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月度感言 获得月度之星感言

作者:杨红   发表于:
浏览:78次    字数:1703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46篇,  月稿:0

  按节令来讲,六月应该算是进入夏季了,而天气变化也对此进行了很好的注解。首先是高调袭来的热浪,把那种只有盛夏才有的溽热感硬生生地推送了过来,让人在属伏之前便体验到了夏的威力。紧接着便是连续多天干旱后持续的强对流天气。看天气预报,几乎每天都有雷阵雨,分时段的预报精确到了每个钟点数。而实际上这些预报虽然会有些许偏差,但雨脚却基本上会踩着那个点数降临。

  夏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脾性急躁、行动迅捷,绝不婆婆妈妈、拖泥带水。这一时刻,头顶还是一片晴空,可能过一会儿,一片黑云从北边翻卷而来,豆大的雨点便急骤地落下来,天空像瞬间被撕开一个口子,暴雨便倾泻下来,像要淹没一切似的。可能再过一会儿,黑云跑向别处,雨便骤然停止,被撕裂的天空也马上痊愈,平滑如初。

  这种阵雨天气还不是排兵布阵般的大规模战争,而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有好几次,小城天朗气清,但驱车十几里外的西部小镇却是大雨如注。或者是小城雨战正酣,小镇却已经偃旗息鼓。那日,到城南三十里的郑家庄古堡去。时当正午,在峰山寺前看树看花看寺看山,但见翠屏山中云雾缭绕,正看得兴浓,雨点便来了,加快步伐赶到“乡里乡亲”院中,前脚刚进屋,密集的雨后脚便到了,天气也变得极其凉爽宜人。而下午回到小城,小城竟还笼罩在一种溽热中,直至傍晚,也没落下一滴雨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还是古人说得好!抛开词中的寓意不讲,如果仅就对自然对生活的观察来讲,古人要比现代人细致得多,体现在文字上的表现力也要强得多。

  古代生活节奏慢,传统的农耕社会使人们对自然有着天生的亲和感,或者说农耕社会本身便是自然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对天气物候的体察本身便是农耕生活的一种必需。中国古代流传下来难以计数的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谚语便是最好的说明。即便如今,农业科技化程度日益提高,但许多谚语也并未过时,因为庄稼作物的生长习性并未有根本性的改变,虽然有天气预报,但这些传统的谚语仍然发挥着指导现实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古代的知识分子们的生活相比现代来说也要悠闲得多,他们没有八小时工作制,没有五加二、白加黑,没有填不完的报表写不完的汇报材料迎不完的检查,因此,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体察民情,去游历自然山川,去观察生活观察社会。那些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那种民本情怀和赤烈情感让他们更能洞察艺术的真谛,更容易保持自己内心的本真,而最大限度避免人格二重性造成的作品的假大空。这一点上,我们得向古人学习,尽管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可能忙得像陀螺,二重人格也不同程序存在,但只要内心有这种愿望并力行,要保持内心的纯真与洁净还是可能的。

  下个月18号,是雪绒花原创文学六周岁的生日。回首过往,忙忙碌碌中,雪绒花已经走过了六个春秋,让人倍感时间之倏忽。六年前,我们总会提一些倡导、一些希藉、一些口号、一些愿景。还是在去年雪绒花五周岁时,我曾经说过,不想再喊什么口号了,只想默默地在众多师友的支持下,把这方文学园地坚守下去。这自然不意味着我们要追求平淡,而是要让文学回归生活回归本真,让文学人拥有一颗平常心。我们不想把文学当作一种事业去对待,或许对有些人来讲她是事业,但我相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这样的,文学只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们与自己与他人和这个世界的一种对话交流方式,文学是我们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我们应该让文学回归文学,而不是让文学担负更多不属于她的东西。如果文学是一条溪流的话,那么就让她自然地流淌吧,让她一路欢歌,滋润流径的土地,最后汇入江河。雪绒花愿意继续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一个文学交流、友情萌动的平台。六年了,我们一直在坚守,我们也希望在以后的岁月中与您相伴同行,共同坚守自己的内心和祈愿。

  前些时,平台发起了“我记忆中的家乡美食”的同题散文笔会,收到了不少文友的作品,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今后我们将继续期待您有关的作品。

  七月了,雨水充沛,生命勃发,田野里,庄稼们正饱饮琼浆,迎风生长,一切都欣欣向荣。愿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生命的每一个七月,坚守内心执着,保持勃勃生机,雪绒花愿一直与您相伴相行!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感言 月度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