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因原定计划有变,所以临时改变了线路。四月二十九日下午两点,我与家人从北京出发决定先回涉县。
沿途中,因为路遇几起车祸而耽搁了时间,也让三年没摸车的我,一路上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开得那叫一个提心吊胆,五百公里足足走了八个小时。好不容易进了涉县界,虽然一直盯着路标,还是完美地错过了出口。在夜里十点,终于到达了一直在等待着我们的好朋友卫红家里。
吃着可口的饭菜,我赶紧给佛刘老师重新汇报了位置,因为在路途中定好次日接我的落脚点,是在另一个同学丽珠家的小区。
在出发前,我曾跟几个未曾谋面的文友联系,佛刘老师马上热情地表示了欢迎,说一定要尽地主之谊,并说要约"清漳两岸"的群友一起坐坐,让我很受感动,“回家”的温暖已扑面而来。在确定见面时间时,得知几个文友次日要去临漳拜访知名作家郭贵昌老师,我便脱口而出我也想去。这可给刘老师出了难题,他们已经把人员和方案都跟对方定好了,我这半路上杀出的程咬金若是要去,就得变动计划。我联想到此行前已是一波三折,赶紧就说:“您别为难,我不去了。”刘老师说他考虑一下。
中途到服务区休息时,打开手机就看到他们的留言,告诉我可以同去,并让我把落脚地址告知,早上七点接我。路途中,卫红和她的女儿刘静也在不停地询问到哪里了,并坚持让我们一家四口都到她们家里去住。卫红和丽珠一样,都是我的同学闺蜜,她们的家,从来也是我回涉县的家。为了让我们“回家”住得舒服,丽珠还特意又去做了两床新被子。
早上,刘老师说他们的车快到了,我忙不迭出门。卫红追着我直喊,让吃了已经做好的早餐再走。
与涉县文友结缘,是在2021年我参加清漳两岸平台举办的“晓宁杯”故土情怀征文大赛,拙作《牵心归处是吾乡》获优秀奖。虽然这几年我投稿不多,却从未间断过欣赏文友的作品和关注平台的发展,并经常互动。
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素昧平生的几个人,没有一点违和感。我们彼此打过招呼就上车出发,刘老师开车,一看就都是爽快人。或许是早已在彼此的文字里熟悉的缘故,我们交谈起来就像多年的老朋友。
不知不觉中,临漳已到,东道主郭贵昌老师早已携邺城名家王福生老师等候在高速路口。
郭老师带我们去的第一站,是位于临漳县习文乡靳彭城村东处的“天下第一柏”。此柏像一位精神矍铄的时光老人,虽历经千年风霜,布满岁月的沧桑,却仍旧苍劲挺拔根深叶茂。早在2018年,就在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林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最美古树”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圆柏”。这棵柏树与我国东汉末年重要的历史人物曹操,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留下了许多佳话,更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流传最广泛的传说,圆柏是曹操练兵时为拴马方便而特意移栽过来的,所以也被称为“曹操拴马树”、“曹公柏”、“曹操拴马柏”、“曹操拴马桩”。
看到这“天下第一柏”,不由让我们几个来自涉县的人,同时想到涉县固新素有“天下第一槐”美誉的古槐,他们有着异曲同工。只不过古槐看起来犹如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而柏树则更显精神,似在壮年。
同行的王福生老师是资深的文史专家,长期从事文物保护与田野考古工作,对临漳县的文物古迹简直是如数家珍。而且他的文学造诣也非常高,尤其是他参与发掘并撰写的《邺城千佛出土纪实》,把文物出土的过程描述的是那么惊心动魄,有着强烈的代入感,不但令人身临其境,更具有很高的文物和文学价值,使其文学性与史料并存。衷心感谢郭老师给我们请来这样一位重量级的“导游”,何其有幸!尤其是我这个不速之客,更是喜出望外,一路难掩兴奋之情,像个喋喋不休的话痨。
