性能不稳定,需要修理,儿媳马上把她的高级按摩器给我们使用。儿子儿媳的医疗卡就放在我们抽屉里,我们有病随时可以用。两个儿媳专门为辛苦一辈子的妻买了一份二十年付清的高昂的医疗保险,想得真周到,让妻和我感动万分。两个儿媳知道母亲家务繁重,家务活几乎被她包了,双休日或休假期间她们争着洗衣服拖地整理屋子。夏天的衣服天天换洗,妻多次把儿子儿媳丢在床上的干净衣服收来洗了。他们有时换衣服忘了把衣兜里的钱收走,几块,几十,几百,妻收出来一文不少放在他们的书桌上。二儿媳回来休假,替妻洗一家人的衣服,做饭炒菜洗碗扫地,什么都做,妻心疼地说:“丽萍回家休假没有耍好,真是比上班还累。”妻不让儿媳做事,儿媳说:“我帮您做几天就走了,没什么。”说得妻心里暖洋洋的。儿媳陪妻上街或散步,总要挽着妻的手腕,格外亲切,单位里的人都说她们是母女俩。我生病住过两次院,儿子去成都开完会赶回,没回家就直接到医院看望,还在单人病床上陪我睡,给我拿东拿西。我每天喝一杯红葡萄酒,一瓶酒还没有喝完,儿媳就又买一瓶回来,她想得真周到。2008年8月,大儿媳请妻去北京看奥运,参观奥运和北京重要景点,往返都乘飞机。同年七月,二儿媳请妻、我和帮助她带孩子的二舅母乘飞机到云南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昆明等地旅游观光避暑,还偕妻和我二姐的女儿晓琴去海南、三亚、天涯海角旅游……妻大饱眼福,大开眼界,特别高兴,二姐打电话对妻说:“你的两个儿媳妇好大方,对你真好,我真羡慕你。”说得妻喜滋滋的,至今提起此事,还回味无穷,深感幸福。大儿媳说:“如果女儿考上最好的中学,我还要带女儿和妈妈去英国伦敦看2012年奥运会。”妻说:“太花钱,不去了。”如果孙女争气,真像大儿媳说的那样,只要买得到奥运门票,我想她是真舍得付出的。

  常言说:“舌头和牙齿那么好,有时候还会被咬呢。”妻和儿媳之间不是没有发生过摩擦,有时候也会产生不愉快的事情,儿媳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回家有时候在儿子女儿面前生生气,或者某个东西找不到了,又急着用,也免不了生一下气,可妻不生气,她知道儿媳是个心直口快心里存不住话的人,气了很快就会“雨过天晴”,那一阵子过了,她又会笑口常开,孙女是婆媳关系的润滑剂,她总是站在婆婆一边,说“妈妈别马脸,对婆婆好一点”,儿媳会马上露出笑容。二儿媳脾气温和,在家不多说话,但要是儿子在父母面前有时候说话不恭,或声音大一点,她绝不饶恕,会当面指责,给儿子一个下马威,弄得儿子措手不及,挺尴尬的,但又毫无办法。

  妻常说:“一个家庭,只要大家互相体谅,心胸开阔一些,当大人的要像个当大人的,作儿女的要像个作儿女的,宰相肚里撑千船,家庭没有不和睦、不圆满幸福的。”

  “隔代亲”教育有成效但不提倡

  随着改革开放历史潮流的涌动,如今,中国流行“隔代亲”,这也许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通病”,妻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

  妻爱孙女孙子,孙女十岁了,未曾离开过婆婆。孙子在都江堰生下不到七个月,妻去接他,他外婆说:“这孩子认生,不要生人抱,不信你试一试,他不会让你抱的。”妻走到儿媳身边,伸过手去,说:“睿泠,来,婆婆抱。”孙子不但要婆婆抱,还向她笑,一点也不认生,妻说:“多乖的孙子,婆婆本来就亲嘛。”

  二儿二儿媳在西藏工作,孙子被妻带到重庆,和孙女一起带,妻请来弟媳越琴帮忙带孩子。

  为教好孙女和孙子,妻和儿媳为他们订了画报,买一些幼儿读物和碟片,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给他们读故事,讲故事,教他们唱儿歌,背古诗,尽力科学地创造性地引导孙辈,促使其创新个性的形成。让孩子跟着她们上街,在公共场所结识新朋友,上菜市场教他们认菜,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活动。尽可能地有选择性地少买或不买零食。教他们学擦桌子、扫地、洗手、拖地、整理玩具、收拾书本、理菜、炒菜等。孙女学扫地时,姿势不对,又慢又扫不干净,儿子儿媳就手把手教,儿媳说:“妈,要教孩子学做家务,你不要什么都包下来,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妻说:“她能学会的,你放心。”孙女很快学会了扫地。平时,孩子要什么东西,妻不是一切都满足,她说:“孩子什么都满足他,他会变得什么都不满足的。”

