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刘汉俊:走向深蓝的风帆(节选)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131次    字数:1294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刘汉俊,中宣部“学习强国”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多部理论专著、散文集、诗集。

  走向深蓝的风帆(节选)

  刘汉俊

  公元一四三〇年底的某一天。

  苏州太仓刘家港,扬子江南岸。

  年正花甲的郑和登高望远,踌躇满志却又忧心忡忡地环视长江江面的船队。三百多艘船,云帆遮天,一望无边;两万七千多人,阵势威风,气势浩大。

  抬眼望,一江潮水连海平,滟滟随波千万里。那里,将是他的航程。

  奉大明王朝第五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之命,郑和将开启他第七次下西洋的壮举。

  苍凉的江风,带着海的味道,抚过他那苍老的额头,郑和觉得自己老了。

  他的目光,穿云破雾,回望大明王朝的天空。

  那是二十五年前的公元一四〇五年,大明王朝第三任皇帝朱棣登上皇位的第三年,按下了海洋键,开启了一个王朝、一位帝王、一个民族的海洋时代。

  此时的法国,与英国的百年战争正打得火热,兵燹频仍,生灵涂炭;此时的英国,一边打仗一边生产,农奴制和劳役制正在废除,自耕农占多数的经济社会正在发展,民族国家正在形成;此时的东南亚、南亚、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和部落纷争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此时的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诸岛一些国家,正处在原始公社制社会阶段。而明朝已经开启“永乐盛世”的帷幕,国家一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渐强的升平景象已经初现。

  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有作为、敢担当的大手笔皇帝之一。他在政治上大刀阔斧,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他推动官制机构改革,加强对官吏的管理,设置内阁和东厂;他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防范和控制,修建明朝万里长城;他五次亲征北方的蒙古,派兵占领南方的安南,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在西北设置哈密卫,在西南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政策,设置专门机构加大对南海的控制;他尊儒、抑佛、崇道,力主盛世修典,亲自主持编纂《永乐大典》;他推动疏浚大运河、发展漕运、沟通南北,建造北京紫禁城,大修武当山,等等。他在位二十二年,创造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成就、彪炳史册的功业。

  朱棣皇帝是继承开国皇帝朱元璋伟大事业最有力的明君英主。他的诸多内政外交政策,战而不乱,开而不禁,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使大明王朝成为世界东方最大的亮点,古老中国走向世界历史的巅峰,被历史学家称为“大明帝国的奇迹”。

  尽管有人对朱棣登上皇帝宝座的手段、合法性等有所诟病,对他派人到处搜寻被推翻皇帝朱允炆的行为有所质疑,但不得不承认他的丰功伟绩,史学家对朱棣有“兼备文武大才,而度量恢廓,任贤使能,各适其当,英杰之士,乐为之用,下至厮卒,咸归心焉”的评价。

  与历代有眼界的皇帝一样,朱棣承袭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感和万邦来朝的天下观,他最有创意的手笔和最有世界意义的贡献,是推动和支持了郑和下西洋。

  朱棣皇帝治下的明朝实力在增长、影响力在扩大,但宋末元初的水师海战给他启发,元末明初的海上安全压力令他惴惴不安。能否利用海上交通、发展海洋经济,能否具备制海权、确保国土安全,事关大明王朝的生存与发展。朱棣决定,要建立一支能直接掌控的强大海上武装力量。

  但是,这个宏大构想需要一个有胆略、敢创新、强有力的主帅来实现。

  当年,作为朱元璋之四子,燕王朱棣依据《祖训》,以“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名义,发起历时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在战斗中一直跟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知兵善战、有智有勇、立有战功的三保太监,如今的内官监太监郑和,被朱棣皇帝看中,担任大明王朝这支海上武装力量的主帅。

  郑和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机构筹建、人员招募、海船建造、航海训练、军事演练,郑和船队迅速发展壮大、实力雄厚起来。从一下西洋到六下西洋的十七年间,郑和圆满完成历次各项任务,中国船队在海上风帆凛凛、战旗猎猎,显示了中国实力,复苏了古老中国的海洋意识,开创了中华民族远涉重洋、走向深海的时代,让世界看到了大明王朝海洋文明的绽放,看到了华夏民族福被四海、德耀天下的盛景。

