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

毕锦晨:寿县年•故乡年•中国年

作者:毕锦晨   发表于:
浏览:48次    字数:157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208篇,  月稿:0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李世民《守岁》

  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如果你要写故乡的年,就不能只写年:要写一场瑞雪落满通明的古城;写孩子的新装,树上的繁星点点;要写将朴素的祈愿藏进一副春联里;写故乡飘满儿时的雪,炊烟唤醒了谁的童年;写灯笼映暖了不眠夜,舍不得熄灭......

  新桃旧符,岁月更迭。文化流动的活水,同样年味也是常过常新。

  儿时的春节,鞭炮声弥漫着糖果的甜蜜和新衣裳带来的欢呼雀跃;压岁钱里藏着对未来的无尽幻想。除夕夜守岁的故事与祝福,就像那梧桐缺处的月亮,将皎洁的银光洒满儿时的记忆;春晚的笑语欢声裹挟着童年的天真与烂漫。

  且看今朝,各大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微信红包代替了压岁钱,陪你看春晚的人还有吗?如今的年三十,大家都抱着手机“四排”“开黑”等等,不知不觉中年味仿佛变淡了,不浓了。

  是这样吗?诚然不是。科技的发展当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可以通过视频电话送来祝福。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丰富了春节的内容,不仅有春节档电影院的座无虚席,博物馆里的摩肩接踵,还有“试试手气”的惊喜,“扫个福字”的互动。如今的春节形式在变,场景在变,但盛情不减,底蕴更浓。

  今年的春节,各城市都拿出了自己的璀璨文化,为年味加餐,比如西安之“大唐不夜城”,尔滨之“冰雪大世界”等。然而这个春节我感受到了网上盛言之“不是尔滨去不起,而是寿县更有性价比”实在不是虚言,我的家乡寿县因她的文化底蕴,而让我们的文化年味更加沁人心脾。

  大年初一,在寿州古城里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锦绣中国年。演员们表演的是楚舞,还扮演成芈月、刘安、孙叔敖、黄歇、谢安、赵匡胤等历史人物,在城外宾阳桥上迎宾入城。古时的屋檐,古时的街巷,古时的服装让人置身文化的暖流之中。历史的故事在眼前演绎,跳出书本的文字绘成一幅幅画面,仅是看着就让我有发自内心的自豪之感。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中人头攒动,天南地北的人都有,甚至还有外国友人的身影。望着楚大鼎前一圈又一圈的人群,心中的自豪又一次油然而生。

  古城宾阳门前的灯光秀,以城墙为背景,以底蕴为笔将寿县的渊源书写的淋漓尽致。游客中心的灯会五彩斑斓。元宵节,古城里的游龙舞狮热闹非凡,下着春雨,心中是文化的自信与游玩的喜悦。寿县站的车水马龙,满是故乡人的脚步。

  任何一座城市,都可能会有堪称王者的禀赋。寿县的楚文化博物馆、月坝、孔庙、八公山、珍珠泉、古城墙、报恩寺、安丰塘都是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与底蕴。

  2023年是“流量”热潮席卷的一年。寿县这次春节的别出心裁,看似偶然,实则是厚积薄发。其背后蕴含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春节的契机只是寿县突然火起来的表;服务型政府,现代化治理思维,人民至上才是寿县“出圈”的里。

  青年至,则城市火。青年留,则城市兴。善聚青年者,才有活力;善得青年者,方有未来。这是春节期间我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当志愿者时最大的感想。

  世间美好是相通的,人的心灵是相通的。不久前春节(农历新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将近20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有1/5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庆祝农历新年。这是中华文化的自信,是中国人的骄傲。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这个新春我还有一大触动便是寿县的安全工作做得特别好。既没有像南京小区那样的事故,也没有像贵州山火那样的灾难。这一切都是政府严格管理的成效。

  寿县年、故乡年、中国年!“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的仪式习俗,浓厚氛围,深远含义,青年力量等是全国各地人民共同的情结,让我们一起感受亘古亘今的醇厚味道: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体悟日新又新的文化长河,做到陆游诗所言:“人生自在常如此,何事能妨笑口开。”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笨表妹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叙事散文

    查看更多叙事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