  孙子拆除玩具飞机汽车吊车,妻不认为这是不良行为,这恰恰是他探究事物特点的创新行为,有些玩具他拆了,我们装不起来,他却很快装起来了,有些玩具的零件丢失在玩具堆里,我们找不到,他却能找到,他说:“我是科学家,爷爷婆婆不是;我会,爷爷婆婆不会。”我们对他们及时给予表扬和引导,使其快乐健康地成长。

  和孙辈接触多了,我发现他们三岁左右时的语言特别纯洁、天真、净美。孙女两岁多的时候,我带她在花园式的阳光灿烂的校园内玩耍,她不经意地说:“太阳光光,星星亮亮。”很有诗意,走了一段路,她看见一片树叶飘下来,又说:“树叶飘飘。”我回家把她说的三句话记下来,寄给家里订的上海《娃娃画报》,2002年5期配画发表了。我和三岁孙子在早晨的阳光下玩,他看见朝阳大大的,搁在东方的高楼顶上,高兴地说:“太阳是一块饼子,我把它从天上摘下来。”我说:“摘下来干什么?”孙子说:“摘下来给妈妈吃一半,我吃一半。”这不是很好的诗吗?我原原本本记下来,以“太阳”为题,被上海一家少儿报发表了。三岁左右的孩子真能“出口成诗”,他们是真正的诗人,当之无愧的诗人。可惜,被我们许多家长忽略了。

  零到三岁甚至学龄前都是养育阶段,这一时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各种心理生理指标即德智体打基础的时候,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要抓住这一时期,教育培养和发现孩子的天才与智慧,当孩子捉来几只蚂蚁和蜗牛喂养起来时,当孩子拔起盆里的花要看根是什么样子时,当孩子剖开知了的腹部去发现它为什么会尖叫时,当孩子剁开软沙发要看看沙发为什么有弹性时,当孩子好奇地拆坏玩具时……我们尽量不要去阻止他们,要趁机循循善诱地给他们讲解一些相关知识。孩子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这对他们的成长有益无害。

  我们儿子儿媳上班都是早出晚归,孙女由妻和我管,他们傍晚下班才回家,一整天见不到父母的孙女一开门就扑上前不停地叫妈妈,扑向妈妈怀里,要妈妈抱,这时,二儿子的孩子也跟着喊“妈妈”,也要“妈妈”抱,大儿媳一只腿坐一个孩子,和两个孩子亲呀闹的,没完没了,一点也不觉得累。儿媳回到家里,我们就让孙孙随自己父母去玩耍或学习。二儿子儿媳休假回来,孙子基本上跟他们在一起,补偿一年离别之苦,他们在西藏时,每天都要打一两个甚至更多的长途电话,让孙子和远在天涯的父母说说话,亲近亲近,妻和我不夺孩子的父母之爱,做亲子之爱的润滑剂,在“隔代亲”教育中给自己定好位,既不越位,也不做摆设的花瓶。孙子四岁时去过西藏,不适应,又回来,直到六岁才去高原上学。

  现实生活中,“隔代亲”教育成就大业的不少。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冠军刘翔,从小父母为生计外出,一直由婆婆爷爷带。同届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冠军朱启南,父母在广州打工,由婆婆爷爷一手带大,从小爱玩气枪,发发击中气球,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技术在无拘无束中疯长,十九岁就拿下奥运冠军。安徽有个民办教师家庭贫穷,两个孙子在家中由他自己教,从小学到高中没有进过教室门,后来考上硕士研究生。这些都是“隔代亲”教育的典范。事实证明,许多由祖辈带大的孩子,身体素质好,在生活自理和安全保障方面强于其他孩子。

  格言说:教育好一个孩子,等于教育好一个民族,等于教育好一个国家。尽管“隔代亲”教育也有成功的范例,但妻和我还是不提倡,孩子还是由父母带好,父母带出来的孩子毕竟成才的更多,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益于孙,有益于子,也有益于己。

