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

田祥鸿:鼓浪屿的生命天使

作者:好人   发表于:
浏览:128次    字数:389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篇,  月稿:0

  2022年11月10日,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开幕式在鹭岛厦门市举行,电影节持续至12日,期间还举办了金鸡奖提名者表彰仪式、金鸡奖红毯暨颁奖典礼、“金鸡百花星光海岸”启动仪式、影展、学术论坛、创投大会和电影艺术家深入基层等系列活动。

  这是上个月的一则新闻。金鸡啼鸣,鹭岛飞歌,因为厦门风光迷人,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所以每年吸引了很多电影人和游客前来拍片或观光游览。笔者前年曾去过厦门,对这座城市颇有好感,印象很深,而令我最难忘的是出生于厦门鼓浪屿的生命天使、被誉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大夫。记得在厦门鼓浪屿有一座庄严肃穆的毓园,园里立着林巧稚大夫端庄圣洁的汉白玉雕像,园内还建有“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迹展览馆”等。雕像前,邓颖超同志亲手栽种的南洋杉郁郁葱葱,挺拔高耸,一片勃勃生机。

  “一水相隔海茫茫,两岸对望情深深,普陀日光姐妹峰,厦门鼓浪手足屿”,这是关于厦门和鼓浪屿的一副对联,鼓浪屿是个小岛,与厦门隔海相望。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大夫就出生在鼓浪屿这座风光秀丽的小岛上。其父亲林良英是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思想很开明,认为女子也应该培养成才,所以坚持把林巧稚送进学堂读书。可是,林巧稚五岁时,母亲因患妇科肿瘤不幸病故。亲人去世的痛苦给她很大打击,也让年幼的林巧稚树立了一个终生理想: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怀着平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在鼓浪屿安静的毓园,我认真倾听了导游对林巧稚大夫的动情介绍,后来又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对她更加了解,也更加崇敬和爱戴。对于她人生之路的主要经历,我简要地概括为“三次拒绝”和“三个坚持”。

  首先,说说“三次拒绝”吧。

  第一次“拒绝”。1921年7月,上海烈日炎炎,高温酷热。成绩优异的林巧稚来到上海,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入学选拔考试。最后一门考试是英语,正当她专心致志、得心应手地答题时,同考场的一位女生突然中暑晕倒在地上。她连忙放下笔,匆忙跑过去,和其他人一起把中暑的女生抬到休息处,然后进行紧急施救。十分钟后,女生终于醒来,林巧稚却错过了最后的答题时间,那份最拿手的英语试卷也没能写完。为了救人,林巧稚“拒绝”考完英语,差点儿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失之交臂。幸好后来,主考官知道真相后,还是破格录取了成绩和表现都特别出色的林巧稚。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道:“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医者仁心!你看,当林巧稚尚未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时,身上就闪现出难得的救死扶伤的仁爱精神,多么难得呀!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籍。”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对复杂的时局,林巧稚大夫果断拒绝了家人向她提出的前往美国的建议,并且郑重地表示:“我是中国大夫,科学家不能没有祖国。我和我的事业将扎根于中国。”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各行各业人才奇缺,而林巧稚大夫坚决放弃国外的高新和优厚待遇,主动留在国内,支持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这就是她的第二次拒绝。

  第三次“拒绝”。1949年9月的一天,林巧稚收到了一封特别的邀请函,邀请她在10月1日下午3点,去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当时,林巧稚正在忙工作,收到这封邀请函后,简单看了一眼,就放在了一边,继续工作。到了10月1日那天下午,林巧稚像往常一样在医院里工作着,同事叶慧方突然问她:“林主任,听说您被邀请去参加开国大典,怎么还没动身?”

  林巧稚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想起来了,说:“我就不去了,改朝换代的事我见得多了,我还有很多事要做,不去了。”她还说:“我们是医生,有我们的工作,不是搞政治的,多救一个人,比去参加这个庆典更有意义。”这是她的第三次拒绝。不过,这次拒绝让她很后悔。

  因为后来,林巧稚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过去30多年,我从协和窗内看祖国,炮愈响我把窗户关得愈紧。什么动力叫我自觉自愿打开协和窗户的?……我觉悟到共产党与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以人民利益作为衡量的标准。就是这个真理感动了我,唤醒了我。”就是在这样情况下,林巧稚不无遗憾地对大家说,很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参加开国大典,见证那个伟大的时刻。就这样,林巧稚与开国大典遗憾地错过了。

  真正的医者,历来强调敬畏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关怀人的心灵、守护人的健康,把救死扶伤、道济天下作为最重要的医德。我国古代就有“医乃仁术”之说,认为“医乃生死所寄,责任非轻”。纵观林巧稚大夫的一生,总是把个人利益和荣誉得失放在一边,孜孜不倦地钻研,勤勤恳恳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真是一个对病人极端负责的人。