  但遗憾的是,船队第六次远航归来后,朱棣皇帝却在五征蒙古的回师途中驾崩,郑和很快失去了最高层的支持。朝廷内反对出海的声音渐渐高起来,有人指责郑和船队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继任皇帝朱高炽上任伊始便下令禁止出海。一年后朱高炽驾崩,太子朱瞻基上任,是为明宣宗。这位年幼时深得祖父朱棣的恩宠和刻意培养,曾跟随皇上巡幸北京、征讨蒙古的年轻皇帝,政治上倾向祖父朱棣,素有弘扬曾祖父朱元璋宏愿之气象、承袭祖父朱棣遗志之雄心。在终于完成平息叔父们的叛乱、整治明朝上下的腐败、亲征胡人的侵扰等一系列动作之后,明宣宗有感于大明王朝在海外诸国的影响力在下降,昔日万国来朝的景象寥落,便下旨敕令已担任南京守备的郑和,组建远洋船队,重振风帆。

  老将接旨,不负皇恩,尽管征帆未启已十年,对第七次下西洋有渺茫之感,但郑和决心一搏。

  此刻,他的宝船从长江南京下关码头向下游的太仓刘家港方向航行,所有船只陆续向刘家港集结编队,走了整整十天。新船试水,整队编队,练习旗语信号灯,熟悉航行规则。偌大远洋船队两万七千人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置、纪律教育、技能培训、后勤联动,都是大事,官民协同、军政协作、上下左右协同,确保指挥有效、运转高效,更是难事。十年风帆旧,满朝文武新,一切得从头开始。

  在刘家港,郑和逗留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他一方面抓紧时间对远航队伍开展集中培训、操练,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一方面组织力量对太仓的天妃宫进行重新修缮,这是当年受朱棣皇帝恩赐建造的,目的是祈求天妃娘娘保佑远航平安,并立碑以记。

  这方天妃宫石碑既是宫碑,也是里程碑。郑和生命中的七次远航,都从这里出发。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江潮翻滚,云海壮阔。

  郑和的思绪飞回到二十六年前,第一次启航的高光时刻。

  公元一四〇五年七月十一日。太仓刘家港。

  郑和船队第一次下西洋,在这里启程。

  一声号令,二百多艘战船在浩瀚的江面掉头编队,高樯重桅,船头东指。两万七千八百多名壮士整装待发,人肃立、马肃静,旌旗猎猎,威风凛凛。

  年轻的郑和挺立在指挥舱,一袭战袍加身,长剑在握,二目炯炯远眺,雄姿英发。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最远距离、最长时间的海上行动。

  朱棣皇帝颁发的诏书上写着:“遣中官郑和等赍敕往谕西洋诸国。”

  那时的郑和并没有想到,他奉诏出使,开启的是史诗般的航程,更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的航海先驱。

  其实,中国人对航海并不陌生,是早期人类航海俱乐部的创始人和会员。

  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先民已经能自制竹筏、木筏和独木舟,出海捕鱼,或以利交通之便,留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木在水上,流行若风”的记载。

  殷墟考古发现,商朝时期就已有海上贸易。西周时期,中国先民与越南、日本之间已建立海上通道。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通江达海的水上网络已初步形成,争夺制海权开始成为春秋争霸、战国争雄的战略之一,海上导航技术、天文学知识、海洋气象知识开始积累和应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南海郡,“以海为商”的经贸活动开始兴盛。秦始皇先后四次巡游江海,以此向周边国家显示秦朝的强大,还专派秦人徐福方士东渡,数百名工匠和三千童男童女随船出海,寻找不死之仙丹。公元前一九六年,汉高祖刘邦派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南海从此纳入大汉版图;海上经贸活动从此频繁,连通中国南方港口城市与东南亚诸岛的贸易航线基本形成。汉武帝七次巡海,派出具备强大海战能力的楼船军远征南越,还建立起通过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远达地中海。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长江下游地区造船业发达,江浙地区缫丝业兴旺,丝绸制品成为海外贸易的主打商品,魏、吴两国建立了海上航路;两晋时期东南沿海航海业发达,南北朝时期外贸航线从广州直达阿拉伯海和波斯湾。

  隋唐五代时期航海技术日臻成熟,隋朝派船队出访周边国家。唐朝时期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海上贸易远达红海和东非水域,沿海地区出现一批海港和海港城市,这一时期航海技术大大提升。

