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

吴松:揾 食

作者:李文龙   发表于:
浏览:77次    字数:1310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21篇,  月稿:0

  他们应该是属于工作最艰辛生活最酸楚的一群人了。他们蜗居在城市阴暗潮湿的旮旯,穿行于水泥森林里大街小巷。没有人能想起他们,哪怕撞上你的眼晴,也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他们已被城市遗忘,已被高贵的城里人遗忘,城市和城里人对于他们已变得熟视无睹。但鄙薄的眼光并不能阻断他们的脚步,掠不去他们躯壳里最后一抔自尊和一腔活着的理由。这世界即使有黑暗,但他们也把它当做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努力去揾食。

  巷口边,就是老杜的档口,是老档口了。经营多年,不能说收入颇丰,却能养家糊口。老杜手艺精湛,人们修补东西都喜欢找他。每天一大早,许多东北老乡和一些原住居民,便带着破的旧的鞋子和破袋破伞什么的,聚拢到他的档口。老乡们围着老杜闲坐着,唠嗑着。他们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聊家乡的变化,聊家乡的故事,聊在三亚的所见所闻,情至深处,甚至有些纵情,给人一种闲情偶寄的感觉。

  老杜那双手却从未停留过,只见那台擦鞋机一直滚动着飞旋着,一双双铮亮的皮鞋便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那绷缝机的机针只需几次来回缝纫,一个个包一把把伞就变得完好如初。老杜心地好,遇上老乡或邻里邻居,三二元的修理费他多数是不收的,就是很费工的活儿他也是打折收费,从不在乎得失。因此,他的档口经常放些土特产什么的,想来是回报吧。

  老杜每天中午十二点准点收工,休息到下午三点才上工,非常注重劳逸结合。我问他这几个小时不上工一定损失不少收入吧?他笑笑着说:活在钱堆里不叫生活,活在知足里才是生活。从一个曾经千万身家的石场老板因盲目扩大生产而破产的人能由衷地说出这句话来,应该是他对生活最真实的感悟吧。

  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呼呼地穿梭着,都忙着自己的事儿。

  茂密的榕树下,许多小商贩借着树荫摆摊设点,出售一些农产品或者地方小吃。几个少妇的箩筐一字摆开。她们有卖菜的,有卖地瓜的,也有卖水果的。从她们的衣着就能看出她们是从农村来的,因为衣服很朴素搭配也不合理。她们嘴里嚼着槟榔,槟榔的醉酲把她们的脸染得绯红。她们忙乎着手中的活儿,把东西摆得整整齐齐,图个好卖相。

  一少妇的怀里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婴儿的嘴里含着塑料奶嘴,睡着了,样子很香甜。她的身边还蹲着一个二三岁的小女孩,很乖巧地帮着母亲整理蔬菜。我问她:孩子是一男一女吗?她笑笑着说:两个都是女孩,还有一个女孩在老家上小学呢。说着脸上泛起了一团晕红。我又问:生意如何?她笑嘻嘻说:一天能有一百多元收入,足够我们一家一天的开销了。她的脸颊泻满了满足感,她乐观的心态让我看不出她有一丁点的生怨来。她边说边从蛇皮袋里拿出一大梱韭菜,掐头去尾,只留下嫩菜儿。我有些纳闷,便问她这是为什么?她还是笑嘻嘻地说:方便客人。我又问:这不是亏了自已了吗?她毫不思索地答道:宁可自己少赚点,也不能亏了客人。接着又撂下一句:我从不做一锤子生意,短短的几句对话,让我看到了她那颗敞亮的豁达的善良的心,和做人的正直诚实。

  在许多人看来,他们是最值得人们怜悯的一群人。但他们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靠自己的能力和辛劳去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并不丢人,也不须要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他们用发自内心的笑声,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日子,用乐观和自信去编织心中的快乐和幸福!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李文龙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