  再说说林巧稚大夫的“三个坚持”吧。当她从海外学成归来,面临职业选择时,首先想到的是“祖国还没有妇产科大夫”,“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的母亲和婴儿,需要我回去!”所以她多次放弃了出国发展的机会,努力坚持留在中国,而且一干就是一辈子,整整54年的漫长岁月啊!——这是第一个可贵的坚持,那么第二个呢?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北平时,北京协和医院被迫关门,林巧稚大夫和其他医生一起被赶出医院,后来她便在北京东堂子胡同开了一家诊所,为苦难中的同胞服务。为了减轻病人负担,她主动采取降低挂号费、减免贫穷患者医疗费等措施,利民助民。战乱中的一个雨夜,一名产妇难产,她顶着大雨,急匆匆地赶到产妇家接生,终于使炮火中的母子平安。离开时,林巧稚还默默打开自己的出诊包,抽出几张钞票偷偷放在破衣烂衫的母亲床头。

  “微笑暖人心,真情待病人。”平时出诊,她总在包里备着现钱,对贫病交困的人家,她不但不收分文还予以资助。林巧稚高明的医术和善良的举动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林巧稚成了东城的“活菩萨”。这个诊所在战乱中坚持了六年,共留下8887份病历档案。“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她明明可以在战乱中归隐一方,独善其身,却选择在狭仄窄小的弄堂中继续帮助需要帮助的苦难同胞,救死扶伤,仁心一片,令人肃然起敬。

  “医生之本,德术并举。”工作中,林巧稚始终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患者,并且一视同仁,在她眼里,每一个患者都是平等的,“病情重才是真正的特殊”,林巧稚看门诊,从来不会三言两语、随随便便地打发病人。她常语重心长地对下级医生说:“医生给病人看病,不是修理机器,医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她们各自的生活背景、思想感情、致病原因各不相同,我们不能凭经验或检验报告就下诊断开处方”。她对病人有着发自内心的同情和关爱。不管什么时候,不管病人是谁,她都是不厌其烦地询问病史,细致检查,耐心打消病人的各种思想负担。“好大夫要考虑全面,要为患者的幸福想办法。”林巧稚认为生育孩子是女人身体的自然机能,绝大多数产妇完全有能力自然分娩。她从不轻易为产妇做剖腹产手术,也反对轻易为病人做器官切除手术,在她看来,病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医生不能在治病时不顾病人的感受。医生所作的一切,不应该产生这样的效果——仅仅治好了病,而病人却失去了和谐完整的生活。特别是在妇产科,手术更应该慎之又慎。对患者深切的爱,以患者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是林巧稚对医乃仁术思想的充分践行。

  第三个坚持——林巧稚晚年在患病期间,忍受病痛的巨大折磨,一直在轮椅上、病床上坚持写关于妇科肿瘤的书籍。直到四年后,50万字的妇科医学专著《妇科肿瘤学》终于完成,填补了我国妇科肿瘤学研究的空白。她倾其一生的勤奋努力,只为了一个单纯而明确的目的——解除女人的病痛,让众多女人享有生活的幸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在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积蓄3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医院托儿所,骨灰撒在故乡厦门鼓浪屿的大海中,遗体也捐作医学研究。

  “身着洁白衣裙,守护生命之花”,她这一生,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她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去世前一天,她还亲自接生了6个婴儿。她接生的婴儿中包括她的同龄人冰心和林徽因的所有的孩子:冰心的一儿二女,林徽因的一儿一女,共五个孩子;还包括傅作义的儿子等,所以她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人们合称为“南梁北林”。在林巧稚亲手迎接的5万名小生命中,袁隆平应该是最有出息的一个。有记者曾经采访过袁隆平,谈起林巧稚女士时,袁隆平对其十分感激,直言道:“她是我生命中第一位会面的人,是迎接我来到世界的使者,我对她十分尊重又非常感激”。还有,钟南山院士也是她接生的,如今这位新冠疫情期间的最美逆行者在全中国家喻户晓。许多年来,老百姓把从她手里接生的孩子起名“念林”“爱林”“敬林”“仰林”等等,以示对她的感恩。

  巾帼英雄,实至名归。2019年9月25日,她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2009年,林巧稚大夫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一句关于她的颁奖词:“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林巧稚大夫正是如此,不仅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还以毕生心血全力以赴地写好“仁”字,感动了多少中国人啊!记得有首诗这样赞美林巧稚大夫:“毕生心血护花蕾,妇产医学奠宏基。无私奉献成大爱,德艺双馨英名伟。”她的的确确是厦门的骄傲,是鼓浪屿的自豪,是最圣洁的生命天使!“万婴之母”的称号受之无愧!

  说到厦门,又不由得忆起鼓浪屿上那座庄严肃穆的毓园,林巧稚大夫那端庄圣洁的汉白玉雕像,以及雕像前邓颖超同志亲手栽种的那郁郁葱葱,挺拔高耸的南洋杉……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疫情 鼓浪屿 田祥鸿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叙事散文

查看更多叙事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