  宋朝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使航海技术有了重大突破,造船技术有了显著提升,两宋时期中外海上交通贸易十分繁荣,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高峰。南宋末年,来自蒙古草原的游牧铁骑集团不仅席卷了中华大地,还用一双千里草原训练出来的望眼,看到了万里海洋的广阔,他们以奔驰千里草原的胸怀,开始了统筹万里海疆的征程。四十年间,这支以骑兵陆战见长的蒙古军队,训练出一支擅长在江海作战的强大水师,公元一二七九年二月在崖山海上一战,终结了享有三百二十年历史的大宋王朝。

  翻阅中国历史,不能忽略海洋篇章。

  元代草原文明与海洋文明相碰撞,使得中国沿海地区海运大兴、舶商云集,泉州刺桐港成为东南巨镇、世界第一大港口,丝绸之路在这里集结,从这里出发,以致马可·波罗在游记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运到泉州的胡椒数量相当可观,如果有一艘运载胡椒的船到亚历山大港,就有一百艘船运抵刺桐港”。元朝的中国航海家汪大渊孤帆片桨地从泉州出发,把后来郑和要走的路提前一百年走了一遍。海上漕运的建立,使元代的航海规模、航海技术、造船技术超过唐宋,海上航路一度断断续续地通达过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东南沿海一批海港和海港城市应运而生。

  元朝的海上风景,让明朝看到了海上前景。

  但总体看,此时的航海事业还没有形成官制,没有形成规模,探险的脚步还哆哆嗦嗦,远洋开发尚处在1.0版。

  构想催生行动,实践催生理论。一批航海理论成果、实践经验总结,一批地理学、天文学、海洋学、船舶学知识被重视、被普及,一批航海家开始涌现。

  浩荡长风,迢遥航路,为郑和的隆重出场铺垫了几千年的海上红地毯。

  首航成功,开局顺利,到公元一四〇七年七月归航,历时两年,郑和船队到达了占城(今越南)、爪哇(今印尼)、苏门答腊(今印尼)、三佛齐(今马来西亚半岛、印尼群岛)、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等。虽然走的国家不太多,半径不算大,但积累了宝贵的海上经验和教训,算是牛刀小试。

  有了第一次的哆嗦,才有第二次的抖擞。

  第二次下西洋启程,大约在公元一四〇七年十二月间。规模略小,主要任务是护送外国使节回国。

  这一次,郑和的船队一路访问了爪哇、暹罗(今泰国)、满剌加(今马六甲)、锡兰、古里、柯枝(今印度)等。

  这一次,大明王朝的外交使节正式册封了古里王,并刻石以纪。

  这一次,郑和再次访问锡兰国,也就是后来的斯里兰卡,是郑和往返西洋的打卡地。在锡兰国南部城市高尔的佛寺,他布施礼物,并立碑以记,碑文写道:“谨以金银织锦、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时间是公元一四〇九年二月十五日。在由江入海的过程中和近海地区,郑和还修葺和祭祀了沿途的天妃宫等道教圣地,感谢天妃娘娘的一路护佑。郑和是忠实的穆斯林,此举表明了他对佛教、道教和其他宗教的尊重。

  郑和是朱棣皇帝和大明王朝的海洋特使、文化特使。他忠实地奉行“以德睦邻”“厚往薄来”“宣德化而柔远人”的政策,实现“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的目的,以求“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他把大明王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也把中华文明种在了风情万种的异域。

  郑和的船上,满是四书五经、书画典籍,像一个藏书楼、图书馆。他把中华礼教和儒家思想传播到沿途各国,把凝结着中华智慧的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手工雕刻技术、航海造船技术、造纸术、印刷术、中医术等,以及各种能工巧匠、精通各种语言的翻译和佛教、伊斯兰教人士等,带到未开化之地。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闽粤沿海的人们沿着航路向海外移民,年复一年,来来回回,绵延丝路牵着长长的乡愁。

  海路迢迢,商路漫漫,郑和船队赓续和新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联通着中国与世界的文脉与血脉。

