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吃得苦中苦,正果才修到”。看过“八仙过海”的电影,唱着“八仙过海”的歌词。就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想到“八仙”中手持荷花施法的那位美丽无比的唯一女神仙-----何仙姑。剧中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何仙姑不仅手捧莲花,出尘绝艳,而且孝顺父母,时时处处为黎民众庶排忧解难,扶危济困,是一位大仁大善的神仙。
何仙姑原名何琼,唐高宗开耀元年出生于零陵富家桥镇进贤乡大闻洞村(现何仙观村)一户普通的庄户人家。当地人说,在何琼出世的那天,一团鲜艳祥瑞的紫气笼罩在何家茅屋的上方,一群仙鹤在紫气中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一只硕壮的梅花鹿驮着一个扎小辫、身系红肚兜的女童飞奔闯入何家,就在这时何母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
“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何仙姑的家乡零陵是一个山川形胜、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它是潇、湘二水汇合处,雅称“潇湘”。相传,远古时代,零陵九嶷山下潜伏者横龙等九条恶龙,骄横残暴,胡作非为,经常兴风作浪,祸害百姓,弄得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只为苍生不为身的舜帝得知后,他不顾90岁高龄从遥远的北方都城带领一方随从从千里迢迢赶来,入洞庭、涉湘江,来到九嶷山与九条恶龙大战九九八十一回后,他祭起斩龙剑终于将九条恶龙斩首,从此零陵一带风调雨顺,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但由于舜帝年纪过高,在于恶龙恶战以后,不久也溘然而去。舜帝为民斩恶龙以及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爱护人民的的故事在零陵久久相传,潜影默化的影响着何仙姑。
就在千年零陵东南部有一个潇水支流进水贤水汇合的美丽的村庄。村后有一座云雾缭绕、犹如仙境的云母山,相传过去山上盛产五色云母石。而云母石是古代服食求仙的上等药材。据史书记载东晋时期道教领袖抱朴子葛洪辞官隐居就以云母石炼丹而羽化成仙的。云母山上有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溪从云深深处奔流而下,听当地老人说昔日这小溪流进的区域奇花异草、茂林修竹、仙鹤翩翩,有凤来仪,这溪叫云母溪,何琼家就在秀美的云母溪畔。
喝云母水长大的何琼,小时候就天赋异禀、容貌出众,她自小喜欢一人在云母溪边嬉戏漫游,听溪水潺潺,闻花香鸟语。深受舜德文化影响的何仙姑从小更是心地善良,她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有一颗仁爱之心。母亲有病,她日夜守在床前精心照顾,为她端屎端尿,家里有好吃的总是让兄弟姐妹们先吃,她还经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洗衣洗被,为村里的病人上山采药.....左邻右舍、十里八村的人都夸何琼是个孝顺父母、心地善良的好故娘。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四岁那年,何仙姑在云母溪畔遇见了一位由神仙铁拐李化装而成的白发苍苍的长胡子老翁,老翁见小姑娘善良又有慧性,就从背囊里取出一枚鲜灵灵的蟠桃送给何琼。
何琼接过蟠桃吃下了肚后,何琼回家一连几天都不感饥饿,不吃东西,精神却比以往更旺盛,一个月之后,何琼又在云母溪边遇到了铁拐李,这次铁拐李把她带到云母山上,教她如何采集云母以及怎样服食云母,怎样识别草药。何琼按照他的话,每天到云母山上采食云母,渐渐感觉到自己身轻如燕,往来山顶,行走如飞。由于铁拐李的指点何琼还能辨识和采摘山中的各种仙草灵药,为附近的百姓治病,且能预测人事,以此教育乡亲们避凶趋吉,消灾免祸。人们因此都说何琼得道成仙了。何琼得道成仙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竟传到京城武则天耳中。