  远亲不如近邻

  妻心地善良,对人真诚友好。她虽出身贫寒,但活得潇洒自在,为人处世不乏东方女性的美德,贤惠、热情、大方、开朗、勤劳,乐于助人,和左邻右舍关系处得特别融洽,每次休假从内地回拉萨,她都要给三朋四友和邻居送些家乡特产。邻居休假,把钥匙交给她,让她帮忙看家,给家里的花草浇浇水,给门前的菜圃施施肥,给圈里的鸡鸭喂喂食。休假的邻居鸡鸭生了蛋,她会细心地在蛋上记下日期,让邻居回来知道哪些是陈蛋,哪些是新鲜蛋。有些同事外出,便把小孩交给妻看管。哪家遇到什么困难,她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人家,她说,钱物是个怪,用了又会来。对物质利益她从来就看得很淡。她乐于施舍,从来不与人斤斤计较,是远近闻名的“穷大方”。妻的付出,从来没有想到过要获取任何报酬,这是人类一种最高尚最纯洁的奉献和爱心!

  我在西藏工作三十多年,搬过十一次家,每搬一次家,都会遇到邻居。我所遇到的邻居都很好,他们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小何就是其中的一个。妻喜欢看中央电视台三频道的综艺节目,我不爱看,喜欢体育节目,妻就在家里看电视,我到小何家看体育节目。小何的爱人也爱看综艺节目,她就到我们家和妻一起看,一家人看电视的矛盾不解自化。我们两家有时候缺盐少醋,就互相调节,互通有无。我们都喂了鹅,鹅要洗浴,我们用同一个水池。我和妻休假,家里十多只鸡、鹅、兔全由小何代养。我需要一个书架、一个木箱,自行车坏了需要修理,全是小何帮忙做。我们家父子三人都集邮,对小何的儿子影响很大,他也爱上了集邮,什么“梅兰芳”邮票、第一轮猴票等珍品,他都收集到了。我们两家的邮票预订卡,都是我儿子去办,回来如数交给他何叔叔。他们家种了一些小菜,新鲜菜一出来,他们就要给我们送一些新鲜菜过来,让我们“尝新”。一次,深夜一点多,我的胆结石突然发作,痛得在床上打滚,大汗淋漓,妻叫醒邻居,小何和儿子立即打的把我送往医院,吃药打针,回家时已经是凌晨四点了。

  一次休假,我们一家飞到重庆,正在饭馆进餐,吴老师从拉萨打来电话,说早上天亮前我们一离家去机场,门就被强盗撬了,她上班时才发现,正在内地休假的邻居小何的门也被撬但还没有撬开,问我们家里有没有什么贵重物品,妻说:“书架上的那些书丢了没有?”“没有。”“锅碗瓢盆还在么?”“在。”“衣柜里的衣物和床下有好几箱猪肉罐头在不在?”“在。”“我家有一袋米两桶清油没丢吧?”“没丢。”“那就没有丢东西,谢谢吴老师!”吴老师和林老师把我们家值钱的东西都收捡好了,邻居小何第二天就从成都飞回拉萨,将我家的门上了保险锁。我们休假回家,妻检查了一下家产,真没有丢失什么东西,让我们虚惊一场。

  我退休的时候,儿子除了拉走电冰箱外,其余所有家具诸如高级木床、立柜、书桌、坛坛罐罐等,妻说,都给藏族邻居,谢谢邻居多年来对我们的关照,邻居要给钱,我不收不行,象征性收了一点,免得让他们于心不安。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这些天涯游子,这种感觉特别深刻。亲人再亲,他们都远在千里之外,我们干什么,他们都很难帮上忙。而邻居相处好了,处处帮忙,时时照顾,比亲人还亲。

  愿天下所有邻居和睦相处,共享友好之乐。

  读书是一种快乐

  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和朋友相会,当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妻一有闲暇,就常和书这个朋友“相会”,其乐融融,快乐无比。

  我们一家人都爱看书,儿子在图书馆工作,他们单位新买了什么好书,他会及时借回来大家阅读。在西藏的儿子儿媳常给他妈妈买《故事会》、《知音》、《当代》、《收获》等杂志,《故事会》和《知音》她篇篇都读,儿子儿媳也要看,儿子还得过《知音》读者二等奖呢。妻觉得好的文章,就推荐给我看。她读书很专心,有时候看得双泪长流,有时候看得哈哈大笑,有时候看得闷闷不乐,她是全神贯注在看书。她说,读到一篇好文章,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人常和高尚的人打交道,自己也能学会高尚。

