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王四清:壶中日月长

作者:王四清   发表于:
浏览:61次    字数:276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2篇,  月稿:0

  01

  我有各式各样,各种档次的壶,散落在家中拐拐角角。

  随着中国对传统文化重视,现在好象一下都时兴茶艺了,便想找个壶带到办公室用。一是摆个清雅的架式与传统文化合拍,二是纸杯确实很不卫生又费钱,另外也是能节省很多茶叶的。我是很早就知道茶农的辛苦,来客常常对新沏的茶点到为止,每天都会倒去很多佳饮,也真的可惜了。

  于是,周一,这只壶便随我上班来了。有友问了,你有那么多好壶,为什么选这壶!这个确实是最普通的壶,材质只不过是常见玻璃,在那些价值号称数千数万的壶中确实寒酸,但它好就好在这明净的玻璃上。

  那些深沉高贵的紫砂们,没有高科技检测,谁知道它真假优劣,有没有氧化猛、氧化铅等有害物质。借用鲁迅的口说:即使浅吧,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02

  没想到吧,就是这最普通的壶来到机关办公室却赚足了眼球。

  究其原由,它的奇特装扮让它受益了。你看,就是这大众材料,但它上有通天杵,下有鼎立足,身边四小跟帮尾随,腹内虽空,可明藏机关,那个领导不喜欢呢!

  虽然是说笑,这奇特造型确实让它在壶类中脱颖而出。这未必不是我们人类要效仿的。看着这玻塑奇壶,让我想起我们人类来,也许你真是人中龙,鸟中凤,但头上又无角,行走又无云,怀才又不是怀孕,把你放在茫茫人海中,又有谁发现呢!而那些腹内空空,行色怪异之辈反而能进入人们视野。所以,在这家家都有书画家的时代,那些没有真材实料,而通过搞怪来搏眼球的书画爱好者的形为就不奇怪了。用街边混混的话说:好歹落个姿势!

  我看着这怪怪壶,抿半口香茗,便也拉开姿势,诗兴大发,口占一首绝句:“草中一壶茶,独喝无相亲。晨起日头大,能饮一杯无?”

  03

  话说上世纪末,我用一紫砂壶喝茶很有些年。那个壶是我在黄山购得,钟形,正面刻佛像,背面刻的是行书“心经”,佛像维妙维肖,心经字小如豆,行笔流畅,一气呵成。该壶都是纯手工,做工精致,手感极好。

  我对她宠爱有加,天天随身携带,她对我更是不弃不离,是直接嘴对嘴地喂我喝茶的唯二壶。

  正因为太过亲密,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不小心让这小乖乖摔碎了。20年过去,如果不写这篇文字,这壶我真的忘了。我试图找老照片,想寻到它的影子,终究没有寻得,只有靠记忆画了幅草图。

  魏国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话虽然引用得不很特切,但正因为那壶的精美可人,我才用它,才让它经风经雨,如果不用它,它会依然在我橱中珍藏。而那些很糟的壶们,用吧没品味,扔了又可惜,送人没档次,它们就浩浩荡荡的跟着我的搬家大军,从那里到那里到那里,又转战到这里。

  壶生如此,人生又何尝不如此呢!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

  04

  这是一位收藏名家送给我的桃形倒流壶,这种壶没有盖,向壶内灌水需从壶底管口倒入,又称倒灌壶、倒装壶。据载,倒流壶在宋代时最为出名,到了元代,其工艺发展得更加炉火纯青。据《元代瓷器目录》记载,“倒流壶”的制作工艺比较奇特,烧制需经过三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较复杂。将这三道工序烧制好后,然后依次连接起来才组成了构造精巧的元代“倒流壶”。

  由于倒流壶没有可掀开的盖,与常用的壶比,密封的更严实,灰尘不能落入壶内。可见,我们老祖先早就知道讲卫生了。

  这壶与我们的神兽貔貅恰恰相反,传说貔貅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

  其实那里有什么只进不出的神兽!分明是玉皇大帝罚他得了长期便秘症。我不明白的是,很多人还喜欢佩戴貔貅来招财进宝,它都只进不出了,哪里有财宝给你,分明要在你这儿吸点财物过去。

  生活中真有只进不出的人,这类人会有两个极端,要么成为守财奴式财主,最终睡到金棺材里去了,要么成为穷困一辈子的穷人。其实就是成了长期便秘症貔貅,受苦受罪一辈子,那要许多钱又干嘛哟!