武则天身为帝王,自然想长生不老。听说零陵地方出了一个何仙姑,不食人间烟火,自由往来于山岳,哪还等得住,便立即派使臣前往零陵,备妥銮舆,召请何仙姑前往东都洛阳论佛道。众官员与何仙姑一同爬山涉水来到洛阳城外,在等船渡洛水时,众人突然不见了何仙姑的踪影,使臣大起恐慌,连忙命人四处寻找,却没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众人吓得坐在河边发呆,不急如何是好,正当大家万分焦急时,薄暮时分,何仙姑翩然而降,不急不忙地告诉使臣:“大家不用心慌,我已前往禁宫见过了天后。”使臣将信将疑地回到洛阳宫中,一打听,果然何仙姑当天来拜见过武后,并和她在宫中作了半日长谈,使臣们为之惊讶不已。
据说何仙姑在宫中与武后大谈长生不老之术,她劝说武后,要想长寿首先要做到寡欲,摒绝声色,看破名利;其次则要多行善事,须扼制酷刑,严禁诬枉,施行仁政,修德积福。同时她还论及治国安邦之道,务必要亲贤臣远小人。何仙姑一番入情入理的话,感悟了武则天,不久,来俊臣等一班酷吏受法遭诛;接着重用贤臣狄仁杰,施行仁政:至于皇嗣一事,武后本想立侄几武承嗣为太子,在狄仁杰的忠谏下,她遵循了问仙姑的告诫放弃了立异姓的初衷。
武则天为了酬谢何仙姑的一番美意,特下令零陵地方官在零陵城南的凤凰台,建造了一座雄伟的会仙馆,作为何仙姑讲道弘法之处。何仙姑在讲道之余,常坐在馆前的石阶上,剥食一种圆形的仙果,并随手将果核四下抛去,后来,会仙馆的四周长出一株株荔枝树,这些树上结出的荔枝竟都是翠绿的青皮荔枝,人们称为“凤凰台上,荔枝挂绿”。何仙姑还题了一首《凤凰台》的诗:凤凰云母似天花,炼作芙蓉白云芽。笑煞狂徒无主张,更从何处觅丹砂。
即使他乡遍地金,不如家乡一把土。在铁拐李点化下成仙后的何仙姑以冰清玉洁的莲花为法器,寓意自己做仙中君子、圣洁无暇。一方面何仙姑与其他七仙云游天下,除暴安良、施行仁德,另一方她念念不忘家乡的人民,经常在零陵等南方一带行云布雨、消除疫灾、解救苦难,凡是善良人需要她帮助,只需默默向天空祈祷,念着何仙姑的名字,她就能象“及时雨”一样赶到,帮助解救灾难,而且是百求百灵。相传唐玄宗天宝九年,距离何仙姑成仙已经三十多年了,一天大雨过后,碧空如洗,零陵地方的人们都看到一朵五彩祥云悠然飘过,何仙姑身着朝霞服站立云端,正当人们跪地膜拜之际,一束黄绫由空中飘落到凤凰台上,上面写着这样的诗句:云母溪畔胜天台,千树万树桃花开;玉箫吹过黄龙洞,勿引长度跨鹤来。寄语张家与李家,体将尘事闹闲情;蓬莱弱水今清浅,满地花荫护月明。已趁神仙入紫薇,水乡回首尚迟迟;千年留取井边履,说与草堂仙子知。诗中有对故乡风物的眷恋,也有对乡人的殷殷叮咛,更有对神仙生涯幽寂情怀的剖白,劝导凡人要珍惜生活。“人人都说神仙好,谁知神仙有烦恼,劝君惜取凡人时,莫待时光空自消!”。
《中国人名大词典》中,有关于何仙姑记载;《永州府志》和《零陵县志》中,也曾肯定确有其人。在这些辞书和志书中,都说何仙姑是唐朝零陵进贤乡(今何仙观)大闻洞人。宋代文人如欧阳修《集古录跋尾》、魏泰《东轩笔录》、曾敏行《独醒杂志》等均载有其事迹。如有的说何仙姑是宋仁宗时永州民女,幼遇异人,给食仙桃(或云仙枣),从此绝粒,能逆知祸福。乡人神之,为筑庙阁,士大夫多去拜谒以问休咎。曾敏行自述他还去永州何仙姑阁中观看过仙姑遗像。
《历代神仙通鉴》述吕洞宾曾遇零陵何氏女,饵以金丹,传以道行,再引见给钟离,从此位登仙班,专在阆苑清扫蟠桃落叶。零陵就是永州治所,故何仙姑才是“八仙”中那一位的原型。在何仙观村后山的半山腰有一山洞,洞口刻着“红玉洞”三个描红大字,洞中有水,清凉彻骨,深不可测。相传是何仙姑当年修炼的地方。而在周边不远有仙姑庙,过去这里曾祭祀不断,香火鼎盛。这一切再次证名了何仙姑的家乡就在零陵富家桥何仙观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何仙姑虽已羽化成仙,但她行善积德、治病救人、广施仁德、心系家乡的故事在零陵民间一代又一代传扬下来,成为家喻户晓谈论的佳话。何仙观村的老人还绘声绘色的说,凡村里有得了不育不孕、小孩夜哭等怪病的人,只要到仙姑庙里烧烧香,保你百求百应,万求万灵,一切的怪病都会消除。而村里人在外遇到危险或不幸,只要念叨何仙大姑的名字,也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仙姑是否有如此灵验不得而知,但何仙姑作为一名大仁大德的女仙却永远受人敬仰、热爱。零陵唐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