  “天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郑和船队是一个大型商贸船队和移动超市,走到哪里,就把哪里变成海洋的节日和节日的海洋。来自中国的金银、丝绸、锦缎、瓷器、漆器、铁器、铜器、金幡、香炉、雨伞、香油、中药、茶叶、食物、家畜、农具、植物、麝香、樟脑、大黄、柑橘、肉桂、谷物、大豆等商品广受欢迎。在爪哇,中国铜钱、中国布帛等“中国造”通用;在苏门答腊,中国式的计量方法通行,“皆以十六两为一斤”;在占城,“中国书写”方法和纸笔文具,改变了这个国家“书写无纸笔”的历史。

  买天下、卖天下,大明王朝的船队同时也从海外购置或交换大量中国的稀缺品。“买到各色奇货异宝,麒麟、狮子、驼鸡等物,并画天堂图真本回京”,“夷中百货,皆中国不可缺者;夷必欲售,中国必欲得之”,“由是明月之珠,鸦鹘之石;沉南龙速之香,麒狮孔翠之奇;梅脑薇露之珍,珊瑚瑶琨之美;皆充舶而归”。郑和船队大大地推动了中外海上商贸的往来,中国东南沿海由此出现繁荣景象。

  郑和船队的海外之旅,开创了中国古代外交史上又一个高峰期。一方面沿途各国各地区的首脑和民众新奇而热烈地期待、迎接这些来自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穿着长袍马褂彬彬有礼的明朝使臣和威武的勇士们,一方面诸国君主使臣沿着这条外交航线、友谊之旅纷至沓来,献贡礼拜,形成万邦来朝的景象。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亚非国家使节来华三百一十八次,平均每年十五次。有文莱、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国等国的十一位国王亲自率团前来,最多的一次有十八个国家朝贡使团共一千二百多人同时来华,还有三位国王访华期间病逝,留下遗嘱托葬中国,大明王朝按照君王的待遇一一厚葬。朱棣皇帝坚持要礼尚往来,须“薄来厚往”,不必在意来者的贡礼多寡重轻,一律以厚礼相送。

  华夷互通,无远弗届。为便于交流,明朝政府办起对外文化机构,编纂双语刊物《华夷译语》;开办起相当于今天外语学校的“四夷馆”,专门培养外语人才;开设起相当于今天国宾馆的“会同馆”,专设朝鲜、日本、安南、暹罗、鞑靼、满剌加、畏兀儿、琉球八个馆,厚待远方的贵宾,宾至如归。

  以帆为媒,以船载道,中华文明远播各国,中国儒学思想对许多国家起到开化之功、教化之用。与此同时,印度佛教、伊斯兰教、西方基督宗教也沿路而入,一大批来自异域的传教士、穆斯林、僧侣登陆内地,一批寺院佛塔相继落户东南沿海,不少传教士深入中国腹地,扎根中国的深山密林,传经布道甚至一辈子。

  一百七十多年后,正是沿着郑和当年归航的航线,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利玛窦从罗马出发,经葡萄牙的里斯本、绕南非的好望角,从非洲东海岸的莫桑比克前往印度、锡兰,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的澳门。

  航路波涛汹涌,文明相互激荡。郑和饮风餐浪,耕海牧波,一路播撒友谊的种子、文明的种子。

  公元一四〇九年夏天,郑和船队完成使命回国。

  公元一四〇九年十月,归航不久的郑和第三次出征西洋。

  正使仍然是郑和,副使为王景弘、侯显,率四十八艘海船出海,途经占城、真腊(今柬埔寨)、暹罗、爪哇、满剌加、古里、锡兰、苏禄等国。

  这一次,郑和打了一仗。

  公元一四一一年,郑和船队返航途中,到锡兰岛(今斯里兰卡)靠泊。第一次下西洋路过这里时,郑和就已发现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对大明王朝的异心。这次路过时,对郑和船队珍宝觊觎已久的亚烈苦奈儿“令其子纳言,索金银宝物”,为郑和所拒,于是“负固不恭,谋害舟师”,突然以五万兵力向郑和宝船发起进攻,他们兵分两路,一路以数万之兵切断前来拜访的郑和卫队,一路直取停泊在海岸的郑和船队,企图将郑和宝船上的所有财宝洗劫一空。郑和随行卫队只有两千人马,寡不敌众,但凭借优良战斗素质和精良武器装备,趁夜突出重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锡兰王城,生擒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并家属作为人质,逼迫国王下令撤兵,郑和卫队平安撤回船队。