  妻读书不关心作者的名字,只要看到标题吸引人,她就看,一次,她看了一篇关于体育锻炼的文章,就向我推荐,叫我读一读,我说:“你看看那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她扫视一下,惊奇地笑道:“呀,是你写的!”我说:“既然好,你就照着去做吧。”妻最初对我的锻炼方式不认同,瞧不起我的一些锻炼姿势。她爱长跑,退着走路等。我不这样。她虽然天天坚持锻炼,但在一段时间里病比较多,我那段时间身体还好,说明我的锻炼效果也可能好一点。她就逐步在原先锻炼的基础上增加了我的一些锻炼内容,效果好了一些。

  妻看了书后,有的内容她要讲给我们或孩子听,她有时候把人家写的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当真了,以为生活中真有那么一回事儿。一些写社会阴暗面的东西读多了,她会久久地沉浸在悲痛、怨恨、惆怅、痛切之中,我也如此,于是,她和我后来就不看或少看这类书报,人也就轻松快活多了。

  家里书多,一些亲人和朋友来了,也爱翻看,有的乡村来的亲人,在老家没有读书的习惯,一到我们家住上一段时间,对书就爱不释手了,一些朋友借走书,忘了还,妻从来不追要,她说:“放在人家那里不一样吗?”家里书架是请邻居做的,卧室一堵墙从地板到楼顶全是书架,下边几层是孩子的书,便于孩子拿书,大人的书在上边几层。发表作品的样刊样报就放在书桌旁。

  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的确,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愉悦。妻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的下降,读书没有过去多了,但她要求孙孙多读书,孙孙读得太多了,时时刻刻都想读,她又想法限制孙孙读书,担心眼睛受不了。

  活到老,读到老,学到老。是我和妻共同的人生信条,但愿书伴随我们度过美好的晚年,使我们的黄昏岁月更加亮丽光彩一些。

  快活地经历风风雨雨的股票市场

  大家都知道,股市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既然是战场,就会有胜利的欢笑,也会有失败的教训,会有数不清的快乐和痛苦。作为一个股民,21年的股市生涯,让我尝尽了酸甜苦辣,涨涨跌跌,暴涨暴跌,风风雨雨,波澜起伏。历尽了大涨的欢乐和大跌的无奈,有赚的兴高采烈,也有赔的惨烈局面。而今,说不上大富大贵,也小有所得。现在,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自在。

  我刚入市的时候,“搭船”在吴老师的户头上炒股,一进去就遭到了整个股市三天连续跌停后又陆续下跌的惨况,后又逐步涨上来,我卖出股票的时候,还赚了10%。吴老师劝我独立开户自己炒。我看了大量资料,选定两支绩优股,一买就涨。人心不足蛇吞象,越涨越贪,一心想等到它们涨到最高价时才卖,殊不知股市风云变幻,难以预测,涨到一定的时候就回调,以至快到买价了,才匆匆卖出,既没有“吃”到“鸡头”,更没有“吃”到“鸡腿”,仅仅只“吃”了个“鸡爪爪”。以后再买,时赚时亏。一遇到“久阴不晴”,就被牢牢套住,有的亏损高达60%以上。我妻子见我打不起精神的样子,哈哈大笑,笑声中有怜悯,有奚落,有同情,也有掩饰不住的失落感。

  我说:“我们得想想办法,尽量减少亏损。”她想了想,天真地说:“你给我选几支你觉得最有潜力的绩优股,我来抓阄,抓到哪支股票,我们就把其它股票卖了,全买这支股票,行不行?”我说:“你别开玩笑。”她说:“没关系,试一试。”

  我选了6支各个板块最有潜力的绩优股,基本上算是那一板块的“领头羊”吧,分别在6张小纸条上写着各支股票的名字,然后把它们分别捏成6个阄。让妻子抓一个。她把6个纸团放在手心里摇了若干圈,然后随手拿起一个纸团,交给我,坚定地说:“就买它。”我满怀希望地拆开纸团,上面写着一支高科技股的名字。于是,我忍痛把手中亏损的股票实行“斩仓”,以7•98元买进这支潜力股,在弱市中买进,它不但不跌,反而不断盘整向上,涨到32元时,我全部卖出,不仅把亏损的弥补回来,还赚了一大笔呢。

  2008年中国股市狂跌百70%,我赚的钱全部亏了,本钱还亏30%多。妻说:“股票不是我们一般平头百姓玩得起的,幸喜我们投资不多,你去玩吧,我不玩了,你玩,只要开心就行,别老是把它搁在心上,以后会回升的。”她再也不过问行情,随我怎么操作。不过,她在我的电脑上看见行情一片红的时候,总要高兴地说:“涨了!涨了!”