古柏不远处,是邺城遗址“东魏北齐宫城区”的考古发掘现场。圈起来码放的是已经挖掘出来的瓦当、石基等。我们沿着木栈道,行进在曾经的宫区内城,思古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同行的赵安刚老师是古玩家,当千年的古城之风扑面而来,看着木栈道下面满是残存的碎砖烂瓦,职业的敏感让他不由兴奋得两眼放光,一扫旅途的困倦。随之又听到王钢柱老师的惊呼,只见他举着捡起的一块残片,煞有介事地说:“咦,咋还有字呢?”我们都信以为真,忙问是什么字。他装模作样地辨认了一会儿,然后说:“像是隶书。嗯,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后面的咋看不见了呀?”我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刘老师更显出一脸羡慕的神情,配合着他说:“赶紧藏起来!回头去鉴定一下。”
在一路的欢声笑语中,我们走进了邺城博物馆,好像是在完成一场穿越。通过邺城复原沙盘,我们了解到历史上都城建筑中轴线和对称布局的“鼻祖”,那就是早在曹魏时期的邺城,此举对后世的都城建筑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我们在这里感受到的是更深厚的历史与人文内涵,彰显了东魏北齐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当时的文化繁荣与佛教盛况。精美的出土文物,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更有考古工作人员付出的心血和地方政府对文物的保护与大力修复的功绩。
邺城三台遗址在前几年国庆节期间我就去过,那里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其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风格令人赏心悦目。尤其是整体结构的严谨和合理布局,对后来各时期的建筑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享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的美誉。
我对历史没有半点研究,好在还算知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典故,以及对建安风骨的崇敬。当时我连续开了七天车,带着文友及家人在邯郸周边四处闲逛,也是有点累,懵懵懂懂地竟然完全没有攻略,每天信马由缰。那次旅途更像是走马观花,回来后也没有再进行深入了解。
而今旧地重游,听着福生老师如数家珍般的悉心解读,才猛然醒悟到自己的历史知识有多么苍白,不由汗颜。至少《西门豹治邺》是我耳熟能详的名篇,他投巫治水,破除了邺县“河伯娶妻”的恶俗,令人拍案叫绝。而我竟然没有与临漳联系起来,你说我这脑子是不是也进水了?
淳朴热情的郭贵昌老师请我们享用了丰盛的午餐,他的文章和他的为人一样朴实无华。郭老师的代表作《爱,在天涯......》以平实的语气为读者深情地讲述了“三婶”悲情的一生。“三婶”用贞洁给自己织就了一张“爱网”,到头来却依然是两手空空,读来令人唏嘘。那是时代的悲歌,令人深感悲悯。而郭老师的旅游美篇,则更像是他且行且吟的芳草地,一曲曲流动的欢歌,让身体和灵魂在美景的路上不停地放飞。
王福生老师不但知识渊博,而且健谈豪爽,喝酒也不推三阻四。郭老师和刘老师因为开车,只好辜负了美酒。钢柱老师可能是因为寻“小乔”不遇,有点遗憾,便陪着福生老师推杯换盏,估计是在借酒消愁呢。哈哈,我还是忍不住,不厚道地尽拿他取笑了,谁让他就是不承认我比他老呢。他若是看见我这么写他,会不会又跟我急头白脸呢?管他呢!谁让他骗我们捡到宝贝了呢,哼哼。
吃饱喝足,我们又赶到位于临漳县香菜营乡盐食村,那是鬼谷子诞生地遗址“鬼谷子文化园”。瞧瞧人家起的这个地名,有菜、有盐有食物,还有营盘,难怪人杰地灵,会诞生这样非凡的人物呢。王福生老师更是历史遗迹的宝库,不知道有多少传奇故事都收存在他知识的行囊里,待有机会再慢慢挖掘吧。我们一路说古论今、谈笑风生,既聊人文地理、历史典故和国家大事,也八卦现实人生和人间烟火。
我们没有鬼谷子的智慧和建安七子的才华,却用满怀的尊崇之心,去追随建安风骨的豪情。游走在这座建城历史四千年以上的古城,感受着随处可见的历史遗迹,不由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踏到曾经“六朝古都”的文物遗存。
多么充实的一天啊!路短情长,就像我们刚刚拉开序幕的情谊。盼望着我能有更多这样做不速之客的机会,好与文朋诗友共叙佳话,谱写新的篇章。
归途中夕阳正好。卫红说已经做好了晚饭,催我赶紧回家,她们要带我去领略涉县璀璨的夜色。那是太行山腹地星月与霓虹交相辉映特有的梦幻,是古老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