  这是郑和在海外打的第二仗。他总共打过三次仗,第一仗发生在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当时的东南亚沿海海盗猖獗,盘踞旧港(今苏门答腊岛)的陈祖义海盗集团,横行海上,掠夺商旅、阻断贸易、劫持使节,严重分割中外海上交流。郑和派员招安陈祖义,陈祖义表面上愿意受招,“而潜谋发兵邀劫”,企图劫击郑和远行之劳师,郑和得报后“深机密策,若张网获兽而殄灭之”。郑和“出兵与战,祖义大败,杀贼党五千余人,烧贼船十艘,获其七艘,及伪铜印二颗,生擒祖义等三人”。这完全是一场自卫反击、剿灭海盗的正义之战,维护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宁。没有郑和的大型船队雄峙海上,就没有东南海域的和平与安宁。

  在这第三次下西洋的航程中,郑和代表大明王朝不但剿灭了一个海盗武装力量,还扶立了一个国家,这就是满剌加。这里是郑和船队每次下西洋的必经之地。据郑和的副手马欢在《瀛涯胜览·满剌加国》中记载,满剌加位于占城西南方向,遇到好风,船向正南方向航行八日可到龙牙门,然后往西行二日可到。过去这里并不是一个国家,因在海上有五座岛屿,所以叫“五屿”,没有国王,只有一个掌管的头目,被暹罗殖民管辖,每年得交暹罗四十两黄金,否则暹罗派军队来征伐。公元一四〇九年,永乐皇帝朱棣派郑和携带诏书到满剌加,赐头目双台银印冠带袍服等礼物,立碑建城为国,取名为满剌加国,从此暹罗不敢侵扰。国王为感激大明王朝的恩赐和护佑,携妻子到明王朝朝拜谢恩并进贡,明朝廷回赐海船,送其回国守好疆域。

  满剌加地势优越,处东西交通要道,东接东方文明古国,西通印度、阿拉伯国家,以及欧洲,又是深水良港,航线四通八达,成为世界经贸中心、航海中心。东西文化在这里交流,各种宗教在这里碰撞,中国人、印度人、暹罗人、占城人、阿拉伯人、欧洲人挤满海港,中国樟脑、丝绸以及陶瓷,印度织品、菲律宾蔗糖,群岛的檀香、丁香、豆蔻等香料,苏门答腊的金子以及胡椒,婆罗洲的樟脑,帝汶的檀香,马来西亚的锡,汇聚于此,又分散到世界各地。

  及至中国明朝来过之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荷兰、英国殖民者先后来到满剌加,一次次地把战刀插在这个交通咽喉上。探险家在这里登陆,海盗们在这里抢滩,他们互相攻击,血腥掠夺,侵害当地利益,屠杀当地民众,葡萄牙殖民者在这里遇到当地军民抵抗后甚至屠城。

  弹丸之地,血雨腥风。

  航海之路,腥风呼啸、血浪滔天。

  欧洲的航海家、探险家们同时也是双手沾满鲜血的侵略者、殖民者。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到来,是与腥风血雨相伴随的。西班牙、葡萄牙为争霸海上,把地球“咬”成两半——

  西班牙独占美洲。有历史学家认为,南美墨西哥地区中世纪玛雅文明的神秘消失,与西班牙航海者的入侵有着直接关系。美洲大陆的发现伴随着巨大的人间灾难,美洲、非洲、大洋洲、亚洲纷纷沦为殖民地。哥伦布一路屠杀、掠夺、贩卖、奸淫、驱赶、绑架,印第安人被屠杀,黑人奴隶被贩卖,他曾经把印第安人装在令人窒息的船舱里运回西班牙,一次就是六百人,还专设了两副绞刑架——随时把敢反抗的奴隶吊死。

  葡萄牙一方面与西班牙瓜分世界,一方面抢占亚洲与非洲。葡萄牙海上远征队公开声称,他们在非洲西海岸的主要目标,是贩卖奴隶、寻找黄金和象牙,中国澳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落入了葡萄牙殖民者之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坚船利炮前往印度,一路烧杀抢劫,把砍下的土著居民的手足、割下的嘴唇耳鼻、敲掉的牙齿,竟以船装舟载。他们曾在印度洋遇到一艘从麦加返回的没有武装的船,一把火烧死船上的七百多摩尔人,还用大炮摧毁了印度城市古里!葡萄牙人麦哲伦没有想到,他们会遭遇到菲律宾群岛部落居民愤怒的大刀,他的船队出发时二百六十五人,三年后回去时仅生还十八人,他自己则葬身于菲律宾人的刀下。欧洲人在海上一次次地实施掠夺、侵略、占领,一次次地激起当地民众的反抗和斗争,欧洲航海史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殖民与反殖民的历史,血染的历史。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恩格斯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哲学家让你知道什么叫深刻,思想家让你认识什么是本质。