  倒流壶告诉我们,水不管从哪个方向得到,终究要流出来的,只有流出来才是甘霖,不然成为死水一潭。

  05

  社会大家庭,有着形形色色人组成,有钱的没钱的,有地位高的也有地位底的,有如姚明似的大汉,也有Peter Dinklage侏儒明星。其实人人都有他的难处,人们见到的只是他们光鲜的一面。

  尤其是一目了然的身高,因身高略欠,让多少美女错失真正的白马王子,又让多少男士自惭形秽,失去自信。其实大可不必,你再小有我这只壶小吗?

  这只壶还不是我最小的瓷壶,以前有只更小的高白釉瓷壶,有盖有杯,还有精细的彩绘,最多只有这只壶的八分之一大,只可惜早就跟我玩失踪了。

  有人问了,这么小的壶有什么用?只不过给人看看而已。我也这样认为的,即不能沏茶也不能装酒,终究是个玩意儿。终于有一天,好友发现了这尤物,建议说:这壶可以种铜钱草!我一下来了兴趣,顺水拉舟,巧取了友的一盆铜钱草,赶忙分棵种上。不想,这小小的举动,让这作为陪衬的宝贝充满生机,在我办公室里成了主角了。

  《资治通鉴》中有句:“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代当官的在用器上受启发,使用人才,就如同使用器皿一样。

  量才适用,不也可以管理好我的壶们吗?有的负责沏茶,有的负责蓄酒,有的负责烧水,这只微壶我给他封个官,叫铜钱草科科长,括号副股级括号完!

  06

  人们一提到壶,就会一下想到那些造型优美供人蓄茶的茶壶,其实最早的壶并非这模样,而是罐状盛器。壶,古代也作“康瓠[hù]”,只是一种罐状盛器。《简明陶瓷词典》将这类壶的特征概括为:“小口长颈,圆腹或扁腹,平底、假圈足、圈足或附三足”。而且康瓠声名并不好,人称为空壶,破瓦壶,以喻为庸才。《尔雅释器》:“康瓠谓之甈。”

  现在壶的造型,我一家之言认为应该从“虎子”逐渐演变过来的。虎子其实也是壶,以其形似伏虎而得名,就是常用的溺器夜壶。“虎子”据说起源于西汉。《西京杂记》曾记载,一天,李广打猎,射死一只卧虎,便“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也”。唐代李渊建国之后,因为李渊祖父名为李虎,遂避讳叫“虎子”,改为“马子”。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载:“马子,溲便之器也。本名虎子,唐人讳虎,始改为马。”

  这样看来,人类从随地大小便到“虎子”到“马子”、再到“马桶”“抽水马桶”,这脉络就成了人类一部溲溺史了。

  当年的夜壶虎子又从另一端慢慢发展为供人品茶的雅具,说滑稽也不滑稽,社会再发达,文明再发展,人类的“进出口”永远是大事。

  医师悬壶于市济苍生,百姓箪食壶浆迎王师,武将一壶浊酒喜相逢,文人一片冰心在玉壶。悠悠岁月,壶漏声声,人类始终与壶有着不解之缘。在这炎热夏季,天燥心烦,以这组“胡说”供大家消暑,不可全信,千万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一切都会“清歌一曲倒金壶”!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王四清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荒漠烟花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10-10 17:59
    美文苑
    老师的佳作让我大开眼界,读之为壶文化的历史之久远而叹服⋯.壶是饮之器,不读岂知壶文化.真是样样物件皆文化!为王老师的壶文点赞!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