  达者兼济天下。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熊市,我亏了。我炒股的晚辈为了帮我摆脱“窘境”,帮我选好股,有的股买了几年,行情一直不温不火,就迫不及待地卖掉, 卖了后,这些股反而疯长,甚至翻番。但后悔莫及。我吸取了过去的教训,买了一支股票,死守阵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终于雨过天晴,翻了两番。我将本金抽回,把赚的钱放到股市继续炒。时涨时跌,涨少跌多。

  后来,安徽一个投资机构找到我,说他们介绍股票,赚了平分,亏了保证涨上来。我试一下,按照他们的指令,三天买卖两只股票,把我过去的亏损全赚回来了,我付给他们50%的利润。安徽机构介绍的第三只股票买了就跌,他们不断给我打气,说这只股票会涨,不急。后来加仓,仍然瀑布般下跌。找机构,机构叫我不急,等待它涨上来。我亏损了40%多,割肉出来了。

  有人说,我们中国股市是七赔二平一赚钱,我们中国股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投资群体,有两亿多股民,大都成为最悲惨的一个群体,他们没有技术,缺乏资金,没有消息,没有团队,没有独立的应对股市风险的能力,还受到种种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的因素制约,很多人都是高兴进去,哭着出来,有的甚至跳楼上吊见阎王去了。

  真金不怕火来炼,炒股很有学问,只要我们把炒股当作一种乐趣,不要太上心,也许会更好一点。真要靠炒股赚钱,陷进去就难以自拔,贻害无穷。

  在中国,85%的股民处于亏损之中。历史总是相似的,而今股市持续低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贸易战余温尚在,美欧日又达成新贸易体系,中国产业何自处?A股历经五穷六绝七翻身,央行又临“大放水”,是否能迎来新的行情?

  总结一下亏钱的原因,渐渐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吧。

  愿股民生活幸福,希望中国股市长红。

  妻的大度是夫妻矛盾化解的润滑剂

  妻是一个服软不服硬的心直口快的人,为人处世爽朗大度,敢作敢当,不卸责任。在家里也是如此。

  两人在一起相处久了,有时候也免不了闹一点不愉快,比如,有一年我们在拉萨过春节,这之前,妻全力操办过年的东西,忙得不可开交,我不但不去帮忙,还“猫”在卧室里搞创作,她喊我去帮忙,洗肉倒水拿东拿西,我不肯去,她就走过来,和我吵闹,我不理她,她就把我写的书稿乱摔一通。我走出门去,到外边散散心,回来后,发现我写的文章有一页不翼而飞,我问她摔到哪里去了,她说:“不知道!”我一再追问,她才过来帮我找,但总也找不到,她还在一个劲儿地喋喋不休,我们接上“火”了,我气极了,照她肩膀打了一拳,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打她的一拳。她没有还手,只是吵个不休,吵着吵着,她突然停了下来,我发现她休克了,我意识到我做得太过火了,吓傻了,赶紧向她认错,发誓从今以后再不打她。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打过她。但以后我们每次提起丢稿子的事情,她都说她没有藏我的稿子,我实在是错怪了她,对不起她。现在,我用电脑写作,再不怕人家摔文稿了,文章都存在电脑里,谁也拿不走了。要在现在,我们也许就不会发生那件让人终生遗憾的不愉快的事了。

  妻的火炮性子,被我们孩子制住了。孩子有时候不听话,她也生气,也要打一打,但孩子有一个对付妈妈的好办法,那就是当妈妈来打的时候,不哭不跑不闹不反对,只是对着妈妈笑,一个劲儿地笑,她打人的手就软了,再也打不下来了,孩子把这个方法当作经验向同学介绍,有的同学回家试验,都很灵。

  妻一般不跟我生气,她有时候生气了,我不跟她生气,而我生气的时候,她又大度地不生气,这样,缺了生气的对象,也就变得无气可生了。我们都认为,夫妻双方不和的主要原因是互不相让,都想争个你强我弱。我们夫妻俩把对方的脾气摸透了,你气我不气,我气你不气,互相体谅,互相让着一点儿,大家都胸怀大度,真心实意地理解人,心怀坦荡地做人,关系不会处不好,家庭不会搞不好。理解是克制,理解是爱心,理解是奉献。

  一日夫妻百日恩,一世夫妻千世缘。我和我的胖妻不知是在哪一世结下的缘份,她对我和儿孙们的恩情,大家都记在心里,我们都会报答她的。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妻子 杨从彪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物散文

查看更多人物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