  今天非洲一些国家的博物馆里,欧洲人登陆使用的火炮和中国人馈赠的陶瓷瓦罐排列在一起。这是鲜明的对比,是最好的评判。

  我曾在中国的南海航行十八天,体悟郑和当年踏波履浪的豪迈、与险风恶浪搏斗的艰辛。唯有坚强的意志,才有坚定的航向,郑和无疑是勇敢的航海英雄。漫步马六甲街头,我似乎能闻到这个咽喉之地荡漾的热风中,还弥散着香料的气味和海盗的野性、屠城的血腥掺和的味道。流连在冠以“三宝”“三保”之名的庙宇、山城、街道、港口、宫殿、水井、石碑、禅寺等,能强烈地感受到这片土地曾经对郑和的热爱。民间一些祭祀“三宝”的节日仪式,仿佛在召唤郑和英魂的回归与护佑。只有心存善良,才能被人惦念;只有心怀和平,才能一帆风顺。

  驻足马六甲海峡的岸边,望着往来穿梭的船舶,我在想,为什么郑和船队数次穿过这个近在咫尺的交通要道,却没有建一个城堡、据点、炮台和殖民地,难道他不知道这个门户的军事重要性?郑和船队远涉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湾,在第四次远航时的必经之地,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的要道,被称为“海湾咽喉”的霍尔木兹海峡的基什岛上,仅建立了一个临时物资供给基地,后来在第六次下西洋时使用过一次,为什么不作为永久设施加以保护、加固,甚至派兵把守?

  真切地感知到,解释只有一个,欧洲殖民者的战刀是攻掠的屠刀,而郑和的宝刀是护佑和平的利器。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郑和时感慨道,“他们本应在西班牙人之前就发现并征服美洲,他们本应在葡萄牙人之前就占有霍尔木兹海峡”。

  是的,当时的中国有这个实力,有这个资本。征服意味着占领,占领意味着占有,要建立军事据点、军事基地、武装力量。

  但是,中国在马六甲海峡没有,在霍尔木兹海峡没有,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大明王朝没有征占异域任何一寸土地的欲望。

  公元一四一一年六月,郑和船队第三次远航平安归来。

  等待他的,将是一次更遥远的航程。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从相互隔绝、相对封闭,走向开放、追求共同命运的历史。这是历史规律、世界趋势,不可抗拒。

  走出森林峡谷,走出高山草原,走出沙漠盆地,走向海洋,人类才能拥抱在一起。

  舟楫之便,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公元一二七一年的某一天,十七岁的意大利热那亚人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父前往中国,他们从威尼斯出发,渡过地中海、黑海,经过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翻过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穿过中国新疆和田、甘肃敦煌,跨过河西走廊到达元大都北京,马不停蹄地走了四年;十七年后的一二九二年春天,马可·波罗护送元朝公主到波斯成亲,取道福建泉州走海路,尽管屡遇风暴袭击、海盗抢劫,沿途风光无限,走走停停,但水路时间大大地少于陆路时间。

  只有海洋,能够把人类连在一起。

  全球一体化从海洋开始,人类共同命运从海洋时代开启。

  中国航海家郑和,是拉开人类海洋时代帷幕的那个人。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航线从前三次最远到达的印度古里,延伸到了阿拉伯海、波斯湾、非洲东海岸。这是人类第一次在海上一次性、成规模地航行这么长距离,中国的朋友圈由此从东南亚扩大到了阿拉伯海地区和非洲东部。

  这次里程碑式的远行,于公元一四一二年十一月启程。

  这一次,郑和、王景弘二人统领两万七千多人和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地穿过西印度洋、阿拉伯海,出使满剌加、爪哇、苏门答腊、阿鲁、古里、彭亨(今马来西亚)、急兰丹(今马来西亚)、加异勒(今印度半岛东)、忽鲁谟斯(今霍尔木兹)、溜山(今马尔代夫)等,远到东非的麻林(今肯尼亚一带),一直到公元一四一五年七月回国,用时三十个月,历时最长,航程最远。

  船队到达阿丹(今亚丁,也门拉苏勒王朝的代称),作为中国明朝的使者,郑和拜会了国王篾力纳昔尔,馈赠了金锦织衣服、高级麝香、湿香木、瓷器等高档礼品。好客的篾力纳昔尔国王则以珊瑚树、野牛、野驴、狮子、豹等回赠,还亲自到亚丁港一睹中国大船的风采。

  随后,郑和船队绕过阿拉伯半岛,航行到达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等国。在肯尼亚东海岸的拉木群岛,当地民众以隆重的礼节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郑和与官兵也回赠各色中国特色礼物。这里,成为郑和船队的远方行营,这里还有中国人的远方亲戚。

  一直到今天,还有许多肯尼亚人认定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是中国海员与本地人通婚的结果,或者是因身体不适而留在当地的中国人的后代。多少年过去了,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使用中国瓷杯、中式小船、中式草垫竹篮、中式民居、中式拔火罐和“姜片泡茶”的习惯;这些留下来的中国后裔渐渐同化于当地,他们似乎依然年复一年地,执着地向着西海方向张望,张望那远方的家,翘盼那来自地球另一侧的中国宝船,来看望他们,接他们回家。血浓于水,海连着心。

  而在地球的另一侧,中国大明王朝,一只被称为“麒麟”的域外稀客,受到朱棣皇帝的隆重迎接和明朝的举国欢庆,朝廷还专门安排画师画了像。这个珍稀动物是位于肯尼亚、坦桑尼亚、索马里一带的东非小国麻林赠送的国宝,“前二足高九尺余,后两足约高六尺,头抬颈长一丈六尺,首昂后低,人莫能骑。头上有两肉角,在耳边。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面饼”。通过画师留下的作品,我们才知道这个吉祥物就是今天的长颈鹿。当年它被作为友谊的使者、吉祥的象征,在大明天下广为展示,人们争相一睹为快。第二年,麻林国又送来一只。几年间,大明王朝陆续收到多国送来的八只这样的“麒麟”。中外这种交往方式,被称为“麒麟外交”。能以国宝送人,说明两国关系之重;对别人国宝的珍视,是对友谊的珍视。

  然而,海上并非风平浪静,依然波谲云诡,航路并非一帆风顺,依然道阻且长。

  这一次,郑和在海外被迫打了第二仗。

  大明王朝的船队到达苏门答腊时,苏干剌刚刚弑君篡位。大明王朝认为他是“伪王”,不予承认和赏赐,苏干剌便率大军堵截并袭击郑和船队。郑和立即指挥明军反击,最终打败挑衅者,将苏干剌捉拿到北京,明廷命令诛杀苏干剌,大赏立功将士。郑和在苏门答腊的这次军事行动,是一次正义的自卫反击,在海上树立了大明王朝的国威、军威。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大明王朝当然要文宣武备并举。世界秩序需要维护,国际规则需要订立,当时也只有大明王朝有这个资格和能力,但是它没有搞强行政治、武力扩张、霸权统治,没有搞海外殖民、征占拓殖、跑马圈地。郑和多次斡旋于各岛各国之间,调停纠纷、化解矛盾、消除隔阂、平息冲突。二十八年间仅发生过的这三次战斗,一次是打击海盗、守护平安,一次是震慑强梁、主持正义,一次是自卫反击、后发制人。他的宝船上满载的不是鸦片、屠刀,不是掠夺的黄金、香料和奴隶。中国的航海词典里,没有“侵略”二字。

  那一年的初秋,我在泰国湄南河畔早茶,陪同的泰方官员指着河的入海口告诉我,当年郑和就是沿着这条河进入曼谷的。河畔有一座帕南车寺,寺内供奉着郑和像,有对联曰:“七度使邻邦有名盛记传异域;三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都”。

  人们不会为强盗树碑立传,神圣的殿堂不会供奉侵略者、殖民者,只有和平的使者,才能享此之殊荣。

  郑和七下西洋,把东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南亚,乃至非洲、欧洲地区,连成朋友圈、结成共同体,使这些国家在政治上相互了解、彼此尊重,经济上加强合作、互通有无,文化上多元共存、交流互鉴。

  道不远人人自远,和平的景象在海上升腾。

  郑和的第五次下西洋,发生在公元一四一六年冬到一四一九年七月间。船队到达爪哇、满剌加、占城、古里、苏门答腊、麻林木骨都束、卜剌哇、亚丹等,与第四次航行的规模、距离、所经国家相当,既有访新,又有探旧。

  一流的航海能力,一定有顶尖的造船实力。

  大明王朝此时的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达到了世界的顶峰。郑和乘坐的宝船,造船工艺为世界之最。尽管史学界、造船界对明朝实行的尺寸度量标准、船舶的吨位和长度、发掘残骸复原的可信度存在争议,但其“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九桅十二帆,由两千个乃至五千个木料组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制帆布船,这些是无须怀疑的。

  远航路上无坦途。海面上强风暴雨发作,汪洋中巨浪激流翻滚,洋流海啸无常,浪柱海墙齐天,没有相当长度、宽度、高度和吃水深度的船舶,无异于是去葬身鱼腹。郑和船队的船体采用“底尖上阔”“头昂尾高”的楼船造型,甲板多层、船舱多壁、功能多样的结构,有抗风防水、排浪防沉的作用;加固工艺采用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各种船钉,使复杂的架构有机组合、紧密加固在一起。坚实的船体结构、超强的平衡能力、强大的稳定性,确保了船舶巨大的抗风能力和防倾覆能力,代表着当时船舶建造的最高水平。郑和的舰船不仅建造质量一流,武器装备也是一流,船上配有标枪、弓弩、犁头标、砍刀、小标、八面锤等冷兵器,火枪、烟球、火蒺藜、铁咀火鹤、铜火铳等燃烧性兵器,铁火炮、神机石榴炮等爆炸性兵器,具有强大的海上攻击能力和防卫能力。一艘船就是一个武器库、火药桶、战斗堡垒。

  每一次远征,都是一次军演、一次检阅、一次实战。少则几十近百、多则数百艘的宝船、马船、粮船、座船、战船、水船,在浩大的海面组成庞大的编队。海面上风帆如阵、旌旗蔽天,数万人威风凛凛、兵阵如山,阵势超过今天的航母战斗群。每一组战船都是移动自如的城堡,每一支编队都是威力巨大的军阵、雷阵、炮阵,是一支出海能海战、下船能骑射的海军陆战部队和多军兵种联合机动部队。船队就是舰队,海洋也是战场,这支规模庞大、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斗志昂扬,具有相当的远程奔袭能力、制海能力和作战半径的海上武装力量,有效地维护了大明王朝的国际影响力和海洋控制力,促进了人类的和平。

  若干年后,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远征时,他们的船队只有几条船,最多不过二十条船。哥伦布所乘号称欧洲最大的船,长度不过三十五米,排水量、航行速度、抗风能力、续航能力,均无法与中国制造媲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海盗船”;郑和的船,是和平之舟。

  “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海路遥远,水天茫茫,郑和船队一走就是数个月。荒岛、暗礁、冰山四伏,海沟、漩涡、激流潜藏,风云变幻莫测,台风气象不定。船队边航行边收集海洋数据,绘制出标有五百三十多个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名称的《郑和航海图》,成为世界航海的指南。灵敏有效的操控指挥系统、信号联络系统,科学实用的风力装置和动力系统,高超完备的洋流海潮监测和天文观测定位系统,有效敏捷的陆海联勤保障体系和供应能力,使得郑和海上之行变成航海科技创新之旅,开创了世界航海运动的先局。

  郑和出发八十二年之后的公元一四八七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才带着三条船,探索通往东方的航路,发现了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八十七年之后的公元一四九二年,意大利人哥伦布才领着三条船开始横渡大西洋;九十二年之后的公元一四九七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才开着四条船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阿拉伯海,沿着郑和当年开辟的航线抵达印度西海岸;一百一十四年之后的公元一五一九年,葡萄牙人麦哲伦才率领五条船穿越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位于南美洲南端,后来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也就是说,郑和以领先近一个世纪的脚步,领跑了世界航海探险运动,牵引了欧洲航海家们的“地理大发现”。

  …………

  (本文为节选,完整作品请阅读《人民文学》2022年03期)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节选 风帆 